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亲兄弟,哥哥终日读书,手不释卷,弟弟却球不离手,废寝忘食。“同是一母所生,性格为啥这么不一样?”对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特点和品德行为,人们常常疑惑不解。
专家指出,儿童的许多行为不是天生遗传的,除了家长、教师和社会有意识、有计划培养教育之外,还有榜样的作用。特别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个性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榜样对儿童的影响作用远比青年人、成年人大得多。儿童心理的发展常常是凭借对周围人的语言、行为的模仿而进行的。一岁左右,就能模仿大人的语言和动作了。三四岁以后,模仿能力发展更快。什么开飞机、开汽车,什么娶亲、出殡……都要模仿了。因此,周围的人(尤其是家庭成员)举止文雅,他的举止也会文雅;周围人言语粗俗,他的言语也会粗俗。
两兄弟中的哥哥,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亲博学多才,于是老大受其熏陶,也手不释卷;而弟弟却是从一岁后就寄养在姥姥家,舅舅是个球迷,小外甥也就近朱者赤,迷上了玩球,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两个孩子生活环境中模仿对象的不同,日积月累,便使两兄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爱好和个性。
儿童两岁时就要与同伴玩耍,到了五六岁,没有伙伴同玩时,还要与想象中的伙伴一同游戏,一同起居,一同饮食。到了十多岁,儿童就喜欢成群结队地游戏了。做父母的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好群的心理,去教育孩子,发展孩子的身心。有的家长怕孩子学坏,对孩子实行禁锢措施,这会限制儿童的心理发育。正确的做法是要帮助孩子选择品质良好的小伙伴,促进小孩子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健康,互相影响,健康成长。 (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