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律: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http://www.sina.com.cn    《好妈妈不妨“懒”一点》 

  勤快妈妈

  吴姐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叫小志。前几天,吴姐对我说了她儿子的事情:

  原来,小志的班主任老师向吴姐反映小志上课小动作太多,不认真听讲,不是乱动书本就是用笔在纸上乱画,再不就是乱掷纸团打同学。吴姐想,小志正处在学知识的阶段,如果不管他现在在课堂上的表现,会让他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更差。

  于是,吴姐对小志说:“小志,老师希望你上课注意力能集中一些,不要影响其他同学,这样吧,从今天起,你在家里当40分钟的机器人。”

  小志虽然不愿意,但妈妈的话不敢不听,小志坐在椅子上,没有5分钟,就开始动来动去,吴姐看到小志又坐不住,只好用惩罚的方法,小志动一下,吴姐就拿小棍敲一下,可不管妈妈怎么敲打,小志就是坐不住。

  吴姐警告小志道:“上课时除非老师叫你回答问题,否则双手和双脚都不许动,要不,看妈妈怎么训你!”

  虽然吴姐一直提醒小志上课要注意力集中,不要搞小动作,但小志就是无法管住自己,照样是乱动乱说,老师批评小志,小志觉得上课一点意思也没有。

  听了吴姐的介绍,我对她说:“小志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自律,让孩子真正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是他自己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自觉地控制自己。如果仅仅是你的督促是没有多少效果的。”后来,我跟吴姐讲了一些培养孩子自律性的方法,吴姐答应回家去试一试。

  专家点评

  孩子缺乏自制能力,根源往往在父母。小志小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有一定自律性的孩子,后来吴姐上班后,小志就养在奶奶家里。奶奶对小志十分溺爱,总是什么事情都随着小志,不管小志做什么,奶奶从来不问不管。渐渐的,小志就变得缺乏自律性了。可见,父母对孩子小时候的迁就和溺爱,是对孩子最坏的教育,只会让孩子随随便便,做事只凭自己喜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孩子喜欢乱说乱动,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人的成长乃至成功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或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就有可能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侵犯他人的权利,同时自己的权利也会受到威胁;缺少自控能力,也会常常与别人发生冲突,违反社会规则,失去耐心,因而也会失去获得成功的自我保障因素。因此,让孩子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非常重要。

  “懒”妈妈心得

  高尔基说过:“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尤为重要。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妈妈也需要有一些小窍门,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掉坏习惯。

  心得1:爱孩子并不是毫无原则

  许多父母总是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管教过严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过于放纵,又会让孩子变得娇气、任性,事实上把握好这个“度”正是父母教育的关键所在。妈妈应该明白,爱孩子并不是任由孩子随心所欲,而是要给孩子订立一些原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并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例如,带孩子去商场购物时,抗诱惑力差的孩子见了自己喜欢的商品,可能会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妈妈应该明确地对孩子说明,哪些东西是可以买的,哪些东西是过一段时间可以买的,哪些东西现在不买,以后也不会买。妈妈一定要坚决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让孩子见什么要什么。孩子经过一次次的“失望”,自控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心得2:少说教,多利用外在的因素

  晴晴看电视到了痴迷的程度。她特别爱看少儿频道,不管是红果果和绿泡泡主持的《智慧树》,还是月亮姐姐主持的节目,她是一个也不愿放过。有时候她脸上的神情会随着电视情景的节奏一起一伏,有时哈哈大笑,有时还自言自语。

  因为看电视,晴晴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早上更是起不来床,上课也没精打采的。看着晴晴这个样子,妈妈开始担忧起来,看电视没节制,不仅影响学习,对晴晴的身心发展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于是,妈妈想了一条懒招,删除少儿频道,让晴晴找不着。虽然少儿频道的每个栏目都是为孩子打造的,但是整天滚动播出,孩子没完没了地看,也不适合,为了改掉晴晴看电视没够的毛病,妈妈决定先删除少儿频道。

  下午,晴晴放学回来,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视,发现没有少儿频道了,她连忙叫妈妈:“妈妈,你快来看啊!少儿频道怎么不见了?”

  妈妈装着什么都不知道:“是吗?妈妈看看再说。”

  妈妈帮着晴晴搜索了一会儿,妈妈故作遗憾地对晴晴说:“哎呀,妈妈也找不到,可能是电视台出故障了,说不定明天就好了。”

  没有了少儿频道,晴晴似乎对其他的电视节目不感兴趣,只好安心做作业。

  在吃饭的时候,晴晴还在问妈妈:“怎么今天少儿频道就没了呢?”

  妈妈在心里窃笑,不用一次次的喊,也不用苦口婆心的劝说,晴晴吃完饭就去自己的卧室看书了。

  第二天晴晴回来,还是没有看到少儿频道,晴晴抱怨起电视台。妈妈说:“不播少儿频道是电视台的事情,妈妈也没有办法。”

  过了几天,晴晴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接受了不看少儿频道这个事实。

  一段时间后,晴晴也不再痴迷电视了。晴晴既有了活动的机会,又能按时完成作业。妈妈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法让晴晴在学习上变得自制起来。

  聪明的妈妈并没有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不要看电视,而是让少儿频道暂时消失。这个简单的做法减少了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在被动的情况下只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心得3: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

  有位心理学家曾把一群四五岁的孩子集中在一间屋子里,并告诉这些孩子,有一些很好吃的糖果,如果现在要吃,每人可以得到1颗糖果;如果等他办完事情回来,就可以得到10颗糖果。结果,等心理学家关上门走后,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拿了一颗糖就吃,而有的孩子能抵御诱惑,一直等着心理学家回来,得到10颗糖。

  心理学家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用坚韧、顽强的毅力克制自己欲望的孩子,更稳重可靠,更能快速地适应环境,人际关系更融洽。而那些克制力差的孩子则显得固执、孤僻,易受挫折,遇到压力易退缩,面对竞争易发慌。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自控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学会等待。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某些要求时,可视情况延迟满足孩子的欲望。让孩子等上一段时间后再实现他们的愿望。孩子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就有了经验,想要得到东西,就需要耐心等待。于是,孩子逐渐就能培养起耐心和自控的习惯。

  心得4:用游戏训练孩子

  游戏是孩子都喜欢的活动,而且游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和孩子玩游戏,可以使孩子在懂得规则的基础上,不断训练抗诱惑的能力,让孩子的自制力得到发展。

  比如,妈妈和孩子一起玩“我是雕像”的活动。妈妈发指令,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开始前,妈妈告诉孩子可以自由活动,当妈妈发出“我是雕像”的口令后,参与游戏的妈妈和孩子必须像雕像那样定住一动不动,雕像的姿势可以由孩子自由选择,可以是人物的各种动作,也可以是各种动物的特定动作。如果谁先动了,谁就被换下。

  通过和孩子一起玩“我是雕像”等活动,可以培养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