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正文

 孩子你大胆地往前走(3)
 2005年12月15日 10:05 《中国家长教子书》

  早期诱发的方法归结为“了解对象→激发兴趣→建立信念→调动情感→锻炼意志→塑造性格→培养能力→提供条件”的程序。

  当然,早期诱发不是万应灵药,如果孩子的智力水平过低,或诱发不能领悟,诱发恐难以奏效。

  当我从少年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总结出上述思想时,正好我的两个孩子进入了这个年龄段,我就试着使用这个模式,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高小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东子从数年徘徊不前的状态,一跃而居全班第三名。此后,从初二到高二,一直保持在班级中的前五名。在中学的最后一学期,即高二下学期,既要准备高考报考少年班,又要准备高二期末考试的情况下,夺得了全班第一名。进少年班后,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他的成绩稳步上升,六个学期有五个学期获得二等或三等人民奖学金。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这种方法是怎样进行的。

  首先了解孩子,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明确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诸如是理科、工科、文学、美术、音乐等等),然后根据孩子的大体发展方向培养孩子对那个方向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早期诱发原理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因为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几乎每个同学对学习都有浓厚兴趣。11周岁入学的谢彦波在自学完《三角》之后就去院子里测量楼房和水塔的高度;13周岁入学的宁铂就说过:“总觉得这些书比蛋糕和巧克力的味道好。”可见其对学习的兴趣之浓。

  早期诱发方法在“激发兴趣”中主张:首先了解孩子,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明确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诸如理科、工科、文学、美术、音乐等等),然后根据孩子的大体发展方向培养孩子对那个方向的兴趣。

  当儿子卫东进入小学高年级时,我的早期诱发思想初步形成。我在家教中是这样做的:

  我观察孩子,发现他喜欢唱歌,喜欢听歌,可是哪一首歌他都唱不到头;他喜欢看足球比赛,可自己并不好动;我想试探他的动手实验的兴趣,结果一台很好的收音机让他拆得装不还原;但是我发现他喜欢看书,性格好静,因而我认为他搞理科比较合适,于是我便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小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就会促使孩子产生兴趣。我从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家教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是以身边的科学为内容的。例如,坐火车时,我就问孩子:“东子,你说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

  “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孩子回答。

  “那你再看看远处,”我说,“远处的那些树木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

  不看则已,一看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孩子好奇地看着我:“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再如,在教孩子学骑自行车时,我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这摩擦力是好是坏?”。

  “不好,推起来费力。”东子回答。

  “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的摩擦力是好是坏?”东子回答不了,我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车上踩脚蹬子,就可以往前行驶。”

  “那这个摩擦力是好的了。”东子说。

  “不全是好的,前轮跟地面的摩擦力又是不好的了。”

  东子又好奇地看着我……

  类似的实例很多。如回到乡下时,带孩子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的时候,我就对他讲山、讲水、讲古迹;和孩子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我们也不坐,而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就是平时洗衣服,洗衣机排水,水流流出漩涡时,我也要把东子喊过来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东子那里确实没有水,然后再给东子讲龙卷风形成的道理……

  这样一次又一次利用孩子好奇心的诱发,终于使东子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由浅入深”,把激发起来的兴趣巩固下来,形成稳定的兴趣。

  我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推荐科普书。我除了给孩子订了《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等杂志外,还给他借来了《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太阳元素的发现》,还有我自己写的《低温世界》。孩子非常喜爱,特别是《太阳元素的发现》,书不厚,那天晚上一直看到深夜,直到看完后才睡觉。

  今年春节,孩子放假回家,在闲谈中他对我说:“爸爸,要不是那个时候看了《物理世界奇遇记》,还有你那本《低温世界》,我恐怕现在不会搞超导机理的研究。”可见,当时给孩子推荐科普书的做法确实起了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关键字: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学习  家庭环境  早期诱发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09,00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