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孩子的心门向你打开

http://www.sina.com.cn    《培养自信的孩子:亲子如是》 

  在一堂与孩子互动的亲子课程中,一位母亲在成长日记里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件事情:课间休息时,她八岁的儿子跑到茶点桌,一下抓了两大把巧克力往回跑。她的第一反应是面上无光、羞愧、怒火中烧——这孩子太贪吃、没样子、别人看见还以为这孩子缺少家教。要照以往的脾气,她一定会马上大声喝止,让儿子把巧克力放回去。可这一次因为是在上亲子课,她开始尝试让自己作些改变,于是强忍着怒火暂时接受了孩子的行为,没有当时发作。才沉默了一分钟,她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儿子高兴地跑回来把两把巧克力都分给了周围的学员和小朋友,每个人都向他说谢谢。分完了,孩子才又拿一块给自己。

  看到这一幕,这位母亲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她转怒为喜,为儿子能替别人着想、有好吃的能先人后己而感到骄傲。她也很懊悔,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她联想到不知是否以前的很多事都和这次一样,由于自己急着作判断,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了事情的部分,而没有看到事情的全局和真相;只看到了孩子的缺点,没看到孩子的意图,而冤枉了孩子、错怪了孩子、误解了孩子。

  那一堂课,母亲学到最多的是“像镜子一样”看待孩子的语言、行为,用心跟随孩子。她得以了解一个浅显的但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的现象:当你站在镜子前,镜子不会批判你、不会指责你、不会训斥你、不会作判断说“你的脸很脏”、“你的头发很乱”、“你这样邋遢”、“你站没站相”。镜子只是老老实实地反映出你本来的样子,反映出“你的额头上有一点土”、“你的头发有一绺在眼睛前”、“你的衣服左边第一个扣子系在右边第二个扣眼上”。

  镜子如是反映的时候,不掺杂一丝判断,但是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中的自己,自然会“洗把脸 ”、“把头发梳一下”、“扣子重扣”,并且心里不会有对抗的情绪。

  如果镜子说你“脏”、“乱”、“邋遢”、“没站相”,恐怕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会喜欢照镜子,内心中有很多的对抗,自然也不愿调整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语言中有多么大的一部分都是主观判断性的负面确认啊?他们往往把客观事实变得复杂化,一定要掺杂上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以为唯其如此才能教育子女,却不承想很多教训式的言语、负面确认既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规范行为,反而还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镜子式说话”尚且不易,把客观事实中的真相识别出来,肯定孩子能够被肯定的地方就更加不容易。

  像镜子般说话尚且做不到,而在不自觉的负面确认的互动中,家长如何能奢望让孩子自信、自爱、自尊啊?想得到A的结果却执著地走着 B的路,难道可以到达目标吗?绝对不可能。

  客观描述、“镜子式说话”看似简单,却非常难掌握。因为人很容易有一个定势思维:我们跟外界接触,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身体去感觉,当任何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就想立刻给这件事情下一个定义,脑子里就出现了一幅画面——家里的斧头丢了,就怀疑是邻居偷的。当我把“邻居是小偷”的画面放在脑海里,为了要证明“邻居是小偷”,我的判断是对的,于是我看邻居所有的行为都是鬼鬼祟祟,像小偷的行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是狗把斧头叼到床底下了,斧头找到了。于是我脑海中的那幅画面就变成了“邻居不是小偷”,而我再看邻居的行为又都是正常的了。其实前前后后,人家邻居并无变化,外界并无没有变化,是我自己心里在主观想象、猜测和判断罢了。

  对于一个行为、一件事情,这种下定义、判断,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当一个陌生人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就从这句话得出一个判断:他很危险或他很友善,他是坏人或是好人,基于这个判断我会决定自己应对的方式。也许诸如此类的判断曾经让我们赖以生存,帮助我们保护自己。这种思维是正常的、自然的,能在很多情况下帮到我们,这不过分。但也不能够像“疑邻盗斧”那样任其蔓延,同时更需要对这个判断有一个觉察,做一个区分,就是说在对事物和行为做出反应的时候,我要觉察到自己处于何种状态——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判断,还是猜测……

  一盆植物摆在大家面前,每个人看见都有自己的形容、评价和反应。你用尺子量过之后说“这盆植物高二十厘米”,这是客观的描述;你说“我觉得它蔫了”,因为你看到植物的叶子下垂着,于是就判断它的叶子耷拉了,猜测它是缺水了、蔫了。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你是在主观猜测和判断,事实也许和你的猜测、判断不一样,你就需要亲自考察一番,仔细来研究一下这盆植物的真实状况,看看事实,是不是真的缺水了?你走近花盆用手摸一下泥土,哦,原来泥土是很湿润的,那植物还缺水吗?你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这种植物的叶子都是下垂的……主观判断和猜测并不等于事实,它有可能契合事实,也有可能不是事实;同时,事实也不等于真相。重要的在于主观时知道自己在主观行事。

