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批评:理性对待严酷教育

  用严酷方式教育孩子的美国亚裔教授“虎妈”,用打骂教育三个儿子都考上北大的“狼爸”,雪天逼子穿裤衩跑步的“鹰爸”,近时成为网络热点,中国传统式教育的优劣由此成为热议。在传播中形成的隐喻一旦被认可,会使父母仿效,需要理性对待。

  首先是概率问题。这是棍棒与成功之间正面关联的少数案例,很多负面关联的案例可能被忽略了。美国杜兰大学一项研究调查了近2500名儿童,揭示了在3岁时被打屁股较多的人,在5岁时更富攻击性。现实中也有勉励孩子获得成功的很多案例。22岁的斯坦福大学的亚裔女生曹禅自编自演的《时光当铺》在中外引起轰动,其父母就是主张任其个性自由发展的范例。加拿大环球大讲堂报道了其家教经验。

  其次是中西教育取向问题。我们只记得“棍棒底下出孝子”,忘了传统还有“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立信”的故事,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家教中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理性叙事。如果用棍棒,孟母不必三迁,也不必断织,打就行了。也不会有为了避免在教育中打骂孩子而造成父子互恨的“易子而教”的传统。被遮蔽在传统中的丰富教育思想被简单化了。西方也曾有过“棍棒出婌女”的传统。无论中西,基于心理学规律的现代教育成果不能被忽略,理性借鉴中西传统与实践中有益的教育方式才不至于盲从。

  而更重要的是倡导什么向度的成功。考上了名牌大学,少年即获得奖励是否就是成功。无数的事实表明健康的心态与体格、独立的思考与行动力远胜于外在的成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自主、自我发展,教育的方式是与目的相关联的。人成长的复杂性是作为父母也未必了解的,用打骂方式可以省事,也能对某些孩子有“显效”,但人一旦被当成“训练”对象,隐患可能更多。不能让孩子获得了世俗的成功而丧失了内在的丰满。

  我们无法窥得父母用极端方式的背后是否有自己更自私或懒惰的想法,如果我们仅仅基于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功,那么,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不寄予更多的父母的成功期待就应当成为一种共识。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