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2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在我印象里,溪溪不到2岁就开始“叛逆”了。我们让她做什么,她偏不做,而且我们说东,她说西。在咨询了育儿专家后,专家告诉我,如果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能满足孩子就尽量满足,遇到“必须”的事情,家长也要学会和孩子好话好说,不能强制。于是,那段时间,我和溪爸在对待女儿的问题上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有妙招”。
我的办法是:有事好商量。每次带溪溪去亲子园,她都会在那儿玩很长时间。下了课往往就到了午饭时间,可这时溪溪还没玩够。我就蹲下来和她商量,“要不这样,你再玩5分钟,咱们回家,好不好?”每当溪溪听到我以这样商量的口吻和她说话时,她总会回答说:“好!”我猜,她其实并不知道5分钟是个什么概念,反正就是让她再多玩会儿的意思,而她只要能再多玩会儿,让她做什么都行,包括她不情愿的“回家”。这时,我就假装看时间,过一会儿就提醒她:还有三分钟、还有两分钟、还有一分钟,到时间了,该回家了!每当这时,溪溪就会真的听话跟着我回家了。
溪爸的办法是一个字——夸。他最早使用这招是在给溪溪吃药时。我把能想到的招儿全用上了就是不管用。我们给她强灌,可被溪溪用舌头吐了出来。这时,溪爸说,她不喝就别强迫她喝了,先搁那儿,一会儿再说。过了一会儿,丈夫给我使了个眼色,我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只听他说:“你不知道,溪溪现在可乖了,不用你们劝,人家一会儿主动就会去喝药。”我明白了溪爸的意思,也跟着附和说,“是吗?妈妈怎么不知道?”丈夫说:“一会儿你就看见了,溪溪可棒了,吃药从来不用你们催。”我和溪爸只管对话,没有搭理溪溪。而溪溪一直在一旁听我们说话。没过一会儿,“奇迹”真的出现了:只见溪溪自己走到桌子前面,拿起药瓶一口就喝了。“你看见没?看见没?溪溪不用你们劝,自己就把药喝了,是不是?”在他的“狂夸”之下,溪溪已经被“甜言蜜语”浸润得不知所以了,药喝了下去,早已忘了苦,而是期待着爸爸的夸奖。
丈夫的这一招在送溪溪上幼儿园上也是屡试不爽。车快到幼儿园时,溪爸就开始“造势”了:“溪溪现在可听话了,一到育婴园,就高高兴兴地跟着王老师进教室了,也不哭也不闹。是不是溪溪?”他边停好车,边把溪溪抱下车,送去班里,我则坐在车里观察。溪溪真的是一声没哭就跟着老师进了教室。回到车上,丈夫得意地向我“表功”:“你看咱,就是有法子让溪溪上幼儿园不哭!”
看着他的得意劲儿,我一面心生佩服,一面却不想让他太得意,以免忘了形,便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夸嘛,谁不会呀,下次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