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你很重要

  大家看过《爸爸去哪儿》吧,此栏目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明星生活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它在警示我们一个很严重的事实,就是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这跟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固有的意识观念有关。爸爸们在育儿中的参与度如何呢?

  我对“静观育儿”后台所有互动问题进行了一个梳理,除了16%性别未知,剩余关注我的父母男女比例为1:3。而从咨询问题人次上看,男女比例约为1:300。虽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公众账号一小段时间的粗略统计,巨大的数字差距还是能反映出明显的父母育儿参与度的区分。下面,我就爸爸们缺席的理由做进一步的解析,并初步给出爸爸参与育儿的几点注意事项。

  男人天生不知道怎么带孩子

  事实上:从生理上来说,父亲和母亲在育儿天赋方面,本身没有任何差别。这类爸爸,生物课肯定学得好,论及育儿也把遗传学拿来做挡箭牌。他们认为,爸爸们天性里就缺少妈妈们身上的母性,他们大多粗枝大叶,对于小孩子那种精密柔软的物件儿,根本应付不来,比如我们亲眼见到的:男人在宝宝身边的时候,总是显得“笨手笨脚”。

  其实,这是超级谎言。虽然父亲没有分娩经验,也不能分泌乳汁去喂养宝宝,但是爸爸的大脑皮层中,有一个区域和妈妈们的一样,能够激发出保护、照料婴儿的本能。从生理上来说,父亲和母亲在育儿天赋方面,本身没有任何差别。一个未照顾过孩子的女性,她在一个柔弱的小宝宝面前,同样会手足无措;相反,一个拥有照料孩子经验的男性,完全能够承担起养育孩子的任务。所以,擅不擅长育儿这件事,和性别没关系,只和愿不愿意去做、有没有经过“培训后再上岗”有关系。

  著名的儿科医生、畅销书作者斯波克曾指出:对于所有人,不管妈妈还是爸爸,为人父母都是边做边学的。如果你花时间跟宝宝在一起,你就会变得能对宝宝的需求及时做出反应。为了确保你跟宝宝建立起这样的互动,有时,你可以请你的伴侣离开房间,或者选择一项只要你一个人来做的照顾孩子的工作,让她知道你能照顾好宝宝。

  这类爸爸还有一种担忧,就是爸爸再怎么努力,孩子似乎还是更喜欢妈妈一些。父母们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印象,就因为一直以来,爸爸们都忙于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在孩子的眼中,你不陪着我,那就是不够爱我,那我就不会那么喜欢你。于是一些孩子的这种与爸爸疏远的表现,就会进一步“验证”爸爸们内心的错误念头。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没错,抛开那些“注定就做不了好爸爸”的迷信思维吧,那种想法只会让爸爸们更加难以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让新妈妈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担心丈夫没有能力应付新生宝宝。

  宝宝太小,还不需要我

  事实上:科学研究告诉你,小宝宝有多需要爸爸!

  拥有这种错误思维的爸爸们,是以时间去评定育儿的性质,按照孩子的年龄去区分自己要不要参与育儿。他们一致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并不真的需要爸爸。

  的确,尤其是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极容易让爸爸们怀疑,宝宝是不是真的需要自己。

  可是,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他/她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她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父亲“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只是在现实中,很多新妈妈们母爱大爆发,不仅会一手包揽了带孩子这件事儿,甚至会把公排除在外,不管不顾,因为孩子的出生而进行分居的也大有人在。因此,为了破除这种爸爸育儿迷思,首先需要妈妈们把爸爸们拉拢进育儿的过程中来,不要责备或者不断命令。

  有些妈妈希望丈夫帮助她们,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于是各种担心、怀疑,最终还是把孩子紧紧抱在自己怀里。这完全没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妈妈们不仅有必要信任丈夫带孩子的能力,而且必须相信。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假若是有老人家帮忙带孩子,聪明的妈妈更应该有意识地让爸爸卷入其中,并给予相应的鼓励。

  至于爸爸们“宝宝不需要我”的担忧,大可放心吧,宝宝当然需要爸爸。你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你在一起,宝宝会觉得舒服和安心。你可以通过抱抱他、摇摇他、对他说话来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但要等宝宝吃饱以后,宝宝才能集中注意力。哺乳后把宝宝接下来,还可以让妈妈有时间休息一会儿,来恢复体力。

  爸爸唱黑脸,妈妈唱白脸

  事实上:此做法损伤孩子的安全感,破坏孩子客观的自我评价。

  育儿中父亲唱黑脸,母亲唱白脸,这源自中国传统的育儿理念,是颇具文学戏剧性的一种错误育儿观念。

  在中国京剧脸谱中,黑脸表示严厉、不讲情面,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此角色通常由父亲去唱;白脸表示调和,和稀泥,在家庭中多由妈妈来扮演此角色。黑白脸的策略短期内的确会有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可言。

