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子沟通更深沉的方法

  给女儿的信

  ●佳佳:前几天因为和你联系不上,让爸妈忐忑不安。今晚几乎又走到另一个极端,我们的联系既有短信又有邮件,既用手机通话又有固定电话通话,可用的全用上了。这样也好,让爸妈对你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佳佳:你在今天邮件的最后重笔写下爸爸的黑发和梦中的妈妈。你说:“即便自己还不想变大人,不想为了乱七八糟的事情而烦恼,可是再也不希望爸爸头上仅有的黑发因为自己而变白了,爸爸操的心已经够多了。”有了你这份孝心,爸爸还要你什么呢?

  给爸爸的信

  ●爸爸:好几次看了你的信,女儿都会忍不住流泪。我一直都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好,从小在学校就不是最好的。到了初中也不是很努力,可是,你从来不会特别强求我,只让我尽力。现在我回忆起来,说实话,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用功,可是总不是很成功。还好,爸爸你都能理解。

  ●爸爸:我也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其实我总是缺少自信心。爸爸一定还记得那时候去少年宫学琴,你拉着我到那个英语角,让我和外国人交流,可我总是不愿去。虽然现在的我不会再害怕和外国人说话,可还是觉得不习惯。我想要不是到了德国,自己一定还和那时一样胆小。我的朋友们都说我没有必要这么自卑,可是我始终无法让自己脱离这个阴影。唉……

  写信?现在还有多少家长会用笔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信?还有多少儿女会以同样的方式给父母回信?

  父亲  每天写下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2002年9月27日,不满17岁的女儿去了德国。孩子那么小,又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谁去帮助她呢?用什么去引导她呢?在困惑中我想到了写信。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学习母语和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感受爸妈的爱,爸妈在身边。”回忆起给女儿写信的初衷,朱老师说,他的信并不是每天邮寄出去的,在刚开始的几年,每当女儿回来度暑假,临走之前他都会把积累的信另存到U盘里让她带上,并对她说上一句:“佳佳,信中记录的仅仅是爸爸的经历和感悟,你愿意看就看,以后当你做了母亲后再看也不晚。即使你永远不看,也不影响我享受并拥有这样的过程。”就这样,一位父亲给女儿的每日“家书”,就这般不间断地延续着,而且越写越长。

  朱老师说:“渐渐地,有人知道了我给女儿写信的事,觉得很不可思议,哪来那么多内容可写啊?再说,真的有必要每天写吗?对这些疑问虽然我都能理解,但我仍无法放弃。我会在信中告诉孩子自己每天的新见闻、新感悟和新发现。记得最长的一封信,我用了8个小时,写了6000多字。”

  女儿  不常读信却感到温暖与支持

  作为父亲,朱老师的信每天坚持着,但他却不是同样对等地要求女儿也每天给他写信,因为他知道孩子有更重要的学业,有自己内心驰骋的天空。但间或,女儿的来信,会让父母感到莫大的欣喜。每天一封,每年一寄,这看似不对称的“买卖”,实际效果比想象的还要理想。在一封邮件中,女儿留下了这样一段话:“爸爸,每次看你写给我的信都会很有感触,眼泪总是不争气地往下流。爸爸之前在打电话时会问起我看过我写给你的信吗?我常常会不知所措,有几分尴尬。因为不是经常会看爸爸的信,只在特别伤心、特别想家的黑夜,爸爸的信让我感到你们的爱,你们对我的关怀,知道我并不是那么孤独,你们总在我身后鼓励着我,支持着我。”在另一封信中,女儿又写道:“我的很多朋友都会在我面前抱怨与他们父母的不和,总为父母无法理解他们而发牢骚。每次我听到这些都很同情他们,也很想帮助他们,可是不知道怎么帮。这样的朋友很多,所以,爸爸您写给我的信,让我特别温馨。”

  家庭  亲人间的理解与沟通是财富

  身为区教育局的领导,朱老师还有个头衔,那就是区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不要小看就是这么个普普通通的讲师团成员,他的讲座特别受人欢迎,全市乃至全国的许多学校、社区会慕名前来邀请他去做报告。听过他报告的人都会感到,朱老师的家教经,都是很贴切、很生动的,不会故意拔高,也不会强扭西瓜,而是润物细无声。“女儿即使不看我的信,也从未怀疑我这个父亲是否还天天写着信。这就是教育,这就是家庭。”朱老师说,写信的初衷早已成了历史,然而写信所获得的意外却接踵而来,使自己多了一种学习方式,多了一种对女儿牵挂、回忆、回味的方式,多了一条享受天伦之乐的自由大道,使我们家多了一笔宝贵财富。  

  朱老师的点滴“家教经”

  ■做作业  在我20年的家庭教育经历中,我从未问过女儿:“你作业做好了吗?”可只要她一有困惑和焦虑,就会仔细诊断,并且好中选优,用心寻找对策。

  ■上下学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陪伴孩子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是我开展家庭教育不可错过、不可多得的契机。这样的经历,无意中成就了我和孩子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感受父女之情的最佳机会。

  ■看电视  电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究竟会带来什么,我想只要我们当家长的如帮助孩子“择校”、“择师”那样帮助选择“电视节目”,那电视机就成了“第二学校”、“第二课堂”,成了“报告厅”,成了“图书馆”……

  ■对困难  没有困难的人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只要一个人能感觉到困难和不幸,无论这样的困难和不幸有多大、多严重,都不属于致命的困难和不幸。打仗时战士说“人在阵地在”,现在我常对女儿说:“人在希望在。”

  ■定角色  教育、培养孩子既繁重而又风险极大,没有退路;既不允许实验,更不允许失败。孩子的成长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焦虑多于“舒服”的过程。完成这样的任务,没有配角不行,没有主角更不行。关键是:看谁更能站在高处、看在远处、做在实处;看谁更能走近孩子,塑造孩子。房子找到了,还怕找不到门槛吗!       本报记者  王蔚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家庭  亲子  沟通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