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校配合,才能全面发展

  经常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这对孩子既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也是家长对孩子关爱和负责任的体现。

  我是一个非常重视家校联系、从不偏听偏信的母亲。我经常主动去学校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积极与老师配合,抓紧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当孩子知道我很重视他的成长和进步时,他会很好地在学校努力表现自己,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母亲对他的关心和爱。

  从吴纯上幼儿园开始,我就很注意和老师取得联系,每天接送儿子时,都会主动询问一下他在各方面的情况,请老师直言相告,若有什么不好的苗头,我都会及时地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属于没有护短毛病的妈妈,不论老师怎样评价我的孩子,我都不会不高兴,更不会去反驳。我相信老师的眼光,我尊重老师的意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始终和学校、老师保持一致。当儿子与同学之间发生什么矛盾,我都会先批评自己的孩子,先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决不会去无理取闹,或者是得理不饶人。正是由于我一直本着这样处理问题的准则,所以孩子也养成了严于律己的品格。

  吴纯上小学以后,虽然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但他的道德品质、脾气性格、互助精神等方面都需要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得到严格的教育和细心的培养。我们住在学校里面,想见孩子的老师很容易,大问题可以到老师的办公室去谈,一般性的了解就放在马路上或菜场里。只要是碰见有关老师,我都会主动打招呼,上前去询问。我不光向班主任了解,而且还向儿子的各科老师了解,这样综合起来看,才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吴纯一开始对我的这种做法是不理解的,他曾经说:“妈妈,您是不是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然,您怎么又去学校找老师询问呢?”

  我抚摸着儿子的头,耐心而又诚恳地对他说:“不是妈妈不相信你的话,而是因为人人都可能宽恕自己的弱点,所以你很难对自己作出中肯而正确的评价。妈妈是因为爱你至深,才会从多方面来了解老师们对你的真实看法,再加上你的自我评估,这样,妈妈就可以全面掌握你的各方面情况,对症下药,扬长避短,使你进步更快呀!”

  儿子听了我的一席肺腑之言后,深知妈妈此举的良苦用心,从此,他不再烦我经常和学校、老师联系了,相反,有时候他还会说:“妈妈,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明天您去学校问一下老师也行呀!”看着他那非常自信的神气,我忍俊不禁。

  其实,相信自己的孩子这并没有错,但是为了全面客观地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经常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这对孩子既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也是家长对孩子关爱和负责任的体现,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具有一定好处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八个字的寓意是深远的!

  在儿子上小学的第一个暑假开始的时候,我就告诉他:请制订一个暑假计划,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认真安排好,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写在上面,然后再贴在墙上,遵照执行,妈妈希望你说到做到。

  另外,我还要求儿子在完成好暑假作业的前提下,每天坚持用庞中华的钢笔字帖认真练习写一页钢笔小字。为了提高儿子的写作能力,我要求他在暑假期间,坚持像小蜜蜂一样认真做好《采蜜集》,把自己在阅读中所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一一抄写下来,作为一种知识的积累。在此后的所有假期中,我都是这样要求儿子的,从来不曾改变过。

  我还一直坚持在寒暑假期间,狠抓吴纯的钢琴学习进度和质量,因为此时文化课负担很少,作业也不多,所以我与老师积极配合,大量布置钢琴练习作业,让儿子多学点东西。为了提高儿子的学习干劲,我常常采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而且表扬多于批评,奖励多于惩罚。只要他钢琴课成绩得到了老师的好评,那么,我就准许他在回家的路上买几本他非常喜欢的书籍或者几张动画片的图纸,要么去打电脑游戏,但两者只能选择其一。如果他的钢琴作业在老师那里没有通过,那么他必须回家认真返工,一切活动和选择都被取消。

  慢慢地,儿子和我之间就达成了一种默契,根本不用我说,他就知道自己什么时间应该去做什么,自己做得怎么样,自己是应该得到奖励还是惩罚。

  就是在这样严格有序的教育培养下,儿子在小学的6年中,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劳动小能手,在作文比赛、计算能力比赛、书法比赛中都屡屡获奖。记得有一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儿子充满自信地对我说:“妈妈,您放心,所有应该拿到手的奖项,我都会为您拿回来的。”在上小学的6年里,我很少为儿子买铅笔和练习本,因为他得到的这类物质奖励太多太多了。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母爱  亲情  家庭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