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10个月宝宝建立安全依恋

http://www.sina.com.cn    心理医生的《童心密码》 

  凭借着快速发展的爬行能力,宝宝可以离开妈妈很远了,这是他“心理诞生”的真正开始。可是宝宝不愿意离妈妈太远,妈妈是他的情感基地,爬累了,就回去找妈妈加加油。

  这个阶段要逐渐培养宝宝自我满足的能力、沟通能力,妈妈要学会尊重宝宝的需要。

  豆妈记录:宝贝,妈妈和你在一起          10.5个月

  亲爱的胖子已经能满地乱爬了,在他每天坚持不懈地锻炼下,肚子小了很多,L码的尿不湿显得比较宽松了。这种情形对于减肥中的女士来说,应该是最令人兴奋的吧,眼见着裤子一圈一圈的变大。可惜,豆子对形体美没啥感觉,他热衷的是爬到角角落落去,翻垃圾,找快乐。

  在家里,妈妈坐在沙发上看书,把豆豆放在脚旁边。豆豆是耐不住寂寞的,他手脚并用,开始了探险之旅。

  他一会儿爬到书柜边上,摸摸他的布书;一会儿爬向饭厅,在餐椅们林立的木腿儿之间发发呆;一会儿爬到厕所门口,被外婆预先放在那里的木板挡住去路……不管爬到哪里,豆子都会回头展示性地向妈妈望望,意思是说:“瞧,我爬到这里来了。”每逢儿子回望,妈妈就赶紧表白:“豆子真棒啊,爬那儿去啦!”

  听到了奉承话,豆子便心满意足,继续自娱自乐,不再叨扰妈妈。听一次奉承话可以管用3分钟左右。

  下午,妈妈要做饭了,把豆子安排在客厅听儿歌,看小朋友的MTV,然后自己转身进厨房忙活。不一会儿,身后响起悉悉索索的声音,小狗豆豆又爬过来了,在厨房门口扬起大脑袋得意地笑。跟妈妈打完招呼,豆子又自行爬开了,让妈妈忙她的去吧。

  在豆妈做饭期间,豆子每隔一会儿就过来视察一下,当然,并不总是乖乖地打个招呼就走,有时撒赖,一定要抱,不抱不走,还大喊大叫。这样,没学会分身术的豆妈就必须把炉子上的火关掉,把豆子抱起来,跟他玩一玩,将小胖子哄高兴了,再边讲道理边放他到地上,然后折回厨房倒腾闪了火的菜。

  挺烦的,小胖子为啥不能自己呆一段时间呢,比如10分钟,这样我至少可以做完一件事。我想想,也许是因为他还太小,离不开妈妈。再过一年,等他会看《天线宝宝》和《巧虎》了,我还不一定能把他从电视机前拉回来呢。

  马上就要1岁的豆子现在越来越粘妈妈,对妈妈的依恋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在他的心里,妈妈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上周发生的一件事令豆妈和大家颇为感慨:

  豆妈出差了,离开豆子一个多星期了,这对豆子和豆妈而言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事,挺担心豆子会不会不适应。幸好,有亲爱的外婆外公天天照顾豆子,小胖子似乎没心没肺,开心依旧。

  在豆妈离开一周后的某天,外婆外公带豆子出去玩,路上,外婆灵感忽至,唱起名为《小毛驴》的童谣,这下可好,听了两句豆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喊“妈妈”,伤心之至。外婆外公愣是惊呆了整整一分钟,方才反应过来,这是豆妈的专利作品啊,从豆子出生起,豆妈就唱这首歌给他听,在豆子的耳朵里和心里,这是妈妈的歌吧,他一定是非常想念远方的妈妈了。

  外婆外公赶紧抱着豆子跑回家,一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给豆妈拨电话,让豆子听妈妈的声音,听筒贴在小朋友的耳朵上,他又开心了。大家都很感慨,这么小的孩子,心里什么都知道啊,谁也替代不了他的妈妈。

  听到电话里小豆子稚嫩的声音,我是那么想念他,想把他胖胖的身体抱在怀里,告诉他,宝贝,妈妈在,妈妈和你在一起。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安全依赖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初形式

