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司卫东在童稚时期,并没有显出特别聪颖,直到两周岁多才开始说话,一家人都曾经担心他会是个哑巴。即使后来学会了讲话,讲得也并不流利,有些词还常常说颠倒了。比如,“吃饭”,他总是讲“饭吃”;“开门”,他总要说“门开”。思考问题反应也比较慢。有一次,外婆来了,他急急忙忙跑去喊妈妈,跑了一段路,见到妈妈,还想不起怎样称呼外婆,只好说:“妈妈,妈妈的妈妈来了,妈妈的妈妈叫我来喊你。”
由于当时成天搞政治运动,加上他妹妹也出生了,所以我只好把他送到乡下他奶奶那里去。奶奶视他如宝贝,宠得不得了,爸爸妈妈又不在身边,更是无法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了。后来,他从乡下转学到城里来读书,已是小学三年级。结果,学期结束时,只得了个24名。虽然他也很努力,成绩也有所上升,但直到初一,还一直在班上第十名上下徘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也没有什么奢想,只想他能考上某个大学或中专,将来有个糊口的职业,也就算尽了为父之道了。
没想到,天赐良机。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了少年班,我参加了少年班研究组。在研究少年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时,我发现有一些少年大学生小时候并非特别聪颖,甚至没有接受完好的早期教育,也考进了少年班。进一步的研究使我发现,这些少年大学生大多数是在高小或初一、初二时,遇到某件事,激发出某种素质,从而获得快速发展的。于是,我提出了“早期诱发”的观点。
我所说的“早期诱发”,就是指:对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年龄在9~15岁的儿童少年,智力发展在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超常少年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让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智力获得快速发展。
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超常少年之所以会超常发展,是因为他们具备一系列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果别的少年也能具备这些个性心理品质,那他也会超常发展。事实上,常态儿童少年身上也具备这些心理品质,只不过一时隐蔽着,没有得到开发,因而智力发展中等。如果我们设法将这些隐蔽着的良好心理品质诱发出来,让其发挥作用,那常态少年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可见,早期诱发模式是通过诱发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发展的。该模式还强调,这种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按教育者意图进行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都是教育者设计安排的,从而让孩子按教育者预定的方向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