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想成为天使就得首先放下上帝的架子,怀着一颗无怨无悔真诚朴实的心去观察孩子感受孩子,然后去正确地帮助孩子。
感悟童心
我们一再呼吁老师和家长们要感悟童心,是因为儿童就像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那样,还没有发展出表达自己心灵的语言,也没有发展出表达心灵的方式,更不会隐藏和掩饰自己的心灵。这时的心灵是最纯洁最美好的,就像最珍贵的艺术品一样,需要成人用心思用灵魂好好感悟。孩子在表达他心灵的时候无法使用成人已经惯常使用的语言与方式,而是用自己的语言与方式,这就是艺术。
我发现孩子在表达自己心灵时所创造的语言其实就像艺术大师的一样,充满着独特与灵感。比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以及对受害者的同情,但它的形式又是那么独特与新鲜,这就是“有意味的形式”,真正的艺术品都得符合这样的条件。
一些成人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孩子,他们看待孩子的方式与其说是把孩子当成孩子,不如说是当成宠物或者植物,或者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成人不能从内心感悟孩子那颗心的深层原因。孩子虽然是我们自己生的,但他又是属于整个社会的,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不仅仅关系到一家一户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
只要教育者能够真真切切地感悟童心,他就能与被教育者建立一条心灵的通道,与他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从而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气息。
我们走在街上,看到一对夫妻,如果是相爱的,即使他们不拉手,也能感觉到从他们身体里散发出的融洽的气息。如果感情一般,即使他们靠得再近,我们也感觉不到那样的气息。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当教育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好的氛围,凡是好的教育都会带有这个特征。一旦产生了好的氛围,教育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主要不是依赖于老师的教,而是这种环境,像空气一样使孩子自己得到滋润。
在爱的基础上
爱不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在爱的基础上建立,少了爱就无法实施教育。老师爱孩子了,才能找到适合于孩子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孩子才能接受。
而现在的教育中,一些老师与家长都把自己置于孩子之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这怎么行呢?我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老师的几句话让我放弃了物理学”。作者讲,在她初三的时候,物理老师是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有天下午上物理课,老师发下来头一天做的作业本。她有一些做错的地方,被老师叫到黑板前面重做,但又没做对。于是老师大加嘲讽:“是谁叫你这么做的?你真是笨到了极点。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笨的学生。不知道你的父母是怎么把你生出来的!”老师骂她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在看她,使她受尽了羞辱。从此,她的物理成绩再也没有好过,而且一想起物理就恨得咬牙。
也许这位老师是恨铁不成钢,想刺激她,但他的出发点错了——不是由爱出发,而是由恨出发。由恨出发,就失掉了前提,导致教育的失败。孩子需要的是呵护与鼓励,老师这样做只能使她受到伤害而自暴自弃。
当婴儿如饥似渴的时候
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的过程。爱是人的天性,在我的感觉里,它就像空气,被我呼吸着,我已经意识不到爱的存在。如果你专门提出这个问题,说这就是爱,我就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觉得这不正常。比如说心,心本来具有爱,但是人们还是要在前面加个“爱”字,成了“爱心”,这是头上安头。
之所以“爱”字泛滥,是因为爱越来越稀少了,爱发生了危机。就像走在街上的美女,如果意识不到自己是美女,她就是真正的美女;如果意识到了,那种魅力也就不存在了。同样的道理,身为教育者,意识不到自己的爱,这便是真正的爱。
爱这种东西实在难以言说,尤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更无法用语言表达。就拿我来说,很难清醒地感觉到爱的存在。当一个婴儿在如饥似渴地寻找奶头,我想任何女人,见了都会把奶头赶快塞到他的嘴里。就是这样的情形,一秒钟都等不及。你分辨不清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