  实践亚阶段——会爬的孩子在身体上可以离开母亲,这是心理诞生的真正开始。但他仍会随时寻找妈妈的存在,获得情感上的加油,妈妈是宝宝的情感基地。

  三种依恋模式

  是的,豆子开始探索外部世界。这和以往的探索不同。以往探索还是在妈妈怀里,用眼睛更多。而现在,自己会爬行了,探索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但与妈妈分离,这还是很痛苦的。因此豆子用了最折中的方式:探索一下,看看妈妈。只要妈妈在那里,他就可以放心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因为他知道,妈妈在,就是安全的。这有点像是有劳动保护下的安全生产;又有点像是有安全绳保护下的登山。

  豆子的依恋模式显然是安全型的。可以离开妈妈,妈妈回来抱自己的时候很享受。会向妈妈提出自己亲密需要,并能在被满足后,又一次离开妈妈。

  也有宝宝在这个时候会出现矛盾型的依恋方式。妈妈不在,很焦虑,哭闹。妈妈回来,他又不需要,甚至推开妈妈。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宝宝内心的妈妈有两个,没有被整合好。离开自己的妈妈,是自己需要的,能给予自己满足的“好妈妈”,所以为失去她而哭泣、焦虑;眼前那个,是让自己体会到痛苦、恐惧不安的“坏妈妈”,所以生气、推开。为什么眼前那个妈妈会让孩子体会到痛苦、恐惧不安?原因在于,在宝宝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妈妈单方面进行了分离行为。也就是说,妈妈没有顾及宝宝需要,断然离开了宝宝,并且没有给宝宝一个承诺或者回来的期限。假如你本来一整天都跟宝宝在一起,某一天却很突然地一整天没有人影,孩子就很容易产生这种感觉。很多职业女性的宝宝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还有一种是回避型的依恋模式。宝宝对妈妈似乎不在乎,妈妈走也好,来也好,无所谓。他/她总是独自玩耍,缺乏和妈妈之间的交流。这有点像是没有安全保护情况下的探险,有点悲壮的意思。什么样的照料方式促使宝宝这样呢? 通常是由于妈妈相对没有照料能力,从一开始就没有顾及到宝宝的需要,不是从尊重宝宝需要的角度去给予满足,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断去把一些东西强加给宝宝。比如宝宝明明是因饥饿而哭泣,妈妈却只是一味的抱着,哄着;宝宝强烈需要独自对外界进行探索,她又不由分说剥夺宝宝探索的机会,反正怎样都不让宝宝满足。这样的妈妈令宝宝无法产生期待了,对宝宝来说,既然依恋关系带来的总是挫折,还不如自己满足自己好了,所以就会回避妈妈了。

  依恋模式对成人的影响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依附理论不仅为理解婴儿的情感反应提供了架构,还为理解成人的爱、孤独、悲伤提供了架构。成人的依附风格被认为是直接来源于自己及他人在婴幼儿及童年时代发展起来的依附模式(或心智模式)。Ainsworth的依附风格三重分类学已被用以解释随后成人期的恋爱关系。

  安全型成人发现接近他人较容易,并能自然地依赖于他人和被他人依赖。安全型成人不会经常忧虑于被抛弃或与人关系过于亲密。

  回避型成人在与他人关系亲密时会有些不自然;他们发现难以完全信任他人、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人。回避型成人在与别人关系亲密时会感到紧张,并且经常是,他们的情人所要求的更亲密关系使他们感到不自然。

  焦虑/矛盾型成人会发现别人不乐意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关系亲密。焦虑/矛盾型成人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不是真的爱自己、或担心伴侣不想与自己在一起。焦虑/矛盾型成人想与另一个人完全融合在一起,而这种愿望有时会把别人吓跑。

  王先生,30岁,销售人员。要把销售工作做好,一般都需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王先生在处理与客户关系上,非常老练,因此工作很出色。只是他有个困惑,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喜欢自己的女孩子也不少,但谈恋爱多次,没有一个能超过3个月。而最终结果,总是以女孩子对自己感到很愤怒而结束。

