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最大的家长社区家长帮联合好未来公益基金会发布《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生活能力差,已成为各地中小学家长最困扰的问题。70%的孩子生活懒散、58%的孩子有拖延症、53%的孩子粗心马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说,“若低龄阶段出现问题后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这些影响或将贯穿个人成长的始终。”(8月8日中国新闻网)
学会生存应该是培养孩子的重要内涵,但是孩子的生活能力差成为中小学家长最困扰的问题,折射当前教育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如何弥补这个短板,已经到了需要认真考量的地步。在笔者看来,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唱主角的应该是父母,家庭教育的重心不应是如何强化孩子的学习,而是培育孩子良好习惯提高孩子生存能力,家长应成为孩子的生活导师。
目前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误区,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后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保证吃穿用就行,于是很少去对孩子实施教育;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会明理,于是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认为现在家庭条件好,不能让孩子吃太多的苦,于是,基本上家里的活儿不让孩子沾手;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而这种希望取决于孩子的学业,于是便将孩子送进各种补习或者特长班让其赢在起跑线。因为这诸多误区,导致孩子生活能力差,不会自理生活,滋生各种毛病,进而影响人品人格。现在有不少家长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矛盾心里十分明显,一方面对孩子生活能力差、习惯不好表示很担忧,但又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担忧与关注南辕北辙反向而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的生存能力差不良习惯存在也就成为必然。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让学生具有生活能力与良好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将自己定位于孩子的生活导师,依靠这一定位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让孩子在接受系统文化知识同时获取生活能力,培育良好习惯。
父母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教育历来是多角度的,学校教育当然很重要,如果没有学校的系统教育,就不可能有文化的传承,就不会有丰富的知识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但是仅有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尤其是学生的为人处世生活能力很多则受益于家庭,因为学校是通识教育集体教育,涉及个体行为则更得仰仗家庭。为什么这几年特别突出好家风?就是因为良好家庭的教育对孩子影响力巨大。家长必须改变过去对学校教育的片面认识,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一劳永逸。家长在担忧孩子生活能力差的时候,就必须将关注重点由学业转向生活,让关注与担忧相向而行。学业有学校关注,不必再费尽心思,生活能力不是课堂能够解决,更重要的是家庭,需要父母特别用心。
父母特别需要磨练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教育是培养孩子生活能力与行为习惯最好的良药,可以大胆将生活中各种琐碎之事交给孩子去做。那些日常生活琐碎之事不是很重的体力活,不会累坏孩子。苦与累其实是心理感受,开始虽然孩子可能会感到有些苦累,但只要让他做了一段时间,就会适应下来,感到的就不再是苦与累,而是生活之乐与放松。孩子不愿做事,孩子不会做事,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不想让孩子干的结果。只要家长敢于放手,不对孩子过分担心,孩子一定能够在家长的引导下去努力完成。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是现代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正是这两种教育最佳场所,磨练吃苦耐劳意志家庭最本真最可靠。
父母要经常对孩子给予客观评价。孩子在家里所做的大小事情,家长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能没有下文,孩子态度怎样,效果怎样,家长应该有一本账。做得好,表现主动积极,应该予以鼓励与表扬;做得不好,表现消极,应该予以批评。这样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能具有激励作用。家长经常给予评价也是与孩子的心灵交流,让孩子感受别样的亲情。
孩子生活能力差,生活习惯不好,在孩子时代可能是小事,但置于整个人生中却可能是大事。父母决不能疏忽孩子这些小事,因为疏忽这些小事,就可能让孩子人生走偏误了孩子人生大事。为人父母者必须在培养孩子生活能力与行为习惯上多一点努力,利用家庭优势,让孩子的生活能力、习惯与人生成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