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儿童在伙伴交往中长大成人

http://www.sina.com.cn    《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 

  让儿童在伙伴交往中长大成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大家都认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说法。但在孩子的一生当中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很多。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他的成长也依赖与外界的接触。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父母对他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呈负相关的,即孩子的年龄越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越小。

  看到这里,父母们也许会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渴望着孩子长大,可是孩子长得越大,离父母越远。其实父母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要让他能很好地成长,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仅仅是父母的儿女。如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仍想用对待襁褓中的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不甘心自己在衣服样式、谈吐用语、兴趣爱好等方面对孩子的影响小于孩子的伙伴,非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走,那么父母不但不能加深自己对孩子的影响,而且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也就开始了。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到了青春期,越来越不好管了,觉得是孩子逆反,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孩子开始有了自己新的模仿群体,朋友的影响开始大于父母的影响的一种表征。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理解到这一点,应当为此感到欣慰,因为这预示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想法给予尊重。这样做了后您会发现,其实亲子之间的冲突并不会那么大。如果父母发现本来孩子能够接受的一些东西,这时不屑一顾了,父母想争取自己对于孩子的控制权,结果不仅权利没有争取到,还破坏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亲情,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使孩子向父母所希望、社会所要求的相反的方向发展,是父母搞砸了这一切。

  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根据研究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这个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19世纪初,一批移民来到美国的夏威夷岛开荒,种植甘蔗。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自己不同的母语,语言不通。为了交流方便,他们创造了一种简单的“皮金”语,移民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大约100年后,移民的后代又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克列奥尔”话。这种语言与“皮金”语相比要完善得多,用它能表达很复杂的思想。最初创造这种语言的年轻人回到家里仍然与自己的父母讲“皮金”语,只有出去与自己的伙伴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使用新语言,所以他们的父母一直到死也没有几个人能讲“克列奥尔”话。

  这样的事情今天仍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发生着。北京师范大学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给孩子些钱让他自己买衣服,当问到对你要买的衣服的样式父母和伙伴的意见发生分歧时,你会听从谁的意见的时候,大多数的孩子选择听从同伴的意见。

  孩子要在群体中生存,这个群体有他们自己认同的行为模式,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欢乐、自己的忧愁、自己的秘密。对于成年人无所谓的一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利昂·费斯廷格曾提出了社会对比理论,这个理论有两个基本思想:第一,人具有一种估价他们自己的驱动力;第二,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他们将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他们有估价自己的需要,他们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因此他们就要加入群体,寻找朋友,通过与人的对比来评价自己。他们喜欢与谁对比呢?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人们愿意与和自己相同的人对比。他们越相同社会对比的驱动力就越强。例如当一个少年儿童想了解自己的能力如何的时候,他就会与自己同龄的儿童相比,而不是和成年人相比。在年龄上他们要找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在同龄人群中,他们要选择和自己的能力相近的。如果一个儿童对学习感到困难、厌烦,他如果找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流这种感受,学习好的同学没有这样的体会,他们的交流可能会无效;如果找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又不可能提供给他什么帮助。因此他就要找和自己状况类似的学生,他们拥有共同的感受。因此,儿童在伙伴中成长,是他们的内心需求使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儿童有了自己的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孩子才会有对生活经历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相对于成人的独立性。

  对于孩子的交友,父母的态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交友持鼓励型态度与亲和需要呈正显著相关。这就是说,父母对独生子女的交友行为鼓励得越多,则独生子女的亲和需要越强烈。所以在这方面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观念、态度、做法,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您的孩子。

  给父母的建议:

  ◎ 不过分限制孩子与朋友的交往

  父母往往在孩子交友问题上,红灯常亮:不许带小朋友来家里玩,不许与学习不好的孩子交朋友,不许与异性同学交朋友等等,在不同的时期,颁布了种种不同的禁令。

  200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在上海地区的调查发现:如今上海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安全关注度明显提高,但对孩子的休闲权、交友权干预较多。

  该研究主要在上海某区的五所学校进行抽样调查,涉及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四个年龄阶段。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儿童认为父母们往往自作主张地帮他们安排补课、学习乐器、英语等,造成他们缺乏休闲娱乐的时间。

