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侪团体的功能和重要性

http://www.sina.com.cn    《爱让成长不烦恼》 

  我知道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交了朋友之后,会被朋友影响而学坏,或是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父母的话,所以总是不太愿意孩子在放学之后或假日里和同学再在一起玩。其实,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在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很需要同侪团体的帮助。心理学大师弗洛姆曾说:“人只有和他的友辈亲近和团结一致时,才能找到自我的满足和快乐。”所以同侪关系对青少年而言是有它的重要性的。

  而且,从儿童期晚期到青春期的这个阶段,孩子与同侪关系是否有问题,将会影响到他长大之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后应付人生的挑战时所需要的社会技能。心理学家沙利文认为,孩子的人格发展等于人际关系的总和,虽然父母是儿童最早开始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但是到了学龄期之后,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重心转向同学和朋友,以寻求情感的慰藉、认同与支持,所以和同侪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把家人的爱视为理所当然,但想要获得同侪的情谊却需要付出努力,借助情绪和社交的技巧。因此,这个时期的交友状况会深深地影响他一生的人际关系及自尊。事实上,它的影响力和父母的爱与教养不分上下。专家们都认为,学龄时期如果缺乏朋友或不被同侪所接受,会造成他们日后心理上的缺憾和不满足。

  同侪团体对青少年而言,具有以下的功能:

  一,发展自我概念,建立自尊、自信及价值观。

  在同侪团体中,青少年可以通过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进而形成对自己的看法,同时这一团体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对自身能力和技巧的比较基础。他们只有在团体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聪明、机敏和受欢迎的程度。同学就像是一面镜子,与同学互动时可以从他们的反应中,勾勒出清晰、正确的自我画像。尤其是他们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特色和长处,会拿自己和同伴们作比较,以获得有关自己的结论,并用来查验自己所相信与感觉的自我是否是真实的。

  二,发展社会能力和技巧。

  青少年在与成人的交往互动关系中,是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但与同侪之间的互动却是平等自由的。由于这个特殊性,可以促使他们去体验和探索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发展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和与自己有平等地位的友伴相处,才可以引发他们处理社会互动的技巧。事实上,他们必须单独面对友伴,学习克服被孤立与被排斥的情境,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学会在同侪团体中生存下来。

  曾经有学者作过一个有趣的研究,内容是比较单独做计算机作业的学生和与同伴一起做计算机作业的学生的学习成果。结果发现,虽然和同伴一起做作业的学生会分心,会比较专注在社会互动上,但结果却是更喜欢这项作业,并且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两位心理学家威廉·杜瓦斯和加布里尔·马格尼(Doise & Mugny)在1984年的研究也发现,当学生独自一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如果与同侪一起思考,往往就能获得解决。

  其实,事实也证明,善于交往的人比较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比较容易解决问题;而不愿与人交往或缺乏交往技能的人,则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因此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会对个人的个性及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是经历了在社会化的历程中不断与他人互动、模仿和认同的过程而形成的,除了父母之外,同侪团体对他们的影响力最大。

  三,在同侪团体中寻求归属感。

  同侪团体的成员因为地位平等,所以他们能从团体中获得满足与支持。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表明:一个人在生理和安全需求满足后,会极力要求爱与归属感。每一个人,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会在团体中把友伴视为认同的对象,大家相互模仿,把他人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吸纳过来,内化成自己的人格组织,使自己与他人更相似、更接近。

  此外,在青少年时期建立亲密、同性间的友谊是必需的,它可以培养青少年对他人需求的敏感度、增加快乐的情绪,为未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另外,同侪对青少年的情绪发展与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同侪会让他了解情绪的暗示作用,会提供情绪的支持和安慰,并且帮助他们应付生活和课业上的种种紧张和压力。

  好了,读完并理解了这些青少年心理学专家的研究结论之后,让我们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上来。如果今天,孩子告诉我们他希望今年的生日礼物或新年礼物是一个大部分同学都拥有的新款手机,我们先不要立刻觉得很可笑或认为孩子很虚荣,也不要随口就无所谓地说:“没有手机就没有手机,同学们都有关你什么事,你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不要跟人家比!”这是个很不聪明的回答,因为我们不知道孩子对同侪团体的认同需求是多么渴望,他非常需要属于一个团体,而他又不像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管有没有属于团体,我们都有自己很强大的意志力量去对抗它。

  我们必须理解,青少年需要归属于一个团体,可是他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寻求归属,他认为需要有一些表象的东西,觉得只要我们大家都拥有相同的东西,就表示我归属于这个团体。此外,我们还需要理解,在同侪友朋间的谈话过程中,能不能参与到谈话中,对孩子们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当大家都在谈论iPad的时候,如果我连听都没听过,或者我没有用过,那我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参与这场谈话。

  我相信读到这里,有些父母又会生出难以置信的疑惑表情,甚至是鄙夷的愤怒情绪。他们可能发出质问:好了,被你这需要归属于同侪团体的大帽子一扣,孩子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想和同学出去玩就让他出去玩,那还要我们这些父母做什么?再说,这不是惯坏孩子,让孩子养成浮华虚荣的坏习惯吗?

