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才儿童存在的学习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3日 08:00  《贴错标签的孩子》 

  与萨曼莎相处的一个小时,让我们感到震惊和迷惑。她的个子很小,但是力大如牛,动作协调得令人难以置信。她走路快、讲话快、连思考也很快。她似乎就是发展得过快了!虽然只有5岁,她已经把《哈利波特》看了好几遍,还写了很详细的自传。在数学方面,她早已厌倦了简单的加减,要求妈妈教她乘法,而这仅仅为了好玩!你可能感到很疑惑,她到底有什么问题呢?哦,下面就是她的问题。萨曼莎今年5岁,但是心理年龄和生理能力都已经达到9岁孩子的平均水平,而她现在还在上幼儿园,目前她的情况就像一只大脚穿着一只小鞋,总是觉得很挤脚。

  萨曼莎的这种不舒服的现象在日益加剧。她开始害怕上学,在头两个月里要求待在家里,不去学校。到了第三个月,每当要坐车上学时,她就开始抱怨头痛或者肚子疼。萨曼莎的妈妈也开始听说她在学校里的一些问题行为。萨曼莎疏远班级中的一些同学,这些同学对她的评价是她非常专横、好斗。萨曼莎的问题在于,她不能耐着性子与别人相处,认为别人都是笨蛋,甚至连医生也不例外。在测验中,我们问她:“stop这个单词里共有多少个音节?whistle这个单词又有多少个音节?”她轻蔑地看了看我们,答道:“aborigine有多少个音节?那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这个单词又有多少个音节呢?”我们对她的问题开始有了一些比较模糊的认识。

  萨曼莎的老师认为她可能患有ADHD。儿科医师并不能确定,但说这与一个评定量表(康诺斯评估表)结果一致。萨曼莎的妈妈不相信是这样。萨曼莎可以连续几小时地专心看书或写字,而且获得的知识比直接教给她更快,她怎能相信孩子有注意力问题呢?于是,她前来咨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天才儿童的天赋:介绍

  或许你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会在本书里专门用一章来谈天才儿童的学习问题。毕竟,“天才”这个词听起来就像完美的、纯粹的神恩。天才怎么会有问题?其实,任何孩子,像小动物一样刚刚开始学习时,即便是最具天赋的人也有紊乱的方面。

  萨曼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所遇到的问题都源于她的天赋。我们将看到,天赋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性及情绪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事实上,我们有时候会(半开玩笑地)把天赋定义为:“天赋就是以预示希望的方式来制造麻烦的能力。”通常人们认为天才存在的问题不那么重要,远不及天才本身以及它所象征的令人羡慕的机会那么重要。在本章中,我们将谈谈天才的快乐和苦恼。

  所有关注天才儿童的特殊需要和问题的人,都需要注意两大问题:一是对天才的定义,二是天才儿童的评定。历史上,大多数人都试图通过智商(IQ)测验来处理上面两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ewis Terman,编制了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及其他研究者们开始普及智力测验,并用以定义和区分天才儿童。推孟(他的观点影响了许多教育体制)认为,天才就是指智商很高的人,也就是说他们在智力测验中得分很高。现在,一些学校就孩子能否进入天才项目,仍然主要、甚至是完全依据智力测验的成绩。

  然而,有一点几乎在最初就很明显,智力测验并非是评估智力或区分天才儿童的最完美的方法。智力测验通常很难识别一些智力水平较高、创新能力强的孩子。推孟数十年的研究便是例证。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推孟开始收集各学校老师递交的最聪明学生的名单。然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选出得分在140分之上的学生,排除其他学生。经过数十年的跟踪研究,推孟发现,这些智力测验高于140分的学生(大部分)在学校期间成绩很好,工作后事业也很成功。不过,推孟也发现他的智力标准在初始样本中排除了两个杰出的学生,他们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有其他一些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多年以来,智力测验不断地受到批评,因为它们只能更好地识别哪些孩子的学业可能优秀,而不是识别具有明显创造潜能的孩子。即使用它们来预测学业成就,智力测验也并不理想。事实上,目前的智力测验仅能预测孩子学业成绩的40%~50%。

  智力测验还有备受争议的一点,即它仅仅包括智力的一个方面。教育专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曾经令人信服地指出,不存在单一的“一般智力”,智力是多元的,对应于各种不同的天赋。

  拓宽天才的概念无疑是恰当的。在诊断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神经心理能力”,它们是创造力、创新能力以及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基础。我们也将发现(正如我们在本书所描述的)许多神经心理和神经学习强项可以用来形成学习策略。天才儿童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学习强项的数量很多,其二,他们经常反省怎样运用这些强项。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天才儿童的特征是什么,以及这些特征是怎样引发天才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优势和困难的。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行为  心理  健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