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教育,不是招数
1 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在以往的家长们心目中,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去受教育的,当孩子进入学校,家长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因为家长认为知了书就达了理。从宋朝以来,要想改变生活出人头地,读好了书就解决了问题的观念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于是当孩子的表现令家长们失望的时候,传统的指责方法是“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其实我们想一想,如果孩子不热爱学习,把学习当做任务去完成时,书真的不能读到人的肚子里去。而这个时候,家长又不能自己到学校里去帮老师,只能每天因为孩子而生气,让孩子更加厌烦学习,使学习由硬性的任务而降格到一种苦差事。有什么样的人,能为一件事情受十几甚至几十年的苦?有谁能把一件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情做好?如果我们家长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了。打骂被试验了很多年都不起作用,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打骂?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当一种新的教育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准确判定。
近年,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方法,比如“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新课程”“经典诵读”“0岁方案”“生本课程”“杜曼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等不一而足。教育市场飞快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家长能做的是在一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适合于他们个性的学校。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能力即准确的判定能力,合理地取舍与吸收。
就拿“赏识教育”来说,由于教育者急功近利,把教育当成教书而不是教人,把孩子和书都当成职业的工具。书和孩子相比,书显得要好用多了。而有个体特征和个体生命力的孩子,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利于教师职业的行为和状态,这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利,也影响了老师的生计。对于那些还没有热爱孩子和热爱教育却从事了教育事业的人,他们会因为孩子的不配合而产生憎恨心,这样的心态使老师难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泼向造成这种情绪的孩子。所以在教学的工作中,他们对孩子不断地恶语相加,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赏识教育”的观念,至少使老师醒悟到,要想达到自己及职业的目标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可取。这如同以前是打着“驴子”过桥,之后是拿一把草哄着“驴子”过桥。虽然对课本知识的使用方式和教授方式没有什么改变,但赏识的方式会使更多的孩子热爱学习,不再为了学习而痛苦。虽然他们没有因为知识的学习而建构起更多的作为人的内涵,但是他们的身心也许从此就要健康得多。所以说“赏识教育”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它改变了一批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当时中国人是太需要这个了。
可是,在人们以为“赏识教育”是唯一的教育法宝的时候,对孩子的赏识过于偏执,因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实赏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父母有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出了事,老师把家长叫去训了一顿,回到家,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微笑?平等地、在不剥夺孩子尊严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问题?有些人做不到,会劈头盖脸,将孩子打骂一通。
有些家长说:李老师,我做不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很淘气,老惹事,每次出事老师都要把她喊去告状,一回家就要打孩子。结果打成了习惯,天天打,没有一天不打。她的打骂似乎不是为了打骂,而是由于有了“打骂”这样的惯性。最后孩子干脆不学了,不喜欢任何事情。我说:你把孩子打成这样了,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不想着换一种方式呢?她说李老师,我也不想打,我忍不住啊。我说你必须得忍住,坚决不要打孩子。等你能够做到不打孩子之后,再试着采用一下赏识的办法,比如今天老师找你告状了,你回来给你儿子说:老师说你最近表现不错,上课已经能听十分钟了。她说这哪行呀,明明老师把我叫去了,回来一见一肚子气,让我怎么做到?
我说你用你的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其他的问题,你的孩子已经陷在泥潭里了。你是把他往上拉呢,还是往下踹?她说往上拉。我说好,那就从现在起,至少不要再打孩子了。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这位妈妈身体很好,红胖红胖的,胳膊那么粗,经常笑嘻嘻的。我就想:这么快乐的一位妈妈怎么忍心打孩子呢?如果说她的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这个“惯性”又从何而来呢?来自她的内心,心中的蒙昧,教育的误区。
她告诉我孩子一天不打都不行。老师经常告状,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她气得不行,就打,送到我这里不是为学画,是专门让我调毛病的。孩子一开始干脆不进教室,在外面荡来荡去,无聊得不得了,拿几个珠子弹来弹去。我也过去跟他一起弹珠子玩,他说:你玩得没意思,我不跟你玩。他特别讨厌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妈妈那次谈话之后,过了一个星期,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我都一个星期没打儿子了,他怎么还没变好?我说你坚持四个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没有作用?你不打,四个月之后你的孩子才能出现变化,比如说,开始撒娇、胡闹……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才算有救。你回去,坚持不要打。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正在做家长咨询,看见她气势汹汹地上楼,一头就往教室里冲,我说停下停下,你干什么?她说谁谁谁的女儿说我儿子在教室里不画画,光玩。我说你儿子以前连教室都不进,现在终于坐在教室里了,你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她说哎,我听了实在气得不行,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说你回去,而且,你儿子回家之后不许问他这件事。
后来,有一次家长沙龙之后,她对我说:李老师,你让我别打儿子,我一天到晚忍着,憋得难受。我说你把你身体吃得这么好,好像专门为了打儿子的,要是我天天这么打早累倒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谁能救你儿子吗?只有你了。是由我来监督你去救他。你还是听我的,别再打了。当时好多家长在场,都说:你就听李老师的吧。
我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她的儿子完全麻木了,打完了还那样,她不解恨,就用毛衣针戳。
这位妈妈看了“赏识教育”的书,也听了我的讲座,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就是做不到。
即便解决了父母心理承受的问题,赏识依然很难,因为正确的赏识更需要智慧,高度的智慧,这是赏识教育的另一大难点。智慧要是不够,就会赏识出一个问题孩子。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