  呵呵,是的,是的,我们当然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或毫无节制地放任他出去玩。我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的篇幅,列举了这么多专家研究的结论,无非是希望我们先通过了解青少年的认知和人际发展需求,知道这和他们学坏或不学坏无关之后,再用更客观和心平气和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并且在理性的接纳之后,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解决之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们在提出要求之后,不管他的要求有没有被实现,但至少他知道自己的心理情绪是被理解和接纳的,那么再面对拒绝就容易得多。

  现在,就用实际的例子来解释我的理论:

  孩子要求买个最新款的、价格不便宜的手机。问题是,他的上一个手机才买了不到一年,而他爸爸的手机则已经用了3年多。

  因此对于这个要求,答案当然是:“不。”但是说“不”,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说法1:你不用再跟我说这个,我绝对不会再帮你买个新手机,上一个手机才买了不到一年,你以为大人的钱这么好赚吗?你成天就知道跟同学攀比,你怎么不去跟那些吃不上饭、念不了书的穷人家孩子比啊?看看你这次考试的成绩,你还有脸来跟我说要买新手机!快去念书去!

  说法2:是吗?同学们又换新手机啦?!天啊!他们换手机的速度还真快!我相信他们的爸妈也和我们一样,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耐心、专心、不动肝火地听听他怎么说。)说真的,除了想和同学一样之外,你真的觉得需要换手机吗?(再耐心、专心、不动肝火地听听他怎么说。)我知道如果同学们都有,而你没有,感觉好像有点儿out了,但是你觉得把这个手机用那么便宜的价钱卖了,亏这么多钱,划算吗?(继续耐心、专心、不动肝火地听听他怎么说。)对了,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换新手机啦?……

  看见了没?我们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但是要通过沟通和合理的说服,而不是立即否定和责骂。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例子。

  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的孩子,最近总是和几个学习成绩不如他、看起来又不爱学习、不上进的同学在一起。

  你的态度是,希望他少和这些同学在一起,要交朋友,也要交那些对他有帮助、用功念书的同学。

  说法1:不准和这些不上进的同学出去。马上就要高考了,你哪有这么多闲工夫跟他们鬼混去,不知道好好读书,就知道玩。再说,要交朋友,也要交那些学习好的、知道上进的。你呀!就是不长进!

  说法2:你们想去哪儿玩呢?为什么你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呀?(耐心、专心、不动肝火地听听他怎么说。)很奇怪,我怎么发现这几个同学好像不太念书?他们有时间念书吗?(再耐心、专心、不动肝火地听听他怎么说。)对了,你们班其他同学也都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吗?……(继续耐心、专心、不动肝火地听听他怎么说。)

  你们是不是注意到这两个例子当中有个共同性?那就是:

  → 先接纳,不急着否定和责骂。

  → 提几个问题,给孩子说明和解释他的立场的机会,这同时也是在帮助他理清自己的思绪和心理情绪动机。

  → 搬出同侪团体中其他同学,提供一个归属于其他次级团体的选择和可能性。

  如果我们不耐着性子、不这么迂回地去处理他同侪团体认同的问题,结果会是什么?

  结果有可能是孩子很生我们的气,觉得我们不了解他,觉得我们只会打压他,觉得我们不支持他,然后,在家里得不到的支持和温暖(当然是他自己错误的想法),就会更往外去寻求,更需要向所归属的团体成员去取暖。结果,他继续背着我们做我们不允许的事,不仅有可能危及他的健康、安全或前程,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恶劣和疏离。

  当然,一旦涉及同侪团体的其他成员时,亲子之间的问题往往不像我描述的这么简单和容易解决。尤其是当这些次文化团体已经很深入地影响到孩子的思维和价值观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硬碰硬的对抗往往会以父母的失败收场。所以专家们提出的看法也总是,要疏浚,不要拦阻,越拦阻,波浪会冲得越高,决堤的可能性也越大。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