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的秘密,父母不应一知半解

  微信上一位妈妈问我:“罗老师,我家孩子快两岁了,近来又变得发嗲黏人起来。黏得厉害的时候,我心里会犯嘀咕,不确定一味地由他合适不合适。认识的同龄孩子的妈妈也表示有这样的问题,说她家孩子只要看见妈妈就谁都不要了,结果家里人直让她躲着宝宝。我感觉这种躲避法也不太合适。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孩子在用行为表达着自己的需要。他黏你,围绕在你身边,那是他在进行安全感的自我补偿。就像一个内心缺乏能量的人,他需要给自己充电。为什么不满足他呢?

  亲子间有一个秘密,父母们多数都知道,少数了解:那就是亲子间被一条看不见的纽带连接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父母之间的归属感,或者称之为“联结”。很多时候,孩子行为上的问题,恰是因为和父母失去了联结。如何判断孩子和你是否处于失去联结的状态呢?我列出了以下常见情况:

  如果孩子哭闹不止,怎样都哄不好

  —别急着制止哭闹,或者训斥;先用你的理解和接纳重新建立联结。

  如果将孩子那些容易惹恼父母的坏行为排个先后顺序的话,孩子哭闹不止一定能排第一。没有不哭闹的孩子,即便我家开心算是好养的,而我又属于准备比较充分的妈妈。比如,一个孩子因为没有给他糖吃而哭闹,大人再把糖果给他、想要满足他,可依然不能让孩子立刻安静下来。这是最容易让父母头大的时刻:“你不是要这个东西吗?现在给你了,你还给我闹,到底想要什么?”

  若你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孩子脆弱、害怕、伤心、愤怒的时候,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时候。那时你只需陪在他身边,轻拍他的背,或将他抱在怀里即可。如果因为坚持某个原则、规则而惹哭了孩子,那么别慌,不要急于制止孩子的哭闹。

  此时父母的陪伴,是治疗孩子的最佳良药。因为你的陪伴行为,就是一种爱,这种爱让孩子感受到与你重新建立联结,这让他们感到安全。

  如果孩子过于顽固、倔强,并伴随一些不可理喻的“坏行为”

  —“坏行为”背后的潜台词是:关注我,爱我,恢复我们直接的联结吧!

  一位妈妈在微信上问我:“罗老师,我的孩子脾气很大,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挨了批评,他就会直接躺到地上去。我很爱孩子,可是看到他这样,又总会莫名其妙地愤怒。我的孩子就是属于难养型的吧,他哭闹的时候,我们几乎无法靠近,怎么做都没用。”

  经过了解发现,这位妈妈本身就很倔强。所以,孩子的行为,其实是妈妈情绪的投射。“倔”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左边是个“人”,右边是委屈的“屈”字— 一个委屈的人。倔强的大人,表面上很强势,内心其实很脆弱。因为他们的小时候,大多缺失关爱,不被父母理解。倔强的孩子同样如此。在他们哭闹不止的时候,恰好是他们最需要获得父母关注和爱的时候。孩子哭闹,从来不会莫名其妙。他们哭喊背后的潜台词就是:爱我、关注我!

  留心观察那些长大后出现各种行为问题的人,如沉溺游戏的人,他们一定在现实中匮乏人际交往,感受不到快乐、自在,而他们所沉溺的东西,却能带给他们认同感、虚假的自我价值、掌控感。要知道,被认同,以及对自我价值、存在感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根本需求。

  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如果缺乏父母的爱,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就会反复体验到挫败感,最终导致退缩,或通过行为问题吸引父母的关注和爱。

  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和谐

  —孩子内心和父母都有联结;父母中的一方否定另一方,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微信上一位经常聊天的妈妈曾给我发来一段很温馨的文字:“昨天晚上,我和老公陪儿子玩拼图,中途,我家孩子突然说,‘爸爸妈妈亲一下,我老公有些不好意思,扭捏起来。那小子不干,分别亲了我们俩一下,嘴对嘴的,然后很认真地告诉我们,是像这样的亲,这样的。’”

