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郊区的一个村里,为孩子们搞了一个图书角。来借书的孩子很多,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阅读的态度。
小关的妈妈只准他借作文书,不许借“闲书”。借回去的作文书还要让他抄录“好词好句”,认为这对写作文直接有用。许多家长都是这样,看见孩子借作文书,借教辅书,借知识类的书,借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书,就很高兴;借“闲书”就不满,就生气,觉得看这些书浪费时间。有的家长甚至根本不许孩子来借书。
这是很短视的。
我小时候作文一直就很好,但我从未看过作文书,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作文书。我的阅读很杂,五花八门,正因为如此,才吸收了各种各样的营养。我非常庆幸那时候的阅读经历,庆幸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孩子这样大的学习压力,还能有很多时间看闲书。
优秀作文写得再好,也只是作文,不足以作为写作的典范。要说其思想性、艺术性,肯定无论如何赶不上中外名家;要说规范性,也赶不上正规课本。唯一可取的是它的亲和力。因为是同龄人写的,便于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又有类型化的特征,主题及表达方式都比较简单,便于孩子理解和模仿。从这个角度看,读一点优秀作文也未尝不可。
鲁鲁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出版社朋友送的两本“年度作文选”,似乎也很有收获。但是过了那两个月,等我再到出版社给他找来类似的优秀作文选,他却兴趣索然,再也不去碰了。
我想那是阶段性的兴趣,阶段性的需求,那些同龄孩子的文字,让他感到亲切,而且给他自信。因为他看到,凭着这样的文字,就可以跻身“少年作家”行列。这多少刺激了他的幻想,让他看到希望,也产生了动力。从这个角度看,那两本作文书对他还是很有意义的。
但由于作文经常具有功利的目的,写作的心态不自然,难免有矫揉造作的成分;而且,孩子的阅历毕竟有限,能在文字中表达的东西也有限。作文书,看两本也就够了。
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我对作文书的态度与对其他书一样,比较宽容。既不提倡,也不排斥,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写作的范本,但不能作为重要的范本,更不能作为唯一的范本。即使作为范本,也主要是从技术上学其一二。这就像打拳,初学者往往是从分解动作入手,因为分解动作简单明了,容易看得清楚,适合作为示范。但真的要实战,分解动作显然不行。作文书就犹如分解动作,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往往都比较呆板、单一、程式化,故作文书多读无益。
读读无妨,不读也无妨。其实在平时的语文阅读训练中,孩子们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阅读了大量的作文,孩子们已经有足够的精读精练,不足的恰恰是泛读,是对各种思想、各种知识、各种表达方式的兼收并蓄。这是一个真正成大器者所必须经历的,但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舍弃的。因为并非每个人都想成大器,都能成大器,那是一个太遥远的目标,越近的东西才越容易被看到、被重视、被实现!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