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而不是“做人的向导”。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家长角色的错位会对孩子产生三大危害。
其一,家长“扬短避长”“强己所难”。教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所在。一些家长却“ 扬短避长”,把自己定位在辅导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这一教师的角色职责上,让家庭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由于家长不懂教学规律,不了解教学内容与方法,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便成了所谓的“强己所难”。虽然有的家长从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暂时现象中尝到“甜头”,却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留下遗憾。
其二,制造了孩子的社会化障碍。专家认为,由于家长角色定位错误,忽视了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最需要家庭中成年人帮助的东西,造成他们社会化的不完全。近年来,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一个孩子天资聪颖、学习优秀,考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却因生活上不会自理而退学;一名研究生因为害怕独立与人交往,只好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孩子成才就这样在家长的不经意中成为泡影。
其三,“受累不讨好”,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据专家介绍,一方面,家长为“保障”孩子的学习,替孩子做了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另一方面,不顾及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种人生权利的剥夺。
有关专家指出,家长角色错位的另一负面效应是,背离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成长规律,形成了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触的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家长抱怨“受累不讨好”的症结所在。文/周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