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的表现为什么会两重天

  部分家长会遇到这样的怪现象:孩子在幼儿园特别乖,可回到家里却像变了一个人,稍不顺心就摔摔打打,甚至还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外面是“乖乖仔”,在家却成了“小暴君”,孩子的这种表现让家长们感到非常苦恼。家长该怎么办呢?8月16日,记者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长沙市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杨放如。

  家庭教育缺失

  使孩子表现两重天

  菲菲是长沙市一所幼儿园中班的小孩,谁也没想到,这个在幼儿园里的好孩子,回到家中不但骄横跋扈,还常常动手打奶奶。有一次,菲菲放在桌上的折扇被奶奶不小心碰到地上,没等奶奶反应过来,菲菲就从沙发上跳起,捡起扇子往奶奶的胳膊上打了一下,嘴里还说着:“笨死了。”奶奶望着被打红的胳膊,气得说不出话来。

  与菲菲奶奶有同感的还有豆豆妈妈。今年5岁的豆豆在幼儿园是个很乖的孩子,然而,回家后的豆豆脾气却相当暴躁。有一天中午,豆豆要吃米粥,妈妈看天气太热,往米里放了点儿绿豆。这下可好,豆豆又哭又闹,不依不饶,把家里的收音机摔得粉碎。最终是妈妈向他道歉才得以了结。豆豆妈妈说,这只是豆豆在家里的一次普通发作。

  对此,杨放如告诉记者:这种“窝里横”的孩子,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关注。

  “窝里横”是为了达到心理平衡

  杨放如说,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当给宝宝越多的时候,宝宝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妈溺爱宝宝,宝宝要什么就给什么;另一方面,宝宝对爸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小事就想让爸妈帮自己做。一味迁就下去的话,宝宝会认为爸妈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会下命令来指使爸妈。随着宝宝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大,索取越来越多,直到爸妈无力支付的那一天。

  “窝里横”的宝宝多半生活在爸妈过分保护、溺爱的家庭中,特别是隔代带养的宝宝,更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宝宝一旦走出家门,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往往会搬出在家里的作风来指使别人,但小伙伴可不吃这一套。经过几次这样的挫折,再加上自我能力不足,宝宝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躲在一旁生闷气,拒绝跟小朋友一起玩耍,表现得很乖很文静。时间一长,当宝宝的不满和怨恨累积到一定程度,需要发泄时,突破口自然转向家中的“弱者”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以自己在家里更加横行霸道来补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改变孩子“窝里横”有妙招

  杨放如说,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出现“窝里横”的行为,应及时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列举了如下教育方法:

  父母的爱应有分寸。爸妈过分溺爱宝宝,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以宝宝为中心的家庭关系,导致宝宝变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爸妈对宝宝要严爱相济,让宝宝在家庭中的地位成为受教育者和普通成员。

  教会宝宝懂礼貌,守规则。这两点在人际交往中是重要的两点,只有充分尊重别人的权利,你的权利才会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规则,生活才会井然有序。

  停止对宝宝的过度保护。对于宝宝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宝宝自己尝试去做,一开始时他还会说“帮我做”,这时不要再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应该对他说:“自己试着做做看。”宝宝会渐渐地鼓起勇气自己试着做起来。宝宝有一点成功,有一点努力,都应当及时地夸奖他,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备宝宝,责备会让他更不知所措。

  为宝宝创造交往机会。宝宝的勇气与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让宝宝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获得。爸妈要给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主动带宝宝到户外玩,让宝宝多接触同龄小朋友,让宝宝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学会谦和合作。宝宝在交往中发生的争吵,只要没有危险,爸妈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让宝宝自己去解决,以培养宝宝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减少依赖性。  本报记者 吴岱霞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心理  行为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