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孩子说话 而不是让孩子听你说话

2017年10月23日 06:04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冲突一:争分夺秒的早晨

  眼看就要迟到了,3岁的洋洋不肯起床,妈妈强硬将洋洋从被窝拉出来,结果洋洋大哭,妈妈责怪洋洋不懂事

  试试这么做:

  1。尽量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简短告知孩子如果他继续这么做的后果。

  2。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不懂事等标签,也不要在结尾处加上“我不喜欢你了”这类威胁的话语。

  3。多利用祈使句,少用否定句,不妨尝试将语句的“你”都替代成“我”。如“我希望你能马上起床,我相信你也不愿意上幼儿园迟到。”

  4。功夫用在平时。晚上让孩子早点睡,尽早让孩子习惯用闹钟叫醒自己而不是妈妈,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迟到了,更难过的是自己而不是妈妈。

  以上四条也许能在忙碌的早晨帮你降低冲突发生的概率。

  冲突二:吃晚饭前,妈妈说什么都没听见

  到了吃晚饭时间,4岁的苗苗为看动画片不吃饭,于是妈妈“啪”地把电视关掉,并责骂苗苗不听话,苗苗感到十分委屈,放声大哭

  试试这么做:

  在提示无效后,可以用强硬执行的方式结束冲突。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地说:“我需要你马上关掉电视,洗手吃饭。不然,你未来三天都不可以再看电视了。”

  也可以选择和孩子商量,例如:“你再看10分钟电视,关掉电视洗手吃饭,吃完饭后再继续看。”

  在强制执行之后,事后还要和孩子讲讲道理。不妨选择晚上陪伴孩子睡觉的温馨时光,跟他说说之前的事,两个人一起商量一下解决的办法。当然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虽然妈妈批评了他,但他还是妈妈最爱的宝贝!

  冲突三:在公共场所,孩子不上台面

  爸爸带6岁的咚咚去学游泳。第一次游泳课上,咚咚有点害怕,结果最后一个下水。下了课,爸爸立刻跑过去,批评咚咚胆子小。咚咚很不服气,觉得自己第一次当然做不好

  试试这么做:

  用鼓励的语言而不是消极的指责来让孩子逐步提高。对于咚咚,爸爸可以说:“你今天第一次来,能带着板子游已经很棒了,要是再勇敢一点会更好!只有不怕水才能游得好,我希望下次你能做到自己下水!”相信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总结:跟孩子说话的4个要点

  1。谨记对事不对人,一事一议,不要过多联想,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2。讲道理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果彼此都快情绪失控时,讲道理会演变成“到底应该听谁”的权威性的争执。

  3。语言要明确,便于执行,例如孩子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时,家长[微博]不要笼统地说:“你就知道玩,你又不收拾玩具。”而要说:“我希望你能把玩具都放到盒子里面去。”

  4。不要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也不应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本文来自于桌上的唐老鸭的博客,查看更多点击全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