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 过程比成绩更为重要

2017年05月24日 06:30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一)直接说出孩子受到赞赏的原因

  很多家长喜欢用“很棒”“很乖”“很好”“这样才对”之类的词语去赞赏孩子。“棒”“乖”“好”“对”都是抽象的词,本身的意义只是反映家长内心的认知感觉,凭借的是家长的一些主观标准,孩子无法因此理解和学习到正确的自觉行为。到底怎样的行为才能得到这样的赞赏,孩子无法清晰地领悟到。

  试举一例:小明拿出他的糖果送给刚到访的客人吃,得到家长一句“小明真乖”的赞赏;当他第二次这样做时,家长因忙于自己的谈话而对此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当孩子第三次送来糖果时,得到的是“不要妨碍大人谈话”的斥责。他的内心因此充满失望、懊恼和疑惑:“究竟这个行为是应该做的,还是不应该做的?”

  要想帮助孩子明白家长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学到正确的做法,家长应该避免使用上述抽象的词语,而是直接说出孩子受到赞赏的原因,即孩子的行为。第一次,孩子与访客分享他的糖果时,家长可以说:“小明肯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糖果,表示你是大方、慷慨的孩子,真乖!”在第二次时,家长可以说:“我们都很喜欢小明的糖果,但是现在我们有重要的事讨论,暂时不想吃糖果。待我们想吃的时候再向你要,好吗?”孩子被家长和客人接受、肯定和受到尊敬的对待时,会比较容易接受建议和做出相应的良好行为,便不会做出第三次不恰当或不适时的事,更不会因此受到斥责,继而感到迷惘和委屈了。

  这样能够教导孩子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家长也可以运用上述的方式赞赏孩子,只是要注意在表述的话语中说明孩子受赞赏的原因。很多孩子总是喜欢乱闯乱搞,其实就是因为需要那一声夸奖而不知怎样才能得到。

  (二)强调过程比成绩更为重要

  然而,只强调孩子的成功,也会带来问题。很多孩子没有耐性把事情做好,但同时又需要家长的称赞。这样的孩子,容易养成“走捷径”的行为模式,甚至采用一些不老实的方法,但求有成果得到称赞。这种性格的孩子长大后会追求侥幸、不踏实的行事作风,做事华而不实,只求表面;又不能吃苦,没有耐性,对事情不肯深入研究,只要能取得效果甚至愿意做违规的事。家长对孩子使用正确的赞赏方式,同样可以避免孩子培养出上述的性格。

  例如,当孩子默写得到90分,或者画了一幅很好的图画时,在称赞他的话中应同时称赞他得到这个成绩的过程,要强调这个过程比成绩更为重要。家长应该不断地表示出“只要有这样的过程,成绩倒不十分重要”的看法,这会令孩子慢慢建立注重过程的态度,肯用时间去研究和改进,更乐意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同样的事。这并不是说要否定成绩,而是过程7分,成绩3分。这样,孩子累积了较多的经验,成绩自然会更好。家长可以对孩子说:

  “默写得到90分真是太好了,我看这全是因为你在默写前的晚上,专心温习,没有看电视。这样集中精神把书读好,做足充分的准备,真有价值啊!”

  “这幅画画得很好,听说你花了三个小时细心地画,想不到你能有这样的自制能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样,肯花三个小时去做准备,成绩一定会好。”

  强调孩子工作的过程,比称赞孩子的成就更为重要,因为人生里没法保证做每一件事都成功,但是没有恒心和毅力去做,则连可以成功的机会都不会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什么事取得成就得到称赞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事;相反,孩子能够养成努力和踏实地去把过程做好的能力,才是他日拥有成功、快乐人生的保证。

  本文摘自《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作者李中莹 由磨铁图书授权选载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