  这个温馨的小镜头充分说明了,父母之间的和谐、完整对孩子有多重要。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妈是相爱和睦的。如果孩子感觉父母之间的联结有所缺乏,孩子内心将会感到遗憾甚至失落。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夫妻关系必须要高过亲子关系。因为一旦出现父母双方争抢孩子的现象,就总会出现孩子与一方的联结增强,而与另一方联结减弱的结果,这会给孩子带去混乱和伤害。

  所以,不要再问孩子“你更爱妈妈还是爸爸”这样的问题,只会造成孩子的困扰。另外,请夫妻之间梳理好自己的关系,解决好属于你们自己的问题。若妈妈对爸爸有埋怨,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联结,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的,然而私底下会学爸爸的,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如果满足孩子的小癖好、小毛病,会惯坏他们吗

  —这是另外一种孩子与父母建立联结的方式,在不损伤规则的基础上,满足他们;触碰到规则的,换种方式满足他们。

  曾有一位妈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罗老师,我是一位双胞胎妈妈,最近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两个孩子都是女孩,现在两岁了。最近有这样一个问题,老大每天她只让我穿同一件衣服裤子,我是指在家里。晚上睡觉前也必须让我穿睡衣睡,不穿就哭,半夜偶有醒来发现妈妈没穿睡衣,还哭。我穿上了,她好像就安心了。我的睡衣是那种厚的、毛茸茸的,睡觉穿着热,不穿她就不高兴。我认为这没有原则上的问题,一般都满足,但是不让换其他衣服也很苦恼。老师,您说她这是什么心理呢?”

  这位妈妈其实做得很好。只是妈妈需要跟孩子沟通,比如说:你看宝宝有时候需要换衣服,妈妈也和你一样的,不能永远穿一件睡衣。跟孩子达成一个折中的方法,再找出孩子能够接受的衣服,让妈妈轮换着穿。

  许多父母会发现自家孩子有些这样或那样的小癖好,小毛病,譬如喜欢掐人、迷恋妈妈的乳房、总想抱抱、爱咬人、对某个娃娃特别喜欢,甚至必须要看着妈妈穿固定一件睡衣才能睡得好。

  这个时候,孩子其实是在跟父母做联结。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内心亲近父母、亲近喜欢的人获得内心安全感的那份需要,只会用行为来表达。需要提醒父母的是,若孩子出现这种小行为,并不一定是孩子安全感不足,不需要太焦虑。因为每个孩子个性不一样,有些敏感的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的能量和联结就会多一些。

  父母应该做的是,只要不触碰到规则问题,就都可以满足。但是遇到孩子的行为影响到别人,那么就需要温和地坚持规矩,并尝试换种方式满足孩子,这种做法不会损伤孩子和父母直接的联结。比如孩子爱掐人,父母就需要引导孩子换成“摸一摸”“抱一抱”或者用语言的方式去表达等。

  有的父母有要紧事情要做,可是孩子这个时候很想抱抱,不必不耐烦地粗暴拒绝,只需要温和且坚定地和孩子做一个简单沟通:“现在不行,过一会儿,我再抱你。”与孩子沟通,也是一种建立联结的方式。

  与孩子建立联结需注意方法

  —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避免负强化。

  很多家长认为,不准孩子做某件事,可先给孩子警告。其实这样做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孩子缺乏自我控制力,又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警告”等于是变相的提醒。

  例如,你摆了一盆花在客厅,本来孩子没注意到,可是你担心他去挖里面的土,所以告诉他:“不要摸泥土,土很脏,里面有细菌,摸了会生病的。”我敢保证,很多孩子都会去挖土,因为他要去试试你说的脏是怎么回事。还有细菌,他也看不到。你说会生病,他要去试试你说的事情会不会发生。

  而且,因为意志力高速发展的缘故,2~3岁孩子最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家长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反应越大,越能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如,孩子玩垃圾桶,父母看见后大声呵斥:“你不能这样做,脏!”父母的这一反应无异于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下次孩子想起来的时候,还会去玩垃圾桶,因为玩垃圾桶的乐趣又增加了一个:可以刺激到爸爸妈妈。

  所以,当孩子在干什么“坏事”的时候,父母只需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行了,比如提供孩子更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很快就会忘掉自己刚刚在“钻研”的东西,这就是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神奇之处。

 

    本文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授权摘自《陪伴是最好的教养》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理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