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听说并牢牢记住了这段对话——我的朋友豆豆妈在女儿才三岁的时候就买了大量的绘本,以至于孩子的姥姥在一旁看不过眼了:“这么小的娃哪儿看得了那么多书?!”豆豆妈笑答:“您以为这些书全是给豆豆买的吗?这也是给我自己买的,因为我小时候从来没看过这些。”
多年之后,当我自己捧着小兜的绘本看得津津有味时,当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收藏癖不停地买各种绘本时,便更加意识到豆豆妈关于“补童年的课”的观点是多么睿智。
如果你认为,绘本全是给娃买的,故事都是讲给娃听的,而你所做的一切全是勤勤恳恳地付出,这可不是最积极的心态。一件事情如果要干得精彩、干得漂亮,除了用它的积极意义来激励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干这件事的人要自得其乐。
豆豆妈的例子的动人之处,是让我们看到在绘本的世界里有一个如此快乐的妈,她的快乐来自分享,也来自弥补童年的缺憾。事实上,养娃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它也是自身从头学习和再次成长的过程——想明白了自己也是受益人,你的心态会好很多,动力也会大很多。
真的,看到现在市场上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绘本,不由得感慨自己的童年读物是多么有限、多么贫瘠啊。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娃,错过的也就错过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孩子的成年人会大量阅读儿童读物(专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除外)。可是因为有了孩子的缘故,三十年前曾经错过的那些美好的事物,居然可以重来,实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即便仅仅为了这个,都让我们深怀感恩之心:孩子,谢谢你为我带来的一切,我的世界因你而更为丰盈。
渐渐地,这个“补童年的课”的范围越来越大,所涉及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不但自己认真阅读娃的各种绘本,也会把其中出色的作品推荐给没有孩子的闺蜜们阅读,因为真正优秀的绘本是超越年龄的。例如看完《小恩的秘密花园》(新版《园丁》)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向我的闺蜜末末推荐这本书:“里面全是你喜欢的元素:花园、烤面包蛋糕、火车站、写信、拉丁文……而且它的绘画风格也是你中意的调调儿。”
以至于末末来我家做客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翻看这本书。当时我在厨房里做饭,听到她在客厅里绘声绘色地给小兜读:“他捧了一个全是花的大蛋糕上来。哇,这真是世界上最棒的蛋糕!比一千个笑容还棒……”从她喜悦的声音里,可以感觉到阅读此书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事实上,文学青年末末对于小兜从小就有这么多优秀的绘本看这件事,简直有种羡慕嫉妒恨的心态。她经常对小兜说:“娃呀,我和你娘小时候没机会看这么好的书。你现在每天这样被熏陶着,我很好奇你长大以后究竟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说实话,我对此事也深感好奇。
当然了,对于成年人来说,阅读绘本也不能完全用“补课”来概括。有些绘本中蕴含的深意,成年人比孩子更容易读懂或是更懂得欣赏。例如台湾版的安野光雅的《跳蚤市场》,作者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
这本图画书一开始是天刚亮的时候,有两个人出现在画面上,一个拉车、一个推车,但他们却不一定是书中的主角。这个手法模仿的是1957年卢内可列鲁导演的法国电影名作《里拉之门》中的一个场景。
电影里,早晨天光未明时,手推车通过一条石头铺的路,那随之嘎啦嘎啦……响起的声音,现在是再也听不到了。如果听到的话,相信任何人都一定会想,这是多么令人怀念的声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