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

http://www.sina.com.cn    《根基》 

  很多父母常常在周末带孩子去麦当劳、大型游乐场、超市……在这些场所,儿童会得到口腹之欲和感官的满足,会笑,会叫,会得到快乐和刺激。然而,这种满足往往只是暂时的,刺激过后是空洞。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长时间在封闭的、人为的空间里,儿童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人际矛盾。而在开放的、富于变化的自然的怀抱中,孩子的心绪往往是平稳的。神奇的大自然,拥有接纳一切、抚慰万物的力量。何不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呢?

  领略大山的美

  Joan Salter女士在谈论人类智慧学理念下的婴幼儿保育时指出:受到良好照顾的花园,不只是聚集植物而已,它有一种对儿童说话的气氛;不安宁的婴儿若被带到这种地方,就会安静下来,在花园里睡上一小时左右,或只是在那里看、听、吸收大地之母所提供的一切,对两个月以上的孩子来说,是有益而且是健康的体验。

  欣赏大山的季节美。

  春夏秋三季,山里自然是好去处,在冬季呢?一场雪后呢?千里冰封,山里还有什么可看的吗?车轮向前,向前,碾着盘山公路上的积雪,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远山次第扑面而来,绵延起伏,苍蓝的山影,衬着白得耀眼的积雪,雄浑壮观,是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卷,我们是在画中游了,这时,人的心胸也在不断地打开,打开……

  在田野中奔跑,在泥路上上滚铁环,在河边薅草,在午后溜进邻家的桃园里偷桃儿……这些美好的童年回忆,时常在我脑海中萦绕。我想,我们所经历的这些,也会在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吧。

  收集种子。我们带孩子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 栗子树的,金银木的,还有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树种,像极了佛陀头戴的那种连缀发套的草珠。我捡了很多,准备带回去清洗一下给儿子玩。

  人们经常把大地比喻成母亲:养育万物,包容一切,播撒丰厚的爱与希望,无私给予而不期回报……在大地的怀抱中,孩子们得到了很多免费的礼物,是珍贵的、却又是廉价的、有趣的,将会充满他(她)一生的记忆。

  观察可爱的小动物。一群灰色的小松鼠,在山石上嬉戏跳跃,这是一群大山的小精灵,在山石缝中倏忽出没,旁若无人,不时发出尖锐而大声地叽叽叫声,像叫“之爱”“之爱”。

  孩子的天性是属于自然的,孩子和一片绿色的田野有着同样的特征:自由自在,天真自然,无拘无束,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儿子看到了自然状态下的小动物,他与他们交朋友。和小动物一起体验着自由与快乐。我从不带儿子去动物园,因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体验,他很难在动物园里收获。

  倾听树的心跳

  “妈妈,我听见了树的心跳。”儿子看着我。

  我也把耳朵贴在树疤上,要是有个听诊器就好了,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莱尔曾讲述过如何倾听大树的心跳。我和儿子玩过这一节。何不听听大树的启示呢:树木无言,却往往昭示着自然的道理。

  山里会迷路,在倾听大树的心跳中,我们平静了下来。不过这场惊险,砥砺了孩子的意志,也磨练着他的性格。这样的经历是任何坚强勇敢的故事都不能替代的。

  观赏落日。傍晚,我们都停下脚步,不约而同地看着太阳即将落下山峰的景象。留恋地,一动不动地,盯着山顶上那一抹缓缓消失的金黄色余晖。在暮色中,我的心中忽地涌上一股幸福感,是的,久违的幸福感的暖流,一种心灵深处深深的满足。我清晰地记得,在第二天回城的路上,孩子的爸爸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重新找着了人生的方向……

  对于孩子来说,在户外探索能够产生强大的内在力量,大自然永远都是一位老师。在山里,儿子直接和岩石和树木和雾霭和落日交流,得到的,是一种深深的内心的平静。

  在家门口探索自然

  享受自然和探索自然,一定要跑到山里吗?一定要到海边吗?如果没有车呢?如果没有钱呢?如果身居闹市中心、而远离山川河流呢?是不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就与大自然绝缘了呢?

  不,不是的,其实,在家门口,就有自然。在楼下的花园里,就可以开展自然教育。

  楼下的草坪。农村孩子的家门口,院子里,就是泥土和绿树和蜂窝和鸟巢。那城市里住楼房的孩子们呢?其实,在楼下,在草坪上,在树荫里,同样有大自然。大自然无处不在:在强硬的钢筋水泥尚未覆盖的路面,在被物业管理疏忽遗忘的角落,依然有倔强的野蓟草,依然有蒲公英昂首不屈的花朵。

  我和儿子,就在小区楼下,在家门口,欣赏自然,探索自然。我俩每天都去一个叫大转盘的圆拱形花园,在那里观察四季中变化的银杏树,花椒树,虞美人、月季和野玫瑰……观察野猫、蚂蚁、五彩斑斓的毛毛虫……

  室内养花。如果居住的环境确实连草坪和泥土都没有,看不到绿地,只有水泥路与高楼,那么,你至少还可以在你的室内养一株吊兰,或者绿萝,多多益善,如果有可能,让绿色植物遍布你的房间,浇灌她,你会听到花之语,是的,一株凤尾竹有着对人说话的奇异的一面,枝条摇曳处,营造的,是一种柔软的、对人悄声低语的氛围。

  如果,居住在狭窄的斗室里,连花草也没条件养呢?那就时时推窗吧!至少,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流通的,看到的,是同一片蓝天。

  需要指出的是:走马观花似的旅游,父母带着孩子匆匆忙忙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拍照、吃喝、浮光掠影地看上两眼……这样的旅游极不适合孩子,而且对孩子有害。经常会听到游玩回来的父母抱怨:孩子在旅游途中发高烧,或大病了一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孩子自身的生活规律被骤然打乱了,并被成人强行拖进一种儿童无法承受的快速节奏中,从而引起身心的紊乱。

  很多时候,孩子只需要很细腻很微小的一点,但是,他需要很多关注,很多生活与情感陪护。不是吗?曾经有一个周末,我安排好几项行程紧张的活动:去水上公园游览,然后去果树采摘园,回来顺道去拜访朋友、并在她那里共进晚餐……那晚结束行程回来很久一段时间,儿子念叨的只有一样:朋友家三个月大的小婴儿上衣上装饰的绣花房子和小熊图案。

  每逢十一黄金周,人们往往去几千里地外的风景区观赏秋色,却对家门口小路两旁的香椿树上,那美丽的红叶视而不见。爸爸妈妈们,与其带孩子进行劳民伤财的旅游,还不如引导孩子,在家门口自在欣赏一株美丽的雏菊,不是吗?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素质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