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该怎样倾听孩子的谈话?

http://www.sina.com.cn    《读懂孩子的“说明书”》 

  在运用积极倾听时,父母并不只是扮演一台录音机,重复孩子的叙述,而是整理孩子的叙述,并找出孩子隐藏的感受,然后真实地帮助孩子呈现他们想要表达的一切情感和需求。此时父母要注意的是:

  1 停、看、听。

  情绪感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父母要贴切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适当地反映出来,就是有效地倾听。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父母要有“全神贯注”的工夫,包括看——眼神的接触及注视,听——耳朵的接收及传递“我正在听”的反映信息,并适时给予孩子一些反应。

  事实上,沟通并不仅是语言的交谈,有时候非语言的行为,如脸部表情、眼神、手势、坐姿与音调等亦能传递着沟通的信息。有些人认为,这些非语言的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可能比语言沟通更重要,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光凭语言交谈的沟通并不容易达到目的,父母必须增强对非语言的观察和倾听技巧:停、看、听。

  停:暂时停止进行中的工作,注视孩子,提供孩子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

  看:仔细观察孩子沟通时非语言的行为表现。

  听:倾听孩子说什么。

  2 了解非语言的信息。

  父母如果想要成为一位有效的倾听者,必须对孩子沟通时的非语言行为所代表的意义有所了解。通常孩子会借着下列的行为表现传递着不同的感受:

  ①脸部表情。孩子的脸部表情会随着情绪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常见有:

  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身体受伤,或者害羞、失望、不高兴、挫折、生气等的情绪。

  微笑——可能高兴、愉快,也可能是紧张焦虑的情绪,还可能是蔑视他人。

  掷东西——一种生气、失望、不满、受挫情绪的发泄表现。

  僵直不动——可能表示恐惧、害怕、怀疑或吓呆了。

  摇头——否认、不同意。

  点头——同意、承认、认同。

  打呵欠——无聊、没兴趣、想睡觉或精神不济的心情。

  眼神集中——表示专注、有兴趣。

  眼神逃避接触——表示焦虑不安、缺乏兴趣,或是害羞的感觉。

  ②音调与速度。

  说话结巴——可能是紧张、害怕、悲哀情绪的表现。

  不说话——可能是正在思考或悲伤、沮丧、郁闷、不高兴。

  说话速度很快——可能是得意、高兴或紧张的情绪。

  重声强调某些字——可能是对谈话重点内容的强调。

  孩子非语言行为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相同的感觉可以借着不同的非语言行为予以表达;当然一种行为亦可能代表各种不同的感受,具有不同意义。然而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拥有唯一独特的非语言行为表征,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觉与情绪,改善倾听的技巧,特别是要学习注意观察与了解孩子非语言行为的意义。

  3 了解话中隐含的意义。

  当父母倾听子女的谈话时,父母必须注意观察子女的非语言行为。当孩子与父母分享情绪感受时,父母要不时地与孩子眼神接触,但不是紧盯不放地注视,同时要避免打断孩子的话,表现出注意、轻松、有兴趣了解的表情,并不时地用“是的”“嗯”“我了解”,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注意,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父母这些表现最能流露“我关心,我正在听”的信息。父母倾听孩子谈话时千万不可以到处走动、边做事边听或背对着孩子,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令孩子认为你不关心他,对他所说的一切没有兴趣。此外,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说:“好啦!我想我了解,我知道你的意思。”因为这句话常常会让孩子不想说了,而父母所谓了解也许并不完全正确,毕竟对别人的感觉我们并不能真正知道,只能猜测罢了。

  积极地倾听最大的优点就是指出隐藏于交谈背后的感受,帮助孩子从较合理的角度来察觉自己的感受。以下这个实例会让各位父母更清楚整个积极倾听的架构:

  女儿:“真希望偶尔也能像秀如那样生一场大病,长水痘也没关系。”

  母亲:“你很希望在家休息几天。”

  女儿:“嗯!生病可以不用上学,我却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母亲:“你觉得上学的压力很大。”

  女儿:“对!老师什么事都叫我做,为什么当班长就那么倒霉。”

  母亲:“不只是有点吧!有时候,你真的很厌恶走入那个班级里。”

  女儿:“一点也没错,我讨厌上台演讲!讨厌发号施令!讨厌当会议主席!也讨厌老师。”

  母亲:“你讨厌学校的一切。”

  女儿:“不是全部啦!我喜欢作文、喜欢美术,也喜欢英文和语文。但是,我讨厌教导主任,每次班会就霸占着讲台不停地讲,听了都想吐。”

  母亲:“你一定很讨厌听这些废话。”

  女儿:“嗯!说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以为现在还有这种圣人存在吗?”

  母亲:“你觉得当圣人是一种耻辱?”

  女儿:“嗯!我讨厌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你知道吗,同学都排挤我、孤立我,说我是老师的眼线。还有一位同学,每天下课前就诅咒我被车子撞死,我快要疯掉了……”

  以上的这段对话,母亲充分地运用积极地倾听,她极力地了解女儿的内在感受,交谈中不加入自己的想法和价值判断,进而澄清了女儿问题的症结。女儿不是讨厌上学,而是讨厌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所背负的沉重负担。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父母  倾听  孩子  谈话  家庭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