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邀去了几个城市作演讲,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家有3岁以下幼儿的妈妈,提问的问题都跟"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早教中心"有关,特别汇整几个我这老鸟妈妈与新鸟妈妈的早教问答-
★爸妈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一些早教中心比较有教育方法,所以只要选对早教中心,应该还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吧?
现在父母在教养孩子时,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太着重"方法"而忽视了"爱"才是让孩子愿意"受教"的主要核心。
如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在线”,于是有许多家长越来越早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当发现孩子在陌生环境或面对陌生人时表现得怕生退缩,就心生:“是不是自己孩子胆太小了?”的焦虑,忽视了0~3岁宝宝对父母的情感依恋。其实3岁以前,对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是教育,而是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爱和安全感。国外一些心理专家们的调查研究发现,现在很多青少年表现出“情感冷漠”,其实都和早年“爱的缺乏”有关。
而0~3岁孩子需要以和父母"捆绑"在一起,来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让幼小孩子去单独面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如果想让3岁以前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父母亲人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迫切的需要。
★本来已经决定让孩子顺其自然,不过早地强迫他学习,可是看到跟自己孩子差不多2、3岁年龄的孩子,都会认许多字还会背古诗了,自家娃啥都不能,会心慌且丢脸。
现在一些早教机构专门在认知能力上下工夫,尤其是认字,因为“很小就能认很多字”太容易打动我们家长的虚荣心了。但有幼儿园老师发现,班里认字能力超前的小朋友表现出了“不合群”、“口语交流能力滞后”等现象,专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对于孩子大脑的某些部分过度刺激所导致。
有些早教中心或强调早教的书籍,甚至自行制定了一些孩子智力发展的“参考指标”,指导家长遵循这种指标来培养孩子,这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完全是商人为行销早教课程、用书的"指标",往往会误导家长真以为孩子有所不足,从而产生想让孩子进行早教的需要,但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与脑部结构发育密切相关,过早的训练违反身心发展规律,而伤害了孩子。
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让孩子失去了"里子"!
★很想知道如果我没有到专业的早教机构去上早教,如何才能有效的把握好儿童的这个敏感期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不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影响他入学后的成绩呢?
3岁前对于孩子情感沟通重于智力培养,因此爸妈爱的陪伴最重要,然后在陪伴中以游玩的方式来教他一些东西。
如早年在台湾的一些托儿所,不仅教孩子认字还要求孩子要学会写字,而我两个孩子在入小学前,不论在家或幼儿园,都从没正儿八经的去利用识字卡、数字卡来学习认字写字或算数。
但女儿在4岁多,儿子在五岁时都爱上"画"字。我想这应该跟我每天晚上跟孩子共读绘本故事书时,都会一个个的点我念到的字,并会主动提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字,因而让他们在没有学习压力只是好玩的情况下认识字的关系吧。
两个孩子会数数也是"玩"出来的,女儿1岁多时会数数到10,但是倒着从10倒数到1,后来发现是因看电视某节目主持人出场时,现场观众都会齐声倒数而学习来的本领。儿子则是在2岁半时,某一天突然在走楼梯时一下唱数到20,推敲出是因之前我们家住电梯楼,儿子快2岁半时,搬到需走楼梯的房子,每次牵着他上下楼梯时,我都会对他唱数;在有此发现后,我带孩子爬楼梯时,又换成唱音符1234567;后来又换成唱九九表的11得1、12得2、13得3…。.
会加减算术,也是利用孩子喜欢新鲜挑战心理"玩"出来的。我先带他们到小铺买东西,让他们付钱练胆,然后给他们小额的整钞或不同面额的零碎钱,让他们去选买零食,儿子比较胆小一开始不敢,我就容他多试几次不给他压力。总之,我都是利用游戏的方法来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会了"。
我的两个孩子在初入小学时,学习成绩都只中等,但后来的学习越来越好,两个孩子后来选学的专业,都是需要数学成绩好的理工科,中文与英文的说写程度,也在同龄生中保持中上水平,全然没有因"输在起跑线"而输人一等的后遗症。文: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