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外学者“学外语黄金期在7岁前”之说,有专家质疑——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第二语言最好不要在7岁前。”本市多位语言及幼教专家针对最近美国一项“学外语的黄金期在7岁前”的研究成果提出,牙牙学语阶段是学习母语的最佳时期,而学外语必须是出于兴趣或需要使然。
婴儿便能区分发音
最近,有美国语言专家研究表示,人出生后到7岁时期,大脑最易接收第二语言的声音和模式,特别是婴儿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能区别各种语言的发音,但这种能力在1岁左右就开始退化了,等到了成年后再学习语言,想要说一口地道外语的希望就会变得非常渺茫。美国专家甚至还认为,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只学一门语言的孩子相比,花同样的时间便可以掌握两门语言。他们还引用意大利的一项实验结果来“证明”,双语宝宝不仅不比单语宝宝学习语言花费的时间多,而且双语教学还能使孩子的大脑变得更灵活,即便两者都是1岁左右开始说话的,但到1岁半时,双语宝宝已经大约能够学会说50个外语单词了。
学语言离不开需求
“单个的实验是不是具有普遍推广价值,也是值得商榷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颎教授说,人的语言掌握程度是与其知识面甚至世界观相关联的,单纯地掌握语言码是无意义的,对一个幼儿来说,学第二语言的关键问题还不是在“早点好”或是“晚点好”,而是要看他们是否有学习的兴趣以及这样的兴趣究竟能够维持多久,此外还要看他们是否真正有学习非母语的需要。
上海教科院学前教育博士乔梁认为,如果在一个跨国婚姻组成的家庭,或者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呆在国内而另一段时间要到国外生活的家庭,让他们的孩子早点接触第二语言,就会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孩子有这样的实际运用需要,周遭的真正双语环境也会逼迫他们尽早尽快适应和运用不同的语种。
教法失当反而有害
现在国内双语早教班不断涌现,对此,柴明颎教授说,有时教得太早,反而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方法失当的话,还会对他们将来真正学好外语起相反的作用。乔梁博士也明确表示,国家及本市现行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并未列入外语的教学内容,相反让孩子学说正确的母语却是“必修课”,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多接受一点世界上的新知识、新鲜事,让他们通过经常性地参观展览、观摩演出、外出旅游等方式,多感受一些异域文化,这远比迫使他们多背几个单词或多学几句口语要重要得多。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