  向明中学高一学生小朱表示:“我觉得应该让我自己选择和谁做朋友,我也会安排好自己的娱乐时间,爸爸妈妈应该多给我一些自由空间。”他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观点,而大部分的父母却认同陈先生的话:“孩子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可能他想出去玩就让他出去玩,总归要有所限制。”

  学习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以牺牲孩子的社会性成长为代价。

  齐克·鲁宾在《青梅竹马》一书中说,孩子到了9~12岁这一阶段,已经为建立真正亲密的朋友关系做好了准备。许多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视为所有亲密友谊的基础。他们认为,在进入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前期,孩子如果不能找到亲密朋友,那么到了少年甚至成人,他们就永远也不会了解亲密关系的真谛。这一阶段,朋友之间通过分享情感、分担困难与矛盾,会形成一生中最深厚的友谊。这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 不硬性规定孩子的交往对象

  在对待孩子交友的问题上,父母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自己的喜好给孩子选择朋友。这与中国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父母认为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事情,孩子与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他的学习也就会好。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

  首先,如果每个孩子都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而现实中不可能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好,那么学习差的孩子就可能没有朋友。您的孩子是不是也存在没有朋友的危险呢?其次学习并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朱者”并不仅仅是学习好,学习不好也不一定是“墨者”。

  菲尔普斯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八块金牌,在这方面他应当说很有才华,可能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他那样。但是几个月后,就爆出了他吸大麻的新闻。有一篇博客文章对此事的说法我认为很客观。作者说,取得八块金牌不证明他就品德好,游泳好并不意味着他一切都好。所以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的标准,学习好并不是一切就都好了,在社会中生存也不是只要学习好就万事皆备了。交往的目的之一在于互相学习,学习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东西。学习好的孩子可能生活能力、动手能力差一些;学习差的孩子可能很勇敢,有正义感,热心帮助别人等。选择和自己本身类型不同的孩子做朋友,比如说性格内向的孩子找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孩子做朋友,爱说话的孩子与沉默少语的孩子交往,可以互相感受彼此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人格。只选择和自己同类型的人交朋友,就失去了在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

  与朋友交往本来是孩子脱离父母视线开始走自己的路的开始,但如果父母仍固执地想让孩子在自己画定的轨线走,就可能会妨碍了孩子成长的进程。孩子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朋友。孩子们需要在朋友那里得到的首先是安全感。

  ◎ 对孩子的交友引导要多用智慧

  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并把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王芳在谈到父母对自己交男友的影响时,认为父母的做法很聪明。他们并不直接说你应当找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在孩子到了该找男友的年龄时,在聊天中把自己的喜好用一种向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做既没有就事论事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意思,但是孩子已经了解了父母的想法,不知不觉中父母的希望也就成了孩子择友时的想法。

  二是父母如果不喜欢孩子交的朋友,不能轻易地干涉。例如当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的时候表示不欢迎,或是强令孩子与朋友断绝来往。父母不一定非要喜欢孩子的朋友,但是必须接受他们的朋友。

  父母不一定非要对自己孩子的朋友做出很喜欢的样子,但是也不能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否则孩子会觉得你伤害了他的感情。我们可以在孩子谈到他的朋友的时候注意倾听,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喜欢自己的朋友,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与孩子分享交朋友的欢乐,这样父母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

  ◎ 教给孩子交友的技巧

  有些孩子很渴望朋友,却一直没有朋友。他们有交友的需求,但是往往不知道如何交朋友,或是不能被他人接受。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在家里与孩子一起练习如何和小朋友说话;告诉孩子与人交往中什么样的人是受人欢迎的;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请孩子的同学来家里,帮助孩子招待朋友;当孩子抱怨同学时,不加入“抱怨”的行列,只认真做个听众,事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一只小鸟因为觉得鸟巢里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所以不断地更换鸟巢。可是不管换到哪里,味道始终都跟随着它。直到最后才发现,味道就在自己的身上。让孩子学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原因,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改善交往的环境。

  ◎ 为孩子树立榜样

  对孩子而言,父母为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也很重要。如果做父母的从不舍得为朋友付出,孩子也不会是一个好的交往对象。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谈论自己的朋友以及朋友的重要性。方便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参加你和朋友的聚会,让他亲眼看到你们是如何交往的。

  总之,独生子女的朋友交往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鼓励孩子的自由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