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即约束
在上一章中曾经讲到,亲子关系的类型中,权威型父母能够培养出自信、充满力量、为人谦和而友好的孩子。这类父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既对孩子有所约束,又能给与孩子充分的自由,要做到这一点,让孩子自主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既然是选择,就必然有选项,这是选择里一个基本的要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必须为孩子提供可供选择的选项,不能不加限制地让孩子随便选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样的选项就可以不必提供了,因为孩子已经学会在某个范围内来进行选择。比如有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学习钢琴,可是孩子可能对钢琴毫无兴趣。这时家长要明白,学习钢琴的目的不是掌握技能,而是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气质,艺术修养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如果孩子不愿意学钢琴,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一种是强迫,这只会让孩子产生对音乐的厌倦心理;另一种是放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错失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关键期。好的办法是给几个选项,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比如在钢琴、小提琴、琵琶、二胡等各种乐器之间来选择。假如经过判断发现孩子确实在器乐方面毫无兴趣和天赋,那就可以在艺术门类之间进行选择,如绘画、书法、舞蹈、唱歌、文学等。孩子也许刚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那就可以让孩子先做一些尝试,父母留心观察,再和孩子一起商量,让孩子自己做一个选择。
一旦选择,除非出现特殊情况,那就要让孩子坚持下去。
因为是自己的选择,孩子会知道要负责任,于是,选择本身就变成一种约束。否则,当出现问题时,孩子可能会对父母说:“这本来就是你们给我选的,我不想学了,不想做了,因为我学不来、做不来。”反过来,如果父母不给与孩子选择的机会和选项,孩子也可能会对父母抱怨说:“为什么当初你们不让我学习那个呢?我们家又不是没条件让我学习那些东西。”前者是没有选择,后者是没有选项,这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取的。
一位智慧的母亲为了让女儿对阅读产生兴趣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她在女儿做了令人高兴的事情后告诉女儿:“宝贝儿,你今天的表现太好了,妈妈奖励你读一段童话故事给我听。”这是我听过的最高明的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一个办法,学习成为奖励,而不是奖励促成学习。想一想,这样的奖励暗示着,学习是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某些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经常会以“你考好了我就给你买耐克旅游鞋”、“你好好学习就能在周末出去玩儿”这样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学习,这种方式不是一定收不到成效,但它的副作用就是,孩子会把学习作为获得其他奖励的手段,换言之,学习本身不是件让人能产生愉悦的事情。如果孩子正好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就会自然地滋生。
父母在给与孩子选择权的时候,需要在太宽泛和太窄小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而且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提供选择的选项。不管是怎么样的选择,其基本前提就是,只有让孩子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才能让孩子产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才能培养出责任感和自信心。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