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玩是给孩子的另一种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 06:57  家庭保健报 

  有一天傍晚,我坐在楼下乘凉,看到3岁的妞妞和爸爸妈妈抱着一个彩色皮球出来玩。妞妞爸爸长得很有书卷气,妈妈则是一副温婉贤淑的样子。

  败兴而归的拍球练习

  三个人站成一个圆圈,妈妈说:“来吧,咱们开始练习。”说着就把球给了妞妞。妞妞拍了一下,球滚到了爸爸脚边。爸爸捡起球,递给妞妞说:“接着拍。”妞妞拍了一下,球又滚到了一边。妞妞叫了一声,有些不高兴。妈妈把球捡起来,自己拍了几下,告诉女儿,这样拍就可以了。女儿用两只小手把球抢了过来,又拍了一下,球再次滚到了一边。

  现在轮到爸爸示范了,他一边让女儿看着,一边说:“你看,要这样拍。不要拍旁边,要拍上边。”妞妞伸着手叫:“我拍!”她拍了两下后,身子低了下去,因为球跳不高。当球滚开的时候,妞妞双手触地,很痛苦地叫着,因为没能继续拍到球。这时妈妈赶紧走过去拉起她说:“地下脏,不要摸地。快起来再拍!”爸爸说:“你要多练习,身子不要蹲下去,要站直,才会拍好的。”

  妞妞继续拍,拍了4个!我暗暗替她高兴。但是,当球再次滚落到路边时,她非常不高兴地叫起来,并顺势坐在地上。爸爸妈妈一起来拉她,并拍打她粉色裙子上的尘土。妞妞不配合地扭动着,爸爸四处看了看,样子有些难为情,但仍旧用很克制的声音说:“你不好好练习,我们回家吧。”妞妞跟在爸爸妈妈后面,一边不情愿地走着一边哭喊着:“我不回家,我还要拍球!”

  耐心指导不如放任

  其实,妞妞的爸妈,是我见过最有耐心的父母。孩子发脾气,他们保持了平和的态度。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很有挫败感,因为孩子不仅没有很好地按他们的期望练习拍球,还不停哭闹。

  问题在于,这对年轻的知识分子父母,用了很清晰、具体的语言指导孩子拍球,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对于妞妞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按照这些语言来准确完成动作是非常困难的。语言指导,在这里不仅没有帮助到孩子,反而愈发使孩子体会到了挫折感。

  3~5岁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运动能力,但是精细动作才刚刚开始发展,获得良好技能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尝试错误”。比如当妞妞不断把球拍到一边去的次数多了,慢慢地就会产生内在的感觉——怎么这样拍总是错的?她会逐渐矫正自己的动作,直到碰巧动作对了,内在的感受又会强化她,使她下次努力重复这个对的动作。循环往复,良好的动作技能就会逐渐发展起来。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内在动作神经反应系统前,大量的指导语言,会干扰孩子这一过程的进行,并使孩子的注意力从对动作的体验中转移出来,陷入到既要应付不熟练的动作,又因为做不到大人语言指导的要求而心急的双重困境,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难以平复。

  双重自由发展能力

  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只在一边陪着孩子,让他自己尽量自由地玩就好了,不需要过多语言指导。在“自由”中,孩子有大量的机会进行“尝试—错误—尝试”这个过程,技能会在自由玩耍中迅速发展。另外,这个过程也经常会被怕孩子弄脏衣服和手的家长频频打断、限制。那些过分注意卫生的家长,也易培养出焦虑、情绪波动大且动作技能发展迟缓的孩子。所以,玩的时候“脏”一点儿,是给孩子的另一种自由!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行为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