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关键在于恰到好处

  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而不遭遇任何挫折,甚至可以说我们就是在挫折中慢慢长大的。然而,有些人面对挫折时能够愈挫愈勇,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而有些人却在挫折面前慢慢沉沦,最终被挫折所击倒,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重要的家庭教育的根源。

  在婴儿时期,我们心理发育和成长最重要的一步,恰恰就是由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挫折带来的。在婴儿最初的成长过程中,任何的需要大部分都能得到妈妈的立刻满足,饿了马上就有奶吃,尿尿了妈妈马上给换尿布,不舒服了妈妈就会把自己抱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婴儿还无法分辨自己和他人,他的心理处在一个混沌的状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因为各种原因妈妈不能总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出现,于是孩子慢慢分清了妈妈是一个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人,而不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逐渐认识了客观世界,为以后复杂心理过程的发育打下了基础。对于母亲而言,如果总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立刻出现,满足他的需求,那么孩子的这种分化过程就迟迟无法完成;同样,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母亲总也不出现,孩子的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同样会妨碍孩子心理的发育。可见,在孩子最初的成长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耐挫教育就十分关键。

  遗憾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和孩子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在上学之后,家长要保持一个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变得更加困难。例如,父母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老师也跟自己反映孩子上课跟不上,而自己同事的孩子成绩却总是很好,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通常都会变得很焦虑,甚至会把这种焦虑转化成对孩子的压力。而面对父母施加的压力,耐挫力差的孩子成绩就会变得更差,甚至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其实,除非先天的智力缺陷,绝大多数的学习困难都和不良的家庭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恰到好处”地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受挫时,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受挫时,如学习成绩不佳,同伴关系不好等,内心一定感到非常难过,而家长此时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合理地对事情作出分析,做到对事不对人。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要帮助孩子寻找导致成绩不佳的原因,如这段时间上课经常走神,没有好好听讲,或者课下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导致知识的遗忘等等。通过与孩子共同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再一起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做,可以使孩子学会应对这类挫折的方式,今后面对这种挫折的时候也就不会在情绪上有太大的起伏了。而简单粗暴的打击孩子(如对孩子说“你就是太粗心了”、“上课不好好听,现在后悔了吧?”)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较大的打击。

  第二,受挫时,要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不管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父母都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爱孩子的,会永远站在孩子的身边,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坏,不管孩子是聪明还是木讷,不管孩子是优秀的还是普通的,甚至犯了大错,父母都会接受他、爱他。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会帮助自己、爱护自己,逐渐走出挫折、重新振作,树立信心,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处理。

  第三,受挫时,要让孩子感到希望和力量。最好的耐挫教育,除了陪伴孩子面对挫折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应对挫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孩子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那么孩子做事的技巧是如何掌握的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和书包,自己检查作业,即使找不到东西或者作业做错,也是自己的责任。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就会学会如何把房间和书包收拾的井井有条,如何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仅是检查作业或者收拾房间,而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一种失败后重新尝试的心态,一种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像这样的生活小事,其实就是最好的耐挫教育,不断尝试失败和成功,才能慢慢感到希望和力量。

  所谓的耐挫教育,既不是故意制造挫折让孩子吃苦,更不是时刻保护孩子而不让他经受挫折。而应该是在孩子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孩子体会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让孩子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父母的帮助和指导,是可以战胜挫折的。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和家长都会体会到成长的喜悦,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文来自李凌云国际教育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文章关键词: 挫折教育 教育方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