  当父母其中一方扮演黑脸,另一方扮演白脸的角色时,孩子往往会接受到不一致的信息,感受到父母的不一致,这会让孩子对于父母教养方式有不确定感,进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构建。比如,爸爸就某件事批评孩子,而妈妈却温柔袒护的时候,孩子会觉得,也许我是对的,并不应该批评我。你看,爸爸批评我了,可是妈妈却没有。如此不利于孩子内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父母长期扮演黑白脸,孩子就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父母双方,钻教养不一致的空子,变成善于迎合、欺软怕硬的两面派。

  而且,扮演黑脸的一方—多是爸爸,往往无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孩子的认知非常直观,你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他就认定你是什么样子。你本意是为孩子好,外冷内热,可是孩子并不懂得领情。所以,这非常不利于爸爸们在育儿中真正建立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对孩子进行更加积极的引导。

  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取得一致。如爸爸忍不住出声指责孩子时,妈妈绝对不能为了心疼孩子和爸爸闹翻了。孩子看到爸爸发火一定会感到惧怕,这时妈妈可以站在爸爸一边,温和但坚定地告诉孩子:你错了所以爸爸才会骂你,以后别再那么做就好了。如此孩子才会明白,是我错了,所以爸爸才生气的。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他会学着克制自己,而不是犯了错就去找妈妈做避风港。

  爸负责养家,妈负责带娃儿

  事实上:工作不是借口,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父亲养家,母亲带娃,这种固化分工,类似于管理企业的模式。你把你的事情管好,我把我的事情管好,咱俩互不干预,权责明晰,倒也干脆。这种观念,其实是理直气壮地把爸爸完全排除在育儿之外了。分析起来,之所以很多人会有这种错误想法,源自中国传统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男人就得要赚钱养家,若男人不赚钱却选择带孩子,是没出息的表现。这种观念,不仅仅是大多数爸爸们脑袋里的观念,绝大多数妈妈们,其实也认同。于是,这成了爸爸们做局外人的最佳挡箭牌。他们基本上只负责在外工作、赚钱,回家就当甩手掌柜。

  工作显然不是拒绝育儿的借口。现在真正做全职妈妈的也并不多,她们同样需要工作。而且,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所需投入的时间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许多时候,参与育儿并不需要投入特别时间的,比如性别角色示范、对家庭责任的担当等,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当爸爸的脑子里绷上这根弦,即使再忙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参与到育儿当中来。

  有的爸爸会说,我和孩子妈有约定,我负责赚钱,她负责照顾孩子。家庭的责任或许是有边界的,但育儿行为却不是处处有边界的。比如,孩子的营养、护理可以明确地由一个人负主要责任,可一旦关涉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家庭育儿氛围的创设等内容,妈妈一个人可能就孤掌难鸣了,因为这些都是需要爸爸来配合的。尤其在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积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别认同、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等方面,父亲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美国一项研究清楚地显示:父亲对一个孩子表扬的魅力,超过了妈妈至少五倍还多。如果父亲经常恰当地给予孩子及时鼓励,这个孩子在长大之后人生“成功”的可能,要大于那些没有总是被父亲表扬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成功20%是靠后天努力的,80%其实跟父亲有关。父亲能够给孩子的,除了自信,就是“我相信我行”的信念。

  给爸爸们的三点建议

  1.爸爸育儿重在参与,而非旁观+点评

  在大部分的家庭中,爸爸往往主要负责赚钱,孩子不服管教或者出问题时,才出来去训斥孩子或者指责妈妈,这完全是以旁评者的身份给予理性的、严肃的指导。孩子能体会到父亲“严”的一面,却并未真正从爸爸那儿得到教益。

  没有爸爸卷入,孩子就会缺少很多有力量、更开阔的亲子游戏,他们的控制能力就无法被激活;他们也会因为缺少理性的探索而无法很好地内化社会规则;同时孩子的生活会缺少刚性要求,最终无法从妈妈的溺爱中解脱出来。因此,爸爸要卷入到儿童的早期教育中,陪孩子做游戏,教孩子规则,帮孩子独立。

  2.爸爸育儿重在肯定,而非叫停

  不少父母总是以为,爸爸的任务就是防止孩子犯错误或者走上邪道,于是爸爸们经常会带着苛刻的、警惕的眼神寻找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一旦发现,立即纠正或者叫停。

  其实这是很不好的教育观念。“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孩子的发展方向会追随我们对孩子的关注点,我们对孩子的优点越关注,他们的优点就会越多,我们越是关注他们的缺点,他们的缺点也就会越多。

  另外,爸爸在孩子看来是至高的权威,所以爸爸的肯定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爸爸肯定男孩,会让他感觉自己有力量、很成功;爸爸肯定女孩,会让她感觉自己很有价值、很值得别人爱。

  3.爸爸育儿,重在立榜样,而非讲道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如果存在冲动控制问题,那么其父亲的行为总是很冲动。类似例子,在现实中也的确不少见。

  其实,对孩子而言,榜样作用要远远大于说教的作用。脑科学显示,负责儿童理性思维的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发育,要明显落后于负责社会情感的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发育,因此这决定了孩子总是容易表现得冲动。我们要想影响孩子的冲动性,靠讲道理的方法显然不靠谱,因为冲动的发生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动的过程,而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才是纠正孩子冲动的对症良方。

 

    本文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授权摘自《陪伴是最好的教养》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理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