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爸妈才懂的育儿最佳节奏

  曾有妈妈询问我:怎么做好陪伴?我有一个最深刻真切的体会,在宝宝达到能够与成年人流畅交流之前,父母尽量控制住自己,不要打扰宝宝。我自己就有很多教训,从怀孕开始,我看了尽可能收集到的早教类书,形成了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模式,宝宝还在肚子里,就给宝宝安排了课程(虽然是我自己上),宝宝四五个月以后,我也逐渐地按照一些育儿书上和成功家教父母的方法,给宝宝安排了游戏化的课程。但我非常受打击,小泉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反馈我:他有自己的学习节奏。我也曾为他测量智商,还看不出让我欣喜的任何特殊潜力。

  经过这些打击,一度我也有些许的失望,为什么书里的培养计划,在小泉身上就没有效果呢?为什么我家就没有一个小神童呢?我最后只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大部分孩子都是普普通通而快快乐乐的孩子,他们依从天性来学习一切,而不像神童的模式。我最需要的是耐心。

  其实,小泉对于故事也只是从3岁以后才稍稍有些兴趣的,大部分时候,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和玩具玩耍,这些重复性的玩耍模式,没有逻辑和剧情的过家家游戏,恰恰是他自己探索世界的学习过程。学习不一定就是认真坐在座位上,一笔一划书写整齐。他也很喜欢外教布置的作业,但他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把一张作业纸涂满,外教也善意地提醒我:对于一个不到4岁的小孩子,他很可能不理解字母的含义,只要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有趣就可以了。我也习惯了不奢望他通过一周有限的几个小时,就能流利地说外语,语言是需要环境侵染的,一位从事同声传译的妈妈在她的书里谈到,要为孩子学习外语提供无功利性的侵染环境,这个阶段长达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不打扰,就是不要以成年人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去侵染孩子单纯天真的世界。

  不打扰,就是克制自己以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打断孩子专注游戏的过程。

  不打扰,就是在不违反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尝试。甚至在孩子五六岁以前,以说教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也是多余的。只要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自然就会模仿。

  不打扰,就是不要以成年人功利之心,损害孩子的学习潜力。

  幸好,我及时发现了自己的这些苗头。我停止了我可怕的精英教育实验。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富有无限潜能的精灵,而不是一个学习机器。

  我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主动去帮助孩子。除非孩子向我们求助。做父母的当然要细心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但不是包办和代办。有些风险,我甚至会让宝宝自己去尝试。比如有一次,宝宝冬天穿得很多,他迈下台阶显得有点笨拙,我站在他身后,在他踉跄时故意没有拉他,因为只有两节台阶,衣服也很厚实,也带着厚厚的帽子,即使他摔倒也不会伤及要害,宝宝是向前摔倒的,他自己也有所心理准备,只是确实因为重心把握不稳而摔倒,而不是没有任何准备。他已经有所准备,自己转了个身,肩膀先着地,主要是因为吓着了才吓哭了,经过仔细检查没有任何皮外伤。老人很心疼,怪我眼看着他倒下,不去拉他。我没有和老人辩解。锻炼孩子的平衡,他可能磕破,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了如何保持平衡,以后骨折或摔破脑袋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可能我在这方面比较大胆,我会预先评估环境和行为的后果及风险,有时会故意让宝宝自己尝尝“苦头”,比如我不制止宝宝尝试点火柴,不提示他火柴即将燎到他的手指,而让他自己感受短暂的痛感(宝宝已经形成了在体验新实验前,务必和我们确认并得到我们监护才实施的习惯)。[微博]

  本文选自新浪育儿博主anna 点击 阅读原文

文章关键词: 育儿 宝宝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