  王先生弄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他对女孩子们都很真诚,也愿意为对方做许多事情,为什么那些女孩子最后都会带着愤怒离开?王先生认为自己一定有什么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透过一次次的讨论,王先生与女性交往的模式越来越清晰,而且每次都惊人的类似。

  通常,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对对方有好感,进行很猛烈的追求,一天可以打10多个电话,发许多的短消息,送花,送礼物。而当对方感觉他的诚意后接受他了,他也感觉很开心。

  接下来两个人经常见面,感情升级,王先生就会因为对方身上自己不能接受的缺点而开始朝对方发脾气。当对方和自己有争辩的时候,就开始冷落甚至指责、攻击对方。有时候攻击的语言很难听。刚开始,他的女朋友们还争辩解释为什么没有接到他电话之类的,到后来都会感觉被控制了。王先生要求知道对方任何时候的行踪,对方初以为是王先生在意自己,但渐渐就会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然后,只要见面,两个人就会因为电话没有接到,或者日程的问题争吵。最后,争吵升级,王先生就开始不理会对方,而且感觉自己的爱没被对方理解。

  很显然,这是典型的矛盾依恋型关系模式的表现。在女朋友不在的时候,王先生觉得很不安全,用各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不安全感,并要证明女朋友在那里。而当女朋友到身边的时候,他又排斥,看到对方身上有太多不让自己满意的东西。这种种情形,王先生在幼年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

  王先生的妈妈是个外科医生,而且事业心很强。父亲是个地质学家,长年不在身边。很小的时候,妈妈和一个16岁的保姆带自己。妈妈经常要急诊,所以经常半夜被叫去医院。妈妈要去医院,就把他抱去小保姆的床上,让小保姆带他睡觉。而小保姆又年轻,没有带孩子的经验,那个年龄又很贪睡,所以,很多时候王先生哭了,保姆也不知道。妈妈经常忽然消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而替代的照料者又糟糕,因此就形成了王先生不安全的,矛盾地对待照料者的心理特点。

  那为什么王先生能很好地处理工作关系呢?很简单,工作关系不需要用太多情感,可以用另一个通过思考的技巧去完成。事实上,王先生也没有太多真正的好朋友。

  他用一个婴儿对待自己妈妈的态度那样对待着身边的每一个女性。一旦他情感上产生依恋,不安全感就发生了。他很想弄清楚对方在哪里,什么时候回到自己身边来照顾自己不安全的感受。当对方来的时候,他又要表达出自己因为感觉不安全而体会到的挫折,百般刁难,就想说明自己受伤了,而让他受伤的人就是那个女朋友。

  用母爱建造宝宝的情感基地

  除了对恋爱关系的影响,另一个相当重要的事实就是,妈妈内心的依恋关系模式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内在与妈妈的依恋模式。这时候,妈妈自我觉察就显得更重要了。

  我一直强调要做学习型和觉察型的妈妈,这是为了避免妈妈身上的一些没有被意识到的东西影响宝宝的心理发育。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这句话我不止一次提过,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一下。

  宝宝在学习爬行、走路、游戏的过程中,都在观察着妈妈的反应,在证明着妈妈是不会离开自己的,那他们就可以放心地去探索更多。我这里说的不会离开,并不是指空间,物理上的,而是说宝宝内心需要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值得依恋的妈妈形象。当这个形象根植在宝宝无意识中,那宝宝的内心就踏实了。

  因此,妈妈一旦要离开宝宝,必须让他有个替代的、稳定的照料者。并且,在离开的时候,刚开始的时间不能过长。越小,时间越不能太长。短暂的离开,也需要给宝宝一个可以替代妈妈的玩具。国外的工作制度就比较人性化,也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成长。妈妈可以有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以更好的带孩子。就算是妈妈要上班,也允许宝宝到妈妈上班的地方,让宝宝与妈妈有更多接触。我认为,建议国内各种机构也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两岁内宝宝的妈妈,有更多的权利,给宝宝一个美好的成长开端。

  看着宝宝慢慢长大,陪伴宝宝的发育过程,这是一件很琐碎的、很复杂的事情。母爱的伟大,就在于她的宽容与持久。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宝宝  安全  依恋  心理行为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