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能力并不是多么神秘的能力,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多样化、探索式的思维方式。孩子都爱思考,父母要保护孩子的思维潜能,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多多鼓励。
【亲子现场】
案例1:
王欣刚学会拿画笔,很喜欢涂鸦。有一次,李阿姨去她家里玩,看到孩子正在画画,孩子画的是一个蓝色的圆圆的东西,李阿姨没有看出来那是画的什么,于是,她问孩子在画什么,孩子回答说:“香蕉。”
李阿姨正纳闷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说:“嗯,你画得不错。”说着还摸了摸孩子的头。这让李阿姨更疑惑了,这不是在误导孩子吗?
事后,李阿姨问孩子的妈妈:“孩子用蓝颜色画香蕉,你怎么不去纠正孩子的错误呢?”那位妈妈诧异地看着李阿姨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孩子有这样的想法,说明她有创造性思维啊,或许她以后真的可以培育出蓝色的香蕉。现实生活中的香蕉,她自己吃的时候就会明白它是什么颜色的。”
案例2:
月月的妈妈平时工作很忙,甚至周末也很难抽出时间带孩子玩。这个周末,好不容易有时间带月月去看儿童剧,还惹得她心里很不痛快。她觉得孩子的很多话很幼稚,甚至是无稽之谈。
妈妈带她走在路上,月月就指着天上的白云说:“妈妈,棉花糖怎么跑到天上去了?”妈妈抬头看,明明是白云。孩子继续说道:“妈妈,棉花糖后面肯定藏着一个小仙女吧,她怎么不肯出来让我们看见呢?我要是长两只翅膀就好了,可以飞上去看看。”
当时距离儿童剧开演时间不多了,妈妈也没耐心听她说话,就打断孩子的话,说道:“小傻瓜,天上哪有仙女,你也不会长出翅膀的。”
月月听了妈妈的话,委屈地掉下了眼泪。
【专家剖析】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创新能力是孩子智力的重要体现,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创新能力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意识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
孩子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进而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带来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而缺乏创造能力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兴趣,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内向保守、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创造潜力,尤其在他们三岁左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这时正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以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挥。在美国,父母都很重视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活动,但在中国,孩子一旦有所“破坏”,常会被父母戴上“调皮、不听话”的帽子。实际上,中国父母的做法是错误的。
创新能力是抽象的,很多父母觉得无从下手,也有的父母担心自身创新能力不强,不足以启发孩子的创新能力,甚至害怕自己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没有那么困难。
孩子幼儿时期创造力就开始萌发了。研究表明,一般孩子5岁时,拥有90%的创造力,7岁时拥有10%的创造力,但是8岁以后,创造力就下降到2%。因此,父母要抓住解放和启发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孩子小时候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和思维开阔,没有什么束缚,有不可限量的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黄金时期是在幼儿期。
父母要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把握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良机,对孩子施以科学合理的引导,使孩子的潜能得以最大的发挥,为孩子成为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