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诚实教育过时了吗?

2017年01月12日 08:42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年来,有的人对“诚实”这种传统美德产生了怀疑。究竟还要不要对儿童进行诚实教育?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讨论清楚。

  一、“坦白了为什么还要从严”

  我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坦白”了为什么还要“从严”》的文章,说的是我儿子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马路边玩足球,一不小心把北京某公安分局窗户上一块大约一尺见方的玻璃砸裂了缝。其实,并没有人发现,孩子们完全可以溜之大吉。但我儿子没溜耗。因为他记住了我经常告诫他的一句话:“说谎不是好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谎。”儿子带着小足球和几个小朋友到那个公安局传达室去主动承认错误,要照价赔偿,并表示以后不再在大街上踢球。

  处理小孩子的事,本来应该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特别要看孩子犯错误后的表现,能诚恳老实、主动认错,就该从轻发落。没想到,公安局传达室值班人员却像训贼那样,劈头盖脑地训斥了一顿,把几个孩子都给训哭了。最后,儿子不仅赔了钱,心爱的小足球也被没收了。

  儿子多次哀求,想把足球要回来,但没给,儿子很不服气。回家后,气愤地对我说:“我们主动承认错误,又赔了钱,这还不成,还没收我的小足球。他们公安局门口的墙壁上不是写着‘坦白从宽,拒绝从严’吗?我们‘坦白’了,为什么还要‘从严’?”

  儿子一通强有力的辩驳,差一点让笑出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对于公安局传达室值班人员的做法,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我还是再次对儿子强调:“你们在大街上踢球是错误的,但主动认错是对的。”

  二、一封读者来信

  文章发表以后,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对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谎”的观点提出了批评。

  来信首先肯定了我强调的“诚实是做人的根本”。紧接着就指出:“不过,下文说的‘我时常提醒他(儿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话……’,则似嫌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真要照此办理,恐怕不仅孩子做不到,大人也做不到,这同样是被无数人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仅就一个家庭的范围来说吧。如果出现了回碰到了下列情况之一,请问该怎么办?

  “1、家中老人得了癌症,医生瞒病人不瞒家属,孩子也知道了。当老人问孩子:‘大夫说爷爷得的是啥病?’孩子能如实告诉他吗?

  “2、有人在国外因车祸丧生,噩耗传来,全家大人、孩子都知道,相约瞒着年迈多病的老人。你能说他们这么做是不对吗?

  “3、有个女中学生在哥哥参军后不久,遭遇父猝死、母病瘫的不幸。为了让哥哥安心戍边,她勇敢地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并不时冒用父亲名义给哥哥去信报平安,‘挺’了几年,直到邻居不忍,背着她给哥哥所在部队反映她家的实际情况,哥哥才知道。你能责备这小姑娘不诚实吗?

  “4、有个孩子学雷锋助人为乐,经常用父母给他的零用钱和‘压岁钱’帮助同班一个家境贫寒的同学交学费,却从未主动向父母或老师、同学提起过此事。直到父母偶然问起:‘你那些钱都用到哪里去了?’他才不但不如实做了交代。你能说他不诚实吗?

  “5、半大不小的孩子们,都愿意保留一些自己的‘秘密’,如写了日记锁在抽屉里不给别人看。父母偶而问起:‘你日记里都记些啥?能告诉我们或拿给我们看吗?’孩子通常会说:‘不!’你能责怪他不诚实吗?

  “6、有个小学生放学回家后忘记锁门,某小偷混进来,冒充其父亲的同事,说是为父亲取钱急用,问孩子钱放在什么地方?孩子不认识这个人,怀疑是坏人来骗钱,就推托说:‘爸爸从来没跟我说过家里钱放在哪儿,让我打个电话去问问。’小偷哄骗不成,只好溜走。你能说这孩子不诚实吗?能说他对小偷说谎错了吗?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由此我领悟到,我们教育孩子,还有个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的问题。处理得好,使他们懂得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但诚实不等于迂腐――不问具体情况,死套一个原则,误认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说实话,这样做名为‘诚实’,实则是‘愚蠢’。”

  三、“说谎”和“保密”不能混为一谈

  许多事实表明,这并不是个别人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似乎形成了一种“潮流”,我不得不公开谈谈我的看法。

  “说谎”就是“有意不说真实的话”。但并不是所有“有意不说真实的话”都是“说谎”。比如,来信中所列举的一系列假设的情况,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为“说谎”,而应当叫做“保守秘密”,简称“保密”。如果这些情况都叫“说谎”的话,那国家干部保守国家机密、人事干部保守人事机密、军人保守军事机密不也成了“撒谎”?那岂不是太荒唐了。

  “说谎”是一种恶德,向来是被作为贬意词来看待和使用的,从不作为褒意词。只有文学作品中运用幽默表现手法时才使用,如“美丽的谎言”、“真实的谎言”等, 但在教育小孩子时不宜使用。

  主张在诚实教育中也可以讲“灵活性”,显而易见,是主张孩子有时应当“诚实”,有时可以“撒谎”。这种所谓的“灵活性”,只能给不谙世事的孩子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淡化孩子对撒谎这种恶德的憎恶,这是不允许的。

  必须明白,说谎是为了不正当的目的而有意不说真实的话,被人们深恶痛绝,受到谴责。在孩子的教育中,可不能把“保密”与“说谎”相提并论。我们时刻要告诫孩子,诚实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不能怀疑,不能动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谎。这个原则不能灵活。

  当然,该保密时还要保密,“保密”和“说谎”可不是同义词,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四、一篇奇文

  就在我处理完那封读者来信以后不久,有人在少年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撒谎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的文章。我看了,感到很吃惊:怎么,编辑们对这样一篇奇文是如此的感兴趣?

