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婴幼儿 > 父母与家教

 关注亲子关系与子女教育
 2003年11月17日 10:25 青年时讯

  婴儿诞生后,离不开父母亲的照料、呵护。尤其是母亲--孩子在生命初期,一切行为都是由母亲来引导进行的,母婴之间的感情便成为亲子关系的基础。这种由生存本能滋生出的感情基础,将对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感情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教育,在双方无意识或未意识到时已经开始进行。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要经历5个关键的转折时期。父母应针对这5个时期各自的特点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

  新生儿(0-1个月):这一时期新生儿的脑功能发育是否正常,将对以后的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主要问题是要从生理上、心理上突然适应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

  1岁左右:在此期间不应坐等孩子各项功能自行发展,而应主动训练儿童进行注意力、言语表达及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爬行、滑梯、接拍球、跳绳等。这一过程应持续到3岁以前;

  3岁左右:3岁的孩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愿望,希望什么事情都自己来。虽然他们吃饭时可能弄得饭桌上到处都是饭粒,玩玩具时弄得满床、满地乱糟糟的,但他们自认为不错,不让家长帮忙。在这一时期家长千万不要压制、改变孩子的独立意识,而要因势利导,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有意识锻炼孩子的胆量与勇气及适应外界的能力,继续加强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

  6岁左右:6岁孩子的明显变化是社会角色改变了。他们将从幼儿园步入校园,每天需要完成作业,有了压力。在上学之初,应对孩子出现的某些问题特别加以注意,如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虎头蛇尾,或性格表现胆小、怕事、爱哭,爱发脾气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训练,到了八九岁时就会变得更加突出,从而使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因此,对于刚上学的6岁孩子,老师和家长的教育重点应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方式。

  青春期(女孩12岁左右,男孩14岁左右):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第二断乳期”。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开始从心理上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即使对于家长正确的建议,有时也会有逆反心理。他们在思想、情绪、行为、自我意识、处世态度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儿童期,但与成人相比还很不成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最烦的、最不愿接受的就是居高临下式的教育(所谓的“家长式教育”)。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平等相处,努力与他们交朋友,即使工作再忙、事务再多,也应经常抽时间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去户外散散步等,千万不要对他们诉说的内容表现出不感兴趣,甚至厌烦。只有这样,时间长了他们才能愿意与家长讲心里话。

  最后,家长不能以完美主义的态度对待孩子。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绝大多数家长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近乎完美。尽管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了,但还是得不到家长的任何表扬,时间长了就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其实,适时表扬孩子是家长最应该使用的教育手段。家长对孩子的言行,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全面限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由自在茁壮成长。爱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天性,但儿童心理成长期的转折绝不可忽视,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亲子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养”字,更重要的在于“培”。即不光使其长大,还要使之成材。在子女教育中,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许多父母都有一样的苦恼。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与子女之间却越来越难以沟通。做父母的往往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由于亲子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父母,所以,改善亲子关系应先从父母做起。可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民主激励法

  亲子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用消极的方式对待子女,如强迫、指责等。父母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而强迫孩子服从自己,在作出决定之前不与孩子商量。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若经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亲子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形成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孩子因此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反应:一是胆小怕事,孤独自卑,二是逆反对抗,甚至逃避父母和家庭。

  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用民主激励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即可在亲子关系中加入朋友关系的成分。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父母是决策者,但是父母应该给孩子发言的机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将此形成一种习惯。在亲子对话中应该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反面意见。反面意见往往是孩子的创造。这也是训练孩子自信个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一方面将自己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从而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提高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容易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获得自尊和赞扬是人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会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孩子说“你可以做得很好,我相信你”,尝试着不要批评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去做,他们会发现孩子有很多可爱之处,孩子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会发现原本对立的亲子关系逐渐被健康融洽的亲子关系所取代。

  亲子沟通法

  人们的心理距离远近与人们之间的沟通有很大关系。人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是由人们之间的沟通的多少来决定的。恋爱的基础是沟通,因此我们称之为“谈恋爱”。陌生人之所以没有密切的关系,原因是没有沟通的机会。因此,要形成密切的关系,就必须沟通,必须用较多的时间去沟通。

  角色互换法

  由于亲子角色的固定性和界限分明的特征,站在各自立场上去看问题,容易造成亲子的意见分歧,甚至出现亲子冲突。角色互换的基本观点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分析看待某一问题。目的是理解对方的行为,从而达到心理相融。

  角色互换的第一步是确定主题。当问题出现或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问题是什么,如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和父母一起逛街、散步,为什么不肯参与家务劳动。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体验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从父母的角度去体验父母的心理状态。重点是父母对孩子心理状态的体验,因为孩子很难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有人体验孩子不喜欢逛商店的心理状态,就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走。其结果使人吃惊:在父母看来商店里有这么多漂亮的东西,五彩缤纷,但孩子能够看到的仅仅是人们的脚和腿。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很重要,否则父母就永远无法理解子女。

  当亲子冲突难以调和时,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或者叫心理剧方式来试着解决。这种方式的具体程序是父母扮演孩子的角色,孩子扮演父母的角色,相互体验对方的思想和情绪,达到相互理解,消除隔阂和冲突的目的。(明子整理)

  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人人生而有父母,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发生的便是亲子关系。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礼仪教化。“望子成龙”、“子不教,父之过”、“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成语、典故中,寄托了数千年来天下父母永恒的殷切期望。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臻于完美的君子行为标准,更是将私化的亲子关系泛化为适用于整个社会的道德诉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亲子关系并非都那么和谐美妙,其中问题不少。本期阳光地带推出有关亲子关系的话题,希望引起读者、家长们的关注,欢迎来信、来稿。

  ——编者



    关键字:亲子关系  情感交流  行为能力  转折期  沟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父母指导新闻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