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沟通中的四大雷区

  夫妻沟通是一门艺术,拥有好的夫妻关系,家庭教育就成功了大半。可惜,在中国家庭中,亲子关系普遍高过夫妻关系,这样不仅会伤害夫妻感情,同时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解析“你怎么老是这样”的潜台词

  一位妈妈曾在微信上困惑地问我:“我家孩子很爱吃‘垃圾’食品。一般我在家,都不会给他吃。可是我老公耳根子软,经不起孩子磨。孩子缠着他嚷嚷几下,他就会给孩子买。为这个我没少跟他吵,他也认同小孩应该少吃‘垃圾’食品的观点,但仍一次又一次地丧失原则。现在,我几乎要放弃,随他们父子俩了。我不想为了一个‘垃圾’食品而影响夫妻感情,可是内心里又有止不住的火想要往外冒。罗老师,我想知道,这个事情我到底该如何处理?”

  我问她:“每次看到丈夫给孩子买了‘垃圾’食品,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她回答说:“我当即就想质问我老公‘你怎么老是这样啊!’以前我就会这样脱口而出,不过现在我开始学着忍住不提。我就想,‘好吧,就这样吧,我什么都不管了。’只是我的心里还是特别纠结,一方面认为孩子不该吃零食,另一方面又害怕因此导致我和老公的关系不和。这样太压抑了。”

  我们注意一下这位妈妈的用词。

  “你怎么老是这样”中的“你”和“老”是妈妈的评判。首先“你”是与“我”相对立的,它直接把自己的老公、爱人、孩子他爸,即我们亲密关系中的伴侣,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并且带有批判的意味。同样,“老”字也是一个有着“敌意”的词。它实际上已给孩子爸爸的行为定了性。“怎么”表达的是妈妈的情绪,这个词里充满了负性内容。“这样”指的是丈夫的行为,而且是处于被指责位置的行为。丈夫被指责的同时,就意味着妈妈把自己放在了监督、管教、控制的位置上。

  这样一句话说出来,折射出的是妈妈的控制欲,以及控而不能的抱怨和挫败感。每当看到孩子爸给孩子买了“垃圾”食品,妈妈就像一个自动点火装置,开关瞬时自动打开,开始向老公和孩子发起“火力攻击”。

  之所以描述得这么形象,是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情绪失控时候的状态。我们为何这么容易失控,源于一个执念,即“我的”:“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的孩子不应该……”“我老公怎么这样……”“你们都……”于是,问题就出现了。

  面对自己的失控情绪,妈妈选择压抑它—“好吧,就这样吧,我什么都不管了。”情绪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疏导。这么做,当下也许能够避免夫妻之间的正面冲突,但是被压抑的情绪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更加激烈的方式迸发出来。比如,若孩子因为吃“垃圾”食品而出现身体不适,那么,夫妻间必定会爆发一场大的争吵,以及产生对对方的怨恨等。

  我的建议是:平复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的嗜好,接纳丈夫的做法。如何接纳?在看到孩子吃着爸爸买给他的“垃圾”食品时,妈妈不妨告诉自己:“哦,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那就这样吧。”这句话,可以帮我们以平静、客观的态度面对问题。客观,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最难做到的。客观不是冷漠,而是必要的距离,目的是帮助我们以平等、互相尊重的方式与对方相处。

  不要让日常琐事影响夫妻关系

  其实,关于吃“垃圾”食品这件事,妈妈完全可以放轻松。一味硬性制止的结果,只能是孩子的内心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你不能满足他,他就会找别人、别的方法去满足。

  我不反对给孩子吃零食。一般的零食,可以买上一堆备在家里。担心孩子因为吃零食不吃正餐,那就立好规矩,比如饭前一小时不允许吃,或者只有饭后才能吃。

  至于“垃圾”食品,还可以借鉴“厌恶疗法”。我的一位朋友就曾带着孩子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快餐店吃完汉堡后多买了一份带回家,以观察食物的变化过程,一直到食物霉变为止。这之后,孩子再也不愿意靠近快餐店半步了。

  也有一位爸爸的做法异曲同工。他每次给孩子买汉堡,都会一次性买上十个。而且他会故意把汉堡压扁—我相信口感肯定会差很多。吃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再看到这类快餐就想吐。

