快开学了,疯玩了一暑假的孩子们也该收收心了,否则,迟到、瞌睡、走神等一系列“假期综合征”在开学头一周就会悄然袭来。如何让孩子调整好状态,迎接新学期,《大河健康报》请教育专家给大家支招。
开学前一周调作息每天早睡早起半小时
暑假过半,徐先生把5岁的儿子苗苗送回了农村老家。一到那儿,孩子就撒开了玩,有时晚上11点多,还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疯跑。爷爷奶奶心疼孙子,早就把儿子临走前交代的话当成耳旁风,每天上午不到10点不忍心喊孩子起床。
上周,苗苗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原来在家一向早睡早起的他,任凭家长怎么叫就是晚上不睡觉、早上睡不醒。
“离开学没几天了,但他整天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可咋办?”徐先生有点烦。
河南七色花幼儿园园长蔡蕾建议家长,开学前一周帮孩子调整作息,每天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半个小时,以渐进的方式慢慢调整生物钟,直到与平常上学时的作息时间相符,调整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为更好地帮孩子提早入睡,家长应鼓励孩子白天多进行户外活动,少睡觉;晚上,不喝浓茶、咖啡,睡前1小时喝牛奶,用热水泡脚;临睡前,避免看电视、运动等易引起大脑兴奋的活动,可进行读书、聊天等安静活动。
“必要时,给孩子一些奖励,尤其是每天早睡一点,及时表扬。”她提醒道。
一日三餐定时 饭前决不能吃零食
在老家,苗苗不仅养成了早上赖床不起的毛病,一日三餐也跟着乱了套,他是早饭不吃,零食不离口。一些家长在暑假对孩子吃零食大开“绿灯”,零食吃多了,必然影响一日三餐的正常摄入;再加上晚睡晚起的习惯,早餐经常被省掉。饮食不规律,不仅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还影响精力,该如何调整呢?
蔡蕾说,首先,一日三餐要定时,不让孩子养成饿了就吃的习惯,也不能因贪玩、贪睡而不吃饭,以免造成进餐紊乱;其次,逐步减少零食的量和次数。宜上午、下午两餐间加餐时,吃坚果、蛋糕等健康零食,但饭前决不能吃零食;再次,让孩子专心吃饭,不能边吃、边玩、边看电视;最后,让孩子自己吃饭。老人不要喂孩子,否则,孩子吃饭的自理能力会回退,增加依赖性。
通电话、见见面提前和老师、同学联系
暑假里,孩子普遍缺少玩伴,成天与大人、电视机、游戏机为伍。大人处处让着他,看电视又不需要交流,容易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幼儿园、小学培养起来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能消退一些。
“以自我为中心加强,交往能力又差了,孩子们重新相处时,就容易发生小摩擦,尤其是胆小的孩子还可能害怕交流。”全国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聘专家路应杰说。
怎样才能尽量消除孩子和同学、老师的生疏感,及早适应集体生活呢?他说,暑假期间,让孩子多和老师通电话,回想一下上学期的开心时光,一起聊聊假期中的趣事见闻;让孩子带着玩具、食物到同学家做客,既增进感情,也能让孩子学会分享;条件允许的话,同住一院的小朋友经常聚在一起做游戏,既有助于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还能提高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