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的小杨今年已经28岁了,与同龄的男孩不同,他的胆子很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小杨三四岁时,父母两地分居,小杨从小跟着母亲,养成凡事离不开母亲的习惯。上大学后,他每天都要给母亲打电话,就连要买什么内衣裤,都要征求母亲的意见。一到周末,小杨就赶快回家,有时陪母亲逛街,还让母亲拉着他的手。最近,小杨恋爱了,他与女孩交往时,总是说“我妈说了”,一切要先问母亲的意见,这让女孩难以忍受,两人最终分手了。
“这是恋母的一种病态表现。”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屈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恋母情结是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也就是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
恋母的形成与儿时的生活环境和母亲的行为有关。屈英指出,3—6岁时是孩子容易出现恋母情结的一个关键时期。像小杨这样,从小没有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身边缺乏男性榜样。母亲又将他当作生活的中心,对他过分溺爱和庇护,生怕小杨受一点伤害,这就使得他过于依恋母亲。到了青春期,表现为喜欢比自己大的女性,而且希望恋爱对象能像母亲一样。
“过度恋母就会形成一些病态。”屈英说,例如造成依赖性变态人格,表现为执拗、生活能力差、易怒。男孩还往往不听父亲的话,变得早熟,神经质,感情脆弱,不爱活动。此外,男孩子恋母过重过久还容易失去男性气质和魅力。
对此,屈英表示,对于恋母的人,首先,母亲要改变自己的心理,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扩大他的交往范围。其次,有恋母倾向的人要有意识地减少对母亲的依赖,积极投身工作和社交活动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如果情况严重,必须寻求医生帮助。”屈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