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和“孝道”教育,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为人类,尤其是为我们中华民族所重视和关注的人文话题。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道德箴言和道德判断标准。由此看来,“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然而前些时候,笔者在相关的传媒资料上看到这样两则报道,内心不免感到既震撼又沉重:一则是讲某一学生家庭,母亲下岗,一天,经济拮据的母亲从市场买了些便宜的虾煮好了给自己的儿子吃,儿子心安理得地吃得狼吞虎咽,津津有味,这时,坐在对面看着他吃的母亲拿起筷子也想尝尝鲜,但当这位母亲刚将筷子伸向碗中夹那虾的时候,儿子毅然决然地将其母亲刚伸出的筷子敲挡了回去,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回敬了一句:“你吃什么呀?这不是你做给我吃的吗?有你什么事啊?”面对自己儿子这突如其来的凶言厉色,这位母亲先是一脸惊愕,继而哽咽,泪如雨下……另外一则是讲一位学生,因烦家长对其管教太严而亲手杀死母亲并将其躯体肢解的血腥故事。其实,上述这类现象的产生尽管是比较极端和少见,也并不具有社会的普遍性,但它确实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折射出当下我们在如何有效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换言之,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必然有其深层的社会根源。
当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注定了自己的“独特”身价和地位。他与生俱来的小环境是他所在的那个家。在这个“家天下”的小环境里,他享有独尊、独享、独有、独行甚而独霸的地位。由于家庭中只有如此一个宝贝疙瘩,这种物以稀为贵的不二法则,在当代的独生子女身上同样显示其威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婶婶,舅爷舅妈以及其他所有的七大姑八大姨们,统统在这些孩子们面前呈众星捧月状: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百依百顺,有的甚至无原则地阿谀奉承和讨好。马克思说得好:“存在决定意识”。大人们的顺从、偏袒、溺爱和一味地满足、过度地呵护,使这些孩子们在降临人间后就饱受到了无限的关爱和温暖,随着时光的推移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小皇帝小公主的意识和脾气就渐渐滋长和生成。有了这种小皇帝小公主的意识和脾气,接下来的那自然便是唯我独尊,“君”临天下了。既然是君临天下,当然就是目空一切。由于是独生子女,由于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唯我独尊,故“孔融让梨”的传奇故事在这样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的苍白无力,从而失去了往昔的教育功效。正是这种从小在一个不愁吃不愁穿,外加受到家庭或家族全方位呵护的环境里长大的情形,导致众多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要求别人对其关心、爱护、顺从,而他们自己却不懂得怎样去关心疼爱和尊重他人。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上述那位不让母亲尝一下虾味的孩子。因此,家庭和社会的过分疼爱,其实就是一种溺爱。这样一种带有畸形色彩的呵护和的疼爱不但对子女的成长没有好处,甚至是有害。
其实,我们提倡的孝道是指作为子女对长辈的应有的感情、尊重、爱戴和赡养等。中国古代的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教化,不但迄今没有过时,而且依然可以作为今天年轻后生的道德准则。此刻,我自然联想到我国某些地区的干部组织部门,开始实施在培养和考察干部时将是否孝顺父母、善待老人作为一条重要的政治指标,我认为是有其合理性的。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或亲人都不疼、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当他掌权后会全心全意地关心人民疾苦,为老百姓办事。
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今天,首先需要的就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一个和谐稳定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全体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这其中,提倡“孝”的教育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必须的,换言之,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使然。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其实就蕴含了深刻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这种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而且必须从幼小的娃娃抓起,其受教育的主体是年幼的孩子和一切未成年群体,尤其是那个作为在我国特定历史发展时期产物的独生子女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