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引导孩子合理应用网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 08:17  《我们家怎么了》 

  我曾收到过一位父亲的求助信。

  孙老师:

  您好!

  我在网上看到您给很多人解答问题,很专业也很热心,我很感动,我们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真需要您这样的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

  我儿子今年17岁,正在读寄宿高中。他现在整天不上课,不是上网吧就是在宿舍里睡觉,父母、老师的话都听不进去,上个学期考试好几门不及格。除了上网玩游戏外他什么爱好也没有,我曾试着带他一起锻练、郊游、摄影、逛书店,但他哪儿也不去,周末回家后就是睡觉。

  原来他不是这样的孩子,在初二上学期之前,性格很活泼,但初二下学期突然回家不爱说话了,迷上了网游。一放学就自己呆在屋里,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关上门,作业也不做。原来我们以为是青春期的表现,但已经三四年了,仍不见好转。我很困惑,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他。我也曾试着和他在网上聊天,但效果不甚理想。孙老师请您帮帮我吧。

  一位父亲

  看到网瘾对青少年的种种毒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们?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患上网瘾

  北京军区总医院陶然教授认为,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一般来说,网瘾患者与酒瘾、毒瘾患者一样,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

  根据科普作家李秋弟先生的分析,如果孩子具有以下的两三种表现,就可以初步判定他对上网已经成瘾:

  1 吃过饭就直奔电脑,严重的甚至在吃饭时还在网络上“厮杀”“通关”。

  2 干什么都没有兴趣,但一提到上网就立刻兴奋起来。

  3 经常把自己独自关在电脑房,并且时间越来越长。

  4 没有正当理由地经常晚回家,甚至夜不归宿。

  5 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明显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线。

  6 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

  7 花大量时间搜寻、购买、下载、安装新软件。

  8 上网已经严重影响学习,影响与父母的关系和与同学、朋友的交往。

  孩子为什么容易上网成瘾

  我认为主要是中国的孩子普遍厌学、孤独而且生活单调。

  中国的父母和学校把成绩看得重如泰山,绝大多数孩子程度不同地有压抑和挫败感。无论成绩如何,父母的永不知足让孩子疲惫不堪,丝毫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也就越容易出现上网成瘾的情况。

  与现实中的失败和挫折相反,孩子在网络上体会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在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统帅千军万马指挥若定,可以以少胜多除暴安良,可以随心所欲主宰别人的生死。

  另外,对于内心孤独的孩子,网络可以成为他们寻求发泄和认同的原动力。

  给父母支招

  1。和孩子一起上网

  父母不要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是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并和孩子一起享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亲自体会网络,有利于父母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引导与帮助孩子。

  2。上网之初先立下规矩

  小学生每天上网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中学生不应超过两小时;要学会选择并欣赏健康网站;要保护自己和家庭,不能在网上留下家里的电话,不能泄漏家庭隐私,不能把自己家的住址轻易告诉网友。

  3。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场所”

  家中有中小学生的父母,可以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场所”,如客厅或公用的书房等,这是帮助孩子安全上网最简单的方法。

  4。指导孩子上网聊天

  网络聊天的自由随意和网络语言特有的魅力,是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面对网络聊天,有的成人都无法自持,何况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在自我节制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引导。可以让孩子和网友制定一个明确的谈话主题,选择情趣相投的聊天对象,还可以指导孩子用外语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外语水平。

  5。与孩子一起参与专家聊天室

  现在很多网站都会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学者或知名人士坐客聊天室,这种聊天一般都会就某个领域的某个话题深入交流,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见识。父母不能不加分析地把网络聊天一概斥为无聊和浪费,而是因势利导,将网络这种现代科技应用在现代理念、良好品行的培养上。

  6。戒除网瘾有过程

  对于孩子的网瘾,父母可以巧妙运用递减法。比如,从原来每天上网6小时改为5小时,再改为4小时,逐步减到每天一两小时,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不能急于求成,想一刀下去斩草除根。要在循序渐进中收到成效。

  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应用其利而避其弊,积极引导孩子科学理智地使用网络,成为网络真正的主人。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行为  心理  健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