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斌化名是沈阳行知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时是一名很守纪律的学生,可一到上美术课他就像换了一个人,总是坐立不安。有一次,在美术老师点评他的作品时,他还溜出了教室。晓斌的反常行为令老师很奇怪,便把情况反映给了学校心理咨询师孙秀华。
晓斌为什么惧怕美术课呢?孙老师先是让晓斌回家后随意画一幅画。图画心理是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可以反映孩子潜意识中的某些东西,暴露出问题症结,以便对症矫治,适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在心理咨询中运用。
第二天,晓斌带来了自己的作品,他告诉孙老师,这是他照着美术书上的《荷花图》画的。孙老师接过图画仔细端详,发现图中画的并不像荷花,更像人的心脏,可这心脏上怎么还有缺口?突然,孙老师明白了什么。
原来,晓斌害怕上美术课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当时他画的第一幅画是小鸡,别的小朋友画的鸡都是毛茸茸的,而他画的却没有毛。为了鼓励孩子,老师把每幅作品都贴在过道墙上。妈妈每天接晓斌路过这里时,都要指责他画得不好。晓斌为此感到很痛苦,并开始讨厌美术课。
孙老师分析晓斌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伤害:先是一个幼小的心脏被剪出了一个小口,接着是长大的心脏和更多的口子,表明他上学后心理创伤越来越大,甚至要完全放弃对美的追求,而他又有些不甘心。
“美术作品是给能看懂你的人画的,你的画棒极了,是我见过的最感人的一幅图画。”当孙老师这样评价晓斌的作品时,晓斌流泪了。
“晓斌的例子是家教中的一次教训。”孙老师说,妈妈随意的指责让晓斌幼小的心灵遭受伤害,久而久之,他开始害怕与美术相关的一切,甚至想放弃对美的追求。所以当孩子画第一幅画、唱第一首歌、说第一句英语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鼓励,即使画得不好,也要说:“你画的真有特点!”“你的下幅画会画得更好!”使孩子充满自信。再有,对待孩子的美术作品,成年人不能单纯从美术角度予以评价,而是要看它想表达什么。如果你真正读懂了一幅孩子的作品,或许会被其蕴藏的深刻内涵所折服。 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