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闹“独立”你该怎么办?

  现代教育报 收藏本文     

  宝宝进入学步期,就会开始人生第一次闹“独立”了。眼看着“小乖乖”变成“淘气包”,妈妈都有点不适应啦。他东跑跑,西摸摸。他变得不听话,他变得很固执,他会对你发脾气……他开口说话了,更有了自己的想法。怎么和这个小家伙儿斗智斗勇呢?我们需要一些实用的。

  妈妈们,集中吐槽啦

  说起学步期的宝宝,妈妈们要说的太多了。你家宝宝也是这样吗?

  • 固执地想要尝试自己之前没尝试过的东西,直到吃了苦头才罢休。例如,看见妈妈喝水时,非要用妈妈的杯子喝水,最后把水洒得满身都是。

  • 没有一点儿安全意识,喜欢爬高够东西,见东西就抓。

  • 喜欢自己动手。例如,把椅子从一个地方推到另一个地方。

  • 经常捣乱,乱扔东西。例如,跑到卫生间玩水。只要够得着的绝不会放过,通通扔在地上。妈妈需要跟在后面不停地收拾。

  ……

  妈妈们吐的槽还有很多很多。学步期宝宝喜欢自己做主,喜欢尝试,喜欢探索新事物,喜欢自己动手……这些变化让妈妈们很累,很恼火。不过,这些行为都为他们今后的独立性发展树立了很好的开端。

  “独立 ”第一步,向左还是右?

  宝宝玩玩具的场景,妈妈们都不陌生吧?很多宝宝的独立第一步,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有的宝宝顺利独立起来,有的宝宝的“独立”苗头,却被妈妈无形中扼杀了。

  1岁半的悠悠玩完玩具后,玩具散落一地,接着就去玩别的了。妈妈看见后,和她一起把玩具收起来,告诉她要记得送玩具们“回家”。悠悠乖乖把玩具放到了玩具箱。妈妈等悠悠收拾好,给悠悠一个大大的拥抱,并表扬了她:“悠悠都能自己收拾东西了。真棒。”

  若是妈妈心疼孩子而不让悠悠动手,自己收拾。日子久了,悠悠对自己的事情或散落在地上的东西都不会再看一眼,导致这种后果,是该责怪悠悠懒惰、不愿独立,还是该指责妈妈过于勤快呢?

  学步期的宝宝已经开始了独立的思考,但是还缺乏逻辑性。这时候他们着急独立,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就要依赖妈妈们当好领路人了。

  独立性强的孩子更受欢迎

  当孩子上托班或幼儿园,即父母不在身边时,独立性强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北京蓝天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这样说:“独立性强的孩子总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还能经常想出新点子,愿意尝试新东西,很有自信,小朋友和老师都喜欢他们。相反,独立性差的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哭闹,不是小便时弄脏了裤子,就是吃饭速度比别人慢一截,总之,他们总是做不好事情,落在大家后头。”造成两者的差别,她认为与父母在宝宝学步阶段的独立性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具有良好独立性的孩子对自己更自信,对环境的可控感,使他们愿意在陌生的环境中大胆探索。因此,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角度来说,父母都应当重视对学步期宝宝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萌芽,妈妈应该这样保护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帮助他顺利地离开你,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注定要放孩子自己去走,那就要从最开始,细心呵护好他们“独立”的萌芽。

  让宝宝随便玩儿,这是他的权力

  1~2 岁的宝宝已经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他会学着你的样子做事情,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大人。他会照顾泰迪熊;自己用勺吃饭;自己洗手;还会用沙滩玩具玩沙子……他会做任何你想到的事情,而且玩得津津有味。作为妈妈,就是要保护宝宝的这种自发行为,让其充分发挥出来。他想玩过家家时,会让你装扮成老虎或小狗,妈妈要做的就是配合他,由他来主导游戏,在实际玩耍的过程中不需要你太多的干涉。

  别去指导游戏,别去为宝宝制定规则。把一切关于玩儿的事情,交给宝宝,要意识到,独立玩耍是宝宝的权力。此外,在宝宝玩耍的过程中,别忘了,当宝宝表现好的时候,及时对宝宝说:“你真棒!”所有的小孩都喜欢听到父母的表扬。你的表扬会让宝宝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而自信心的提升会为今后的独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换位思考,带上微笑

  一旦宝宝会走路,房间的任何一处都有可能成为他探索的新大陆。当你走进厨房,看到2 岁的宝宝把大米、水洒得满地都是,或许你陷入“这下糟了”的心情中:“我不得不花时间收拾残局了,为什么他要给我带来这样的麻烦?”自然而然,你就会训斥宝宝。其实,你可以换种思维,试着把自己当成宝宝:“这样还挺好玩,原来大米摸起来的感觉像沙子,落到地上的声音还像下雨呢。” 当你换位思考后,你会发现自己总是把微笑挂在脸上。而从宝宝的成长来说,他做的这些事情也确实没什么不妥,他只是在探索和学习。大人认为的不好行为,只是大人的判断。其实,宝宝正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是他独立性发展的里程碑。

  做选择,本质而言是人最基本的独立行为。父母应该从学步期开始就给宝宝选择权,一些看似平常的事,例如今天穿什么衣服,中午吃什么, 不妨交给宝宝决定,让他有‘作主’的感觉。

  给宝宝“选择”的机会

  “宝宝,来,我们先搭个长颈鹿,然后再搭个跷跷板,好不好?看妈妈……”这是许多父母都熟悉的场景。殊不知,在我们如此陪伴孩子玩耍时,可能已经默默地剥夺了孩子的独立选择权。为什么一定要搭个长颈鹿呢?为什么一定要搭个跷跷板呢?

  让我们来换个说法吧!把选择权留给宝宝。“宝宝,今天我们来搭个什么积木呢?”“好的,听你的。我们来做个照相机。接着你还打算搭什么呢?”你提供给宝宝的选择空间越开放,宝宝就越能体会更多的自由,拥有更多些的独立。

  适时和宝宝Say:“No!”

  “厨房很危险,不能进去!”“宝贝,不可以离窗户太近!”“不可以碰剪刀……”对于家有小宝宝的父母亲来说,以上几句话应该一点也不陌生。学步期的孩子因为急于探索,常常

  忽略了潜在的危险。给宝宝的行为设定明确的限制,是给他带来安全保护,同时也帮助他形成一定的抗压能力,使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只不过,在制定限制时,父母应使用“温和坚定”的态度来引导宝宝,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方式。要让宝宝在感受礼貌和尊重的环境下,培养自我的独立性与自制能力。

  提供探索的安全环境对宝宝来说,让他有一个可以尽情自由探索的安全环境是那么应该放到他够不到的地方;如果不想让他碰到插座等带电的东西,那么应该按上插座保护盖……总之,妈妈应该尽量将危险的物品或不能让宝宝碰的东西从宝宝玩耍的环境中移除。一个安全的环境就能摆脱大多数需要和宝宝说“不”的局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育儿 成长 父母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