  我想说的是,对于因日常琐碎而引发的夫妻关系问题,尤其是因孩子而起的夫妻冲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此大动干戈。孩子的“问题”好解决,前提是要保证和谐的夫妻关系。

  不要让你的话语中伤了夫妻之间的感情

  上面的案例教会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尝试把我们平日会话中的某个词换个说法,沟通效果会大不一样。因为我们的措辞可能会“出卖”我们自己,它会向沟通中的另一方传达出所有信息,甚至包括你没有意识到的。

  譬如你对另一半有所不满,若你说“你这个人一贯如此”“你总是这样”,其实并未就事论事与对方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而只是表达了你内心的不满。这样只会激起对方的防御,让冲突加剧,事情变得更糟。

  同样,也许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你的嗓门在某个时刻突然变得很大,腔调里透着讽刺,脸拉长了,并且自己的手指正指向对方。面对这样的姿势,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泰然处之。

  相反,如果把“你”换成“我”,事情就会有所变化。比如,你在向对方提要求时,不说“你就不能……”而是说“我知道你很累,但是否能先陪一下宝宝呢?”;想要表达对丈夫晚回家的不满,不说“这都几点了,你才回来。”,而是说“我等了你很久,很担心你,希望下次起码能等到你一个电话,事先通知家里一声。”这样,就会把埋怨变成希望。

  若你坦诚地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对方很生气,态度也很恶劣,也不要立马“反击”。要是两个人都大吼,沟通根本无从谈起。

  是什么导致夫妻沟而不通

  总而言之,要想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我们首先要改变沟通时的心态。以下这四不要,就是夫妻沟通中的忌讳:

  1.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经常能听到两口子说话的时候使用“你应该”“本来就是要”“你给我”等词语,这些词在任何人听来都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意识,并且传递出强硬、不妥协的态度。如果一方常常用这样的口气说话,另一方会觉得自己在家里一点地位也没有,丝毫不被对方尊重,因而在心里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双方之间也会产生隔阂。所以,喜欢发号施令的一方要慎重选择字眼,试着用商量的口吻代替强制性的要求。

  2.不要片面、武断地看问题

  “见微知著”很有道理,但是并不代表一切事物都适用,尤其是在处理夫妻问题上。比如丈夫因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疏忽了对妻子的体贴关怀,妻子抓住这一点不放,很“理所当然”地推断出“丈夫之所以不关心自己是因为他已不爱自己了”这样的结论。这就属于典型的庸人自扰了,大多数男人都是很粗线条的,不像女人那样心思细腻又敏感。

  其实很多事情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我们很多的争吵都起源于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琐碎小事,但如果一方钻了牛角尖,非要给小错误扣个大帽子,就可能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3.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女人经常不自觉地扮演“情感侦探”的角色,一旦丈夫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她就会像侦探一样推断“丈夫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把自己单方面的想法认定为对方真实的想法。而男人们下意识的反应是,觉得女人不可理喻,要么懒得解释,要么干脆顺着她的话说:“对,我就是这样想的,怎么样吧?!”

  这对于解开两个人的误会着实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会火上浇油。建议这时,两个人都能够心平气和地说出心里的想法,而不是胡乱去揣测对方的心思、妄下结论。

  4.不要波及长辈

  “你跟你爸一副德行!”“你就向着你妈!”这种话语绝对是夫妻之间的禁忌。再大度、再冷静的人听到如此不尊重自己父母的话都难免会动怒。夫妻吵架是常有的事,都说吵吵闹闹才是两口子,床头打架床尾和,只要负面的情绪宣泄完了自然就和好如初了。但是一旦把旁人尤其是长辈牵扯进来,问题就严重了。对方会认为你根本就不尊重大人,也许会由此对你心存芥蒂,甚至因为心寒而逐渐疏远你。

  有些夫妻也经常沟通,但常常是沟而不通。想要确保沟通顺畅,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比如,可以有争论,但不要有争吵;沟通中的双方都需要坦诚,只有一方努力很难达到效果;彼此一定要互相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统一的可能,等等。

 

    本文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授权摘自《陪伴是最好的教养》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理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