  文章说,有一次,女儿看完了电影对爸爸说:“爸爸,你总教育我要诚实,不要撒谎。可是,敌人抓住刘胡兰问她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说不知道,那不是撒谎吗?雷锋给战友的家人汇款,不具自己的名字而用别人的名字,那不是撒谎吗?……”

  作者别出心裁地教育他的女儿说:“刘胡兰不向敌人说出谁是共产党员,是‘正义的谎言’、‘革命的谎言’;雷锋给战友的家人汇款,不具自己的名字而用别人的名字,是‘高尚的谎言’。同样的道理,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在有不认识的人打来电话时,告诉对方说爸爸妈妈很快就要回来,那是‘聪明的谎言’;丈夫夸奖实际上并不漂亮的妻子长得美,那是‘爱的谎言’;做儿女的隐瞒得了不治之症的父亲的病情,那是‘善良的谎言’;人们祝福老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祝辞,那是‘美丽的谎言’,等等”。

  文章中所提到的,共产党员、革命战士、聪明的孩子、爱妻子的丈夫、爱戴父母的儿女都在“撒谎”……给人的印象,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撒谎”,对任何人都可以欺骗。使人觉得撒谎、骗人是正当的行为,是一种“美德”,是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没有什么不对。

  其实,该文的作者,也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把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汇生硬地拼装在一起,制造出了一系列的不伦不类的词汇。像“诚实”、“真诚”和“撒谎”、“谎言”这些词是科学概念,学术用语;而“正义的谎言”、“革命的谎言”、“高尚的谎言”等词语,则完完全全是典型的文学语言。而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幽默的成分,是在“戏说”,只是随便说说,并不当真的话。

  跟小孩子说这些“并不当真的”、内涵很不明确的词语,他们怎么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呢?像作者这样使用这些云山雾罩的、让人捉摸不透的词语教育孩子,那只能是越教越糊涂。

  我们对小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还属于道德启蒙教育,任务是开启儿童道德的蒙昧状态。古人说:“蒙养以正,圣功也。”这是说,对蒙而无知的童子及时施教,使之不失其正,是圣人之功。对小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和第一位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当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极为慎重地对待,要给孩子准确的概念,每句话都要认真负责。绝不能把正经的事情当成儿戏,把严肃的主题给庸俗化,以开“玩笑”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所谓的“道德教育”。

  必须给孩子明确地指出,“谎言”是指骗人的话,“撒谎”是欺骗人的行为。撒谎、骗人是隐瞒实情以使人上当,是为了达到不正当的目的,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应当给以“贬斥”。把英雄对党的忠贞,革命战士对战友的友情,儿女对父亲的爱戴,孩子的机智聪慧,丈夫对妻子的爱情,人们相互之间美好的祝愿,统统说成是“谎言”,那是对人们的忠贞、友情、爱心、机智、爱情、祝愿等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的亵渎,对孩子幼小稚嫩心灵的污染!

  这种教子“经验”,对读者是严重的误导,不能推广,必须肃清其不良的影响。必须毫不含糊地告诫孩子们说:

  “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五、一个奇怪的主张

  又过了一段时间,某一有影响的家庭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篇主张对孩子进行“谋略”教育的文章。

  文章把诚实教育的优良传统称之为“教条”,公然说:“长期以来,我们教育孩子不说谎话,这样的教条显然与谋略教育是相悖的。孩子们一旦学了谋略,以不说谎话为特征的经典规范就要被打破。”

  这显然是说诚实教育“已经过时”了,要以“谋略”教育代替“诚实教育”。

  “谋略”是一门学问。“谋略”是“计谋和策略的统一,是智慧的突出表现。”然而,“谋略”有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富于欺诈性的学问”。“欺诈”就是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只能在社会生活中一定的范畴内、对特定的对象、解决特殊的矛盾时才能使用。比如,在敌对双方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在对各种罪犯的斗争中,等等。《韩非子》一书中说:“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就是人们常说的“兵不厌诈”,意思是说,对敌斗争时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

  但是,“谋略”并不是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和范围内使用,也不是对待一切人所都可运用的。而儿童平时所接触的主要是同学、朋友、家长、老师、亲戚等关系亲近的人,他们所遇到的、所要处理的问题,一般都不是利害直接冲突的问题,都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做父母的和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孩子本来就不太好管教,如果孩子们都学会用欺骗的手段来对付家长和老师,不仅使家长和老师感到更难管教,更要紧的是恐怕孩子在品德上会出问题。这不能不令人堪忧。

  现在,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到了“不说谎话”。但这不能成为应当放弃诚实教育的理由。社会发展到到什么时侯,人们也不会认为这是一种“恶德”而抛弃它。要我们的孩子将来在市场经济社会生存,首要的并不是依靠掌握什么“谋略”,而首先还是要依靠进行诚实的劳动。就是经商的话,也不能依靠“欺诈”,还是要以“诚信”为本。这不仅是一般的人做人处世的基础,也是经商成功的基础。

  我们并不笼统地反对“谋略”教育。但不能在未成年人中进行。因为过早地对孩子们进行“富于欺诈性的谋略”教育,势必会干扰对孩子必须重点进行的做人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儿童道德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诚实教育并没有过时。在孩子小时候,首先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基本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家长和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本文来源 新浪博主 赵忠心家庭教育 博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