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http://www.sina.com.cn    《好爸爸,好孩子》 

  孩子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参与劳动的渴望。而且,孩子也和成人一样,希望通过劳动来体现自我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琐碎的家务劳动,还是一些在成人眼里无足轻重的工作,教给孩子去做,孩子都会从中体味到快乐和幸福。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有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

  关于劳动意识的对话

  东子:告诉孩子“劳动最光荣”。

  范姜国一:让我知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

  爸爸东子 ———

  说起劳动,让我想起我的童年,那是一个充满艰辛又不乏快乐的童年。劳动是我童年的一个主题,劳动伴我一路成长。

  小学的时候,我参与最多的劳动是剜菜、拾粪、打柴火。春夏季节的剜菜一是用来喂猪,二是自家食用;冬季的拾粪为的是卖了换回买笔和本子的钱,猪马牛羊一切动物的粪便都是我要猎取的“宝贝”;打柴火自然用于生火做饭,春天打茬子(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根)、秋天搂豆叶和荒草,为的是能过上一个“暖冬”。而到了小学毕业后,所有农活都日日与我相伴。

  劳动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艰辛自不必说,我快乐于通过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通过劳动我懂得了什么叫“梅花香自苦寒来”,什么叫“不劳动者不得食”,真正感受到了“劳动最光荣”。通过劳动我收获了坚强,赢得了自信,走向了成熟。

  所以,我一直认为,劳动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教会孩子劳动,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孩子可以体味到劳动的快乐和被人信任的幸福感。家长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健康的好孩子,就必须尽早让孩子对劳动感兴趣。要让孩子知道:劳动是幸福之本,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

  常言道:“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美好的东西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当一个人明白这些东西来之不易的时候,他才会更加珍惜,才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朱德阐述了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生的影响。朱德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妈妈做事,在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仅能够帮助妈妈挑东西,而且还会下地种田了。每当朱德放学回家,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然后就帮助妈妈去挑水或放牛。有时候,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的时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朱德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由此可见,劳动不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而且能够给人以快乐和幸福。

  孩子在任何年龄都有参与劳动的渴望。而且,孩子也和成人一样,希望通过劳动来体现自我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琐碎的家务劳动,还是一些在成人眼里无足轻重的工作,教给孩子去做,孩子都会从中体味到快乐和幸福。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有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都有好处。

  劳动使孩子获得能力,生活上就能独立。在面对挫折时,孩子就善于以独立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此,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

  我们要尊重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服务自我的意识。因为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自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如果经常压制孩子的独立愿望,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处世消极、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孩子只会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准备好。家长应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动力。

  要知道,小孩子在一岁半以后,就有了自己做事的欲望。他们什么都想试试,有时候要做的事情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可是还是很有兴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有意识地就此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忽略了这一点,错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就会渐渐形成依赖心理了。

  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这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做事,不管孩子哭闹,不“心软”“妥协”,依顺孩子。家长若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炼、战胜痛苦,相反,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软弱。

  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什么都会做的,作为父母不能出于疼爱孩子舍不得孩子的心理,就包办一切;也不能认为孩子小,不用着急,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而不给孩子做的机会;也不要怕孩子做事太慢或者做不好,因为不耐烦而剥夺孩子做的机会……

  其实,适当地让孩子参加劳动益处很多。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避免“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产生,还可以保持和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好,特别是在孩子有劳动欲望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因势利导地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即使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会逐渐地得到培养和加强。

  劳动是孩子的“必修课”。为了孩子的一生,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大包大揽。要给孩子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女儿范姜国一 ———

  老爸小时候的劳动,我既无法看到也没有机会再去感受了,但是他的“劳动最光荣”我从记事起就记住了,于是我小时候也有了属于我的“劳动”。

  听老爸老妈说,我两岁多一点,就有了劳动的意识。嘿嘿,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水洒在地上了,小小的我就自己去卫生间拖出了拖把,吃力地走到洒水的地方,一点点把水蹭干净。那时我还是一个走路都还不稳的小娃娃,拖着一个大大的拖把在那里拖地,超搞笑的一个情景啊!奶奶不忍心,想过去接过拖把,被老爸给拦住了(后来长大了老爸给我讲的时候,我还有些气,老爸咋就能让那么小不点的我在那里拖地?不过现在也理解了。^_^)。于是大家就看着我像个小耗子一样,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地板上拖出长长一道水印,又重新把拖把送回了洗手间……

  劳动,是爸爸从小就给我训练出来的习惯,刷碗、洗衣服、打扫家里的卫生,这些家务活都不在话下。“劳动”,不一定是以前的那种在地里头干活,农耕劳作毕竟离我们较远,其实做家务也是不错的劳动啊!劳动对人的好处呢,那可是相当多!劳动是一种锻炼,可以强健身体,常年在地里头忙活的农民的身体往往好得很,比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要长寿。劳动还可以锻炼人的吃苦精神,就像老爸说的,劳动会让人有坚定的意志。因此,劳动的好处,大大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孩子  劳动意识  父母  家庭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