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决定一切 家长跟风报补习班

  小璇妈妈因为工作关系,在女儿读完小学三年级后,全家搬去了澳大利亚。小璇妈妈曾经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为了女儿成长,不惜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既督促女儿学习成绩好,也让她培养出了艺术方面的特长。现在小璇已经15岁了,是一个高挑自信的少女,在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下过得十分开心,不能再接受国内严苛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一部分移民后的华人家长所担心的:孩子一旦习惯西方宽松平等的学校教育,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往往不起作用了。

  家长再想强迫孩子学习或是报各种特长班,会遭到孩子的抵抗。在对比了中西两种教育体系后,小璇妈妈说,如果再养一个孩子,她一定会用放松得多的方式。对于新手妈妈而言,往往是头几年觉得孩子有无限可能性,特别怕耽误了塑造孩子的好时光。很多妈妈热衷于在育儿群里探讨各种招术,不自觉地弄得家长们的攀比之心越来越重。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小璇妈妈觉得,孩子是否成才,基因与家庭教育的作用也非常强大,社会没有必要过于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孩子能够快乐自信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在国内的时候,我给女儿小璇挑了所很好的学校。为了进这所学校,6岁的孩子,硬是被老师整整面试了一个上午,考孩子语文、数学、运动等等。小璇在这所小学读了3年,我和她对国内学校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成绩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果成绩不好,这个孩子别的方面发展得再好都没用,一样被老师同学看不起,似乎一无是处。

  小璇或许因为是女孩子的缘故,对这些问题很敏感,总是会跟我嘀咕,觉得不公平。孩子的不公平感,会影响她对社会和他人的信任,如果学校给予孩子这样强烈的不公平感,即使能让孩子成绩好,这种教育结果也是比较失败的。

  小璇已经是成绩好的孩子了,总的来说从老师那儿得到的肯定比较多,可是她觉得学校生活不公平。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我觉得压力肯定特别大,他们会生活在一种不友善的、总是被否定的氛围中,因为国内学校评价孩子的标准一直没有变,就是成绩决定一切。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些粗放的妈妈,跟那些事无巨细的全职妈妈相比,我对孩子的教育管得不够细。可是跟西方大多数洒脱的妈妈相比,我也算是为孩子教育操了不少心的妈妈。我给小璇选了一个每月收费5000元的幼儿园,那是十几年前,每月5000元算是很大的支出了。幼儿园里有钢琴课,小璇就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坚持学着钢琴。

  她喜欢芭比娃娃,看了动画片之后想学芭比去滑冰、跳霹雳舞,我就给她报了班去学滑冰、跳舞。学习英语也很重要,所以我也给她报了英语班。我曾算过一笔账,孩子那时每年学滑冰2万元,学钢琴一年几千元,学舞蹈一年2000多元,学英语一年1万多元。孩子小小年纪就变得非常忙碌,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可是比起那些更努力的家长,我觉得自己对孩子管得还不够。

  小璇读小学二年级时,老师要求学生们报奥数班,我也给她在外边选了一个班。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上课,家长们坐在教室后边一起听,这样万一孩子跟不上,或者遇到不会做的题,家长能够指导孩子。小璇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奥数的成绩也不错,做题也有开心的时候。可是哪个孩子不想多玩玩,所以每次带她去上课,她都非常不情愿。

  在国内,教育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家长们抱着良好的愿望,却很容易陷入一种越来越有压迫感的循环。作为家长,我一度想抵制从别的家长那儿传递来的压力,比如小璇的某个同学上英语补习班了,哪个同学上奥数班了,我不太想知道这样的消息。

  可是当你周围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时,最终我还是很难扛住这种压力。

  我这样的家长都抱着一种心态:别的孩子都在外边报补习班了,老师也要求孩子上补习班,万一补习班教的内容,学校考试考到了呢?那就不是我家孩子是否聪明的问题了,而是她根本就没有学到这样的内容。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安慰:我给孩子该补的都补了,我尽力了,以后孩子就算成绩不好,我也不遗憾。可是如果我没给孩子补,万一耽误了孩子,那错过了眼前这个时机,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那些上奥数课的孩子的家长们,一大半都认为孩子以后不会当数学家,甚至不是学习数学的料,也照样补习。

  本文由北京加博智业文化授权摘自《别人的教育》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方式补习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