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半段,宝宝开始了一个被认为是“孵化”的成长进程。宝宝已经认识到除妈妈之外,外面还有一个广阔的天地。在第二年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宝宝对自我的认识逐渐成熟起来,从一开始的认为“妈咪和我同为一体”发展到认为“我和妈咪有所不同”,然后再进而认识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诸如“我的”、“我”、“我的东西”一类的词反映了孩子对独立于母亲的自我的追求。除了在认识上渴望成为“我”之外,这个小小的独立个体到这时也有了足以帮助他成为他自己的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宝宝如何发展这种“自我”的观念,父母如何规范这时期的行为,这些都对孩子的情感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心理学研究者都认为,早期生活中愉快的分离经历起到了一种心理疫苗的作用,能够对幼儿阶段后期和成年之后的引起心理紧张的分离产生抵抗力。
从来没有和父母建立亲密感情的孩子缺失了认为“妈咪和我是同为一体的”这么一个健康的成长阶段。在过渡到产生健康的自我意识阶段的过程中,这样的孩子会遇到许多障碍。而被强逼着过早地进入具有自我意识阶段的孩子也很可能会发展起不稳固的自我形象,导致缺乏安全感、消沉和容易动怒。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地理解在“同为一体”发展到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中相伴发生的那些正常行为,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面临许许多多的教养问题。
在孩子从与妈妈“同为一体”到成为“独立个体”的进程中,会相伴着发生一些确定的行为。这些行为中的一部分有助于他变得更为独立,但是让孩子陷入困境的往往也正是这部分行为。通过了解这些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你如何去帮助孩子,可以使教养变得更为容易。
渴望独立的矛盾心理。宝宝渴望独立,并且她也需要独立起来,但她对独立的过程有多快、应该与你保持多远的距离感到没有把握。宝宝会不断地试探与你之间到底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是轻松愉快的。刚才她还像葡萄藤一样紧紧地缠着你,几分钟之后却又快乐地玩耍着跑到屋子的另一边去,这就需要你每时每刻做出不同的教养决策。宝宝就像一个溜溜球那样上下起伏。如果你放松自己、心情愉快并且从容不迫,那么不用费神就能把溜溜球玩好;而如果你厌倦、慌张、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它就会玩得让你恼羞成怒。
面对陌生人的不安。孩子走向独立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半阶段,孩子开始在有陌生人出现的场合感到不安。这时,再次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带来很好的效果。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是依靠父母来评估一个场合是否具有安全性的。在一个不熟悉的社交场合,宝宝通过你的反应来估量陌生人,她通过你的眼睛来了解陌生人。如果你感到不安,宝宝也就会不安。当“陌生人”走近的时候,宝宝会注意到你由身体语言表达出来的“别怕,没必要感到不安”的态度。在宝宝警觉的头脑当中,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来说没什么可怕,那么她对宝宝来说也就不可怕。宝宝懂得别人鲁莽地闯入他的个人空间是件讨厌的事,因而对别人的闯入会做出强烈反应。在这样的场合,父母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同别的孩子相比较,有些宝宝对陌生人更为敏感一些。当我注视着一个第一次来我办公室的婴儿时,我发现他对我作出的反应方式总是与他妈妈对我作出的反应方式相一致。如果宝宝紧紧地依偎着妈妈,而妈妈也紧紧地搂着宝宝、不安地对宝宝说:“他不会伤害你的。”她实际上是加剧了不安的气氛,宝宝会依偎得更紧。而如果妈妈松开紧紧搂着宝宝的胳膊,进门后很快就与我愉快地攀谈起来,宝宝就不会紧紧地抓着妈妈不放,会配合我对他的诊断,感到我是“妈妈认可的”人。
与妈妈分离时的不安。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半段中,宝宝会开始害怕与妈妈分离,这同样是一个正常的成长现象。过去常常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如果在第一年里妈妈不离开孩子的话,她就会宠坏孩子,孩子会永远都缠着她不放。尽管有关依附性的研究已经表明事实恰恰相反,但现在仍然有许多人还相信这种观点。其实,宝宝在一开始的时候越是与妈妈感情亲密,长大后与妈妈分离所带来的不安就会越少。
当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感情亲密的妈妈待在孩子的身边,或者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到妈妈就在身边,这能够起到对孩子的不安进行调节的作用,给孩子以这样的信息:“大胆去探索。”与妈妈关系亲密的孩子在脑子里存储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妈妈的心理印象,因而即使是在他与妈妈没有目光接触的情况下,他也能在心里感到妈妈时时都与他在一起。
在和妈妈一起遇到陌生的玩耍环境时,孩子既有着探索新环境的欲望,又有着依附于妈妈这个熟悉的照料者的需要,他往往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即使是心里感到很踏实的孩子,一旦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在开始进行探索之前也会紧紧地依偎着妈妈,其原因就在于此。依附型养育有助于宝宝在依偎着妈妈与放手去探索之间找到平衡。在探索陌生环境的过程中,孩子会时不时地确认一下妈妈就在身边,为的是消除恐惧和疑虑。有妈妈在身边似乎能增加孩子进行探索的动力。由于孩子不必浪费精力去担心妈妈是否在身边、是否会离去,因而他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探索中去。总有那么一天,他将不再紧紧地缠着妈妈,开始轻松愉快地去探索周围的环境,渐渐地远离充满母爱的家庭大本营,但是还会时不时地跑回来进行情感上的重新补充。如果你对与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学步期宝宝做一下观察,你将会注意到,他们会定期地跑回到妈妈的身边,坐在妈妈的膝上,得到一次让他消除恐惧的爱抚,或者仅仅是获得一个受到妈妈照料的短暂机会——这是再一次跑开去玩耍之前情感上的休息和补充。
对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缺乏安全感的宝宝在寻求这种平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他们很可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来缠着妈妈不放,也可能会脱离妈妈和玩耍的环境,变得孤僻起来。已故英国心理学家约翰·波尔比是依附性理论最有影响的研究者之一,他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不会相信他的依附对象们在他需要的时候会对他伸出援手,他采用一种缠着不放的策略来确保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他对妈妈是否会帮助他没有把握,因此这种担忧会一直盘踞在他的心头;心里如果充满了这种担忧,那就会阻碍他的独立和探索,从而妨碍他进行学习。”依附性养育承认这么一条成长原则:宝宝在有能力轻松自如地把握好自己的独立性之前,必定要经历一个健康的依赖阶段。
有些宝宝比别的孩子对与母亲分离更为敏感。因此在第二年中,你的教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了解孩子在什么场合能够轻松、愉快地离开你,是否能经常离开你,能够离开你多长时间。有些孩子一离开妈妈就会感到不安,原因在于他们的妈妈在分离时总是为他们感到担忧。在第一年中你和你的宝宝之间的关系越健康,那么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之间你的宝宝就越能够高高兴兴地与你分离。
每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与妈妈相分离的时间表。在2岁左右时,我们的宝宝们常常会愉快地挥手对玛莎说“再见”,只要我或者一个兄弟姐妹与他们待在一起、陪伴他们。到了3岁半的时候,我们“长大了的”孩子会很高兴地独自待在周日学校里;到了4岁,他们会很安心地在要好的朋友家里过夜。
大发脾气。宝宝有着占有一切的欲望,结果是许多事他没有办法去实现。他渴望自己强壮有力,但实际上他并不是十分强有力的,这给他带来了挫败感。大发脾气的行为是性格中坚定性的正常的副产品,而这种坚定性在形成健康的自我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点是你不仅要构造孩子的环境以减少他发脾气的必要性,而且还要对孩子表达情感的需求加以认可和鼓励。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