  我们一起思考,区分主观、客观,和亲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对妈妈说:“妈妈,老师点我名了。”妈妈听到孩子的话,猜测道:噢,孩子是不是被批评了?但妈妈知道这仅仅是自己的猜测,所以就先把它先放到一边,对孩子说: “老师点你名了?”孩子回答说:“是啊,老师表扬我了。 ”看,原本妈妈猜测的是孩子被批评了,事实却是孩子受表扬了。这位妈妈就觉察到猜测与事实之间的差距。

  父母们需要非常注意,当知道自己是在猜测和判断的时候,请你把自己的猜测和判断先放到一边,首先来跟孩子核实一下:孩子,是这样的吗?看看事实是什么。

  人生之中有一种烦恼叫做庸人自扰。什么叫庸人自扰?就是你忽略客观真实,一味地把事情想象成对自己不利的样子,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不一定。

  有一对刚刚恋爱的男女,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女孩认为男孩对她不好,为什么呢?因为男孩每天给女孩炖肉吃,但是女孩从小就不爱吃肉,又没好意思说出来,女孩就判断说“他对我不好”,这是女孩的判断。终于有一天,女孩意识到那仅仅是自己的判断,而去问了男孩:“你每天给我炖肉,你的意思是?”

  结果男孩说:“我从小挺苦的,对我来说最幸福的就是有一天能吃上肉。我那么喜欢你,所以我就觉得我要这样对我最喜欢的人——让你天天都吃上我小时候觉得最幸福的炖肉!”于是真相大白了,原来并不是男孩对女孩不好,而是男孩很爱女孩。如果女孩不问,他们俩就误会了。这样的误会在现实人生中还少吗?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课堂上,当孩子们或支着头、或趴在课桌上、或采取什么其他的非正规姿势听讲时,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孩子没有礼貌、对自己不尊重、不想听自己的课。当他这样判断之后,往往也会用对抗的态度强行纠正学生姿势。但是如果在反应之前他向孩子确认一下,也许孩子的回答只是:我觉得我这样放松,更能听进去。这冲突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此,还要更进一步澄清“事实”和“真相”。大家要小心,平日里我们认为自己“眼见为实”,但眼见并不一定为实,你看到的事实也不一定是真相。为什么?讲一个故事吧。

  2500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有一天,他们剩下一点米,只够给老师熬一碗粥。孔子让最信赖的一位学生为老师熬粥。这位学生搭起灶,烧上柴,让米在陶罐里煮。粥的热汽往上蒸,因为古代的房子是木头房梁,里面的虫子受热,一下子掉到陶罐粥里了。这位学生肯定不会让老师喝带虫子的粥,他就把虫子捞出来,但是虫子上粘了一颗米粒,他不舍得扔掉,就做了一个动作,往嘴里一放,连虫带米吃下去了。无巧不成书,送入嘴中的这个动作刚好被孔子的另一位学生路过时从窗户看到了,就见孔子去了:“老师啊,知人知面不知心,你看,你这么信赖的一个学生,就这么一碗粥,他还偷吃!”孔子就是孔子,他听后,并没有马上下结论,他说:“啊?你说他偷吃粥,我一定要来问一问。”于是把那位熬粥的学生找来问,才知道他是在捞虫子可惜米粒才吃掉的,孔子就非常感慨地说了一句话:事实不等于真相。

  “亲眼所见”尚且不见得是真相,现代生活中,在和孩子的相处、互动中,大人们却总是愿意依着对孩子有限的了解,依着自己看到的某些事情,而粗鲁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快速的判断。判断孩子是怎样的,下一个定义、贴一个标签。扪心自问,我们对孩子真的已经特别了解了吗?我们看到每一件事情的真相了吗?亲子关系恶化往往就是从这种不经推敲的判断开始的。

  当你无法看到孩子本身的样子的时候、无法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总是被误会的时候,他的心门就对你关上了。他的心门一关,你说得再对、再为他好,也是徒劳。

  此时就只能做一件事,回到“关系”的章节,跟孩子建立好的关系,让孩子的心门向你打开,再从头来过。当你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可以同理孩子的时候,你们的关系便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与其如此,又何苦来哉,还不如早些运用心力辨别清楚主观判断、事实、真相,对自己的言行有更好的觉察,对孩子行为的反应就会更有心、有不同。

  能够描述事实已不容易,觉察到事实背后的真相就更加不易。事实是事情发生的现象,真相是现象背后的意图。洞悉“真相”需要心力、需要智慧,这智慧不尽相同,有时是一点耐心,有时是一分钟的沉默,有时是不急于表达自己,有时是深入地调查了解……

  当你成长了,就能有更多觉察,了解更多事实背后的真相。

  把“一分钟的沉默”作为我们的习惯,在这一分钟里,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对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和等待,让眼睛更亮些,让心更清明些。

  亲子如是

  1.你有过别人对你下判断,误会你的经历吗?你当时的感受如何呢?

  2.反省自己,有没有太快下结论,而使孩子被误会的经历呢?

  3.怎样才会真正做到“一分钟的沉默”呢?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