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将学习的本能误认为“多动”

2017年03月09日 06:30 健康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当孩子自主学习的魔力发挥作用的时候,他们常常会给我们坐不住的错觉。经常有朋友向我咨询:“我们家孩子干什么都没有常性,总是一会儿动动这个,一 会儿动动那个……”末了还会担忧地确认:“不会是多动症吧?”每每聊到深处,我就有唤醒对方的冲动。“多动”这个词虽然表面看很贴切(孩子们确实总是在动 来动去),可是,它实质上反映的却是我们不懂孩子的事实。实际上,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与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所谓的“多动”源于孩子强烈的自主学习欲 望,恰恰是他们学习行为激情洋溢的信号。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学习行为的这种特殊之处,就会不焦虑,不烦躁,更不会因为内心恐惧而逆着孩子的天性去打压孩子, 反而扼杀他的学习热情。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与生俱来的很多本能都没有被抹杀。正因为如此,他们融入环境,从环境中吸收信息的方式才迥异于我们成人,并且比成人高效 N倍。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有这些特点,就很容易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给他们贴上“多动”的标签,牵引孩子走向反面。

  那么,孩子哪些特殊的本能会让我们误解他“多动”呢?让我们分享一下:

  本能1:照相式吸收信息。

  成人进入某个环境,往往喜欢按照某个顺序去观察环境、了解环境。孩子可就不一样了。他们进入某个环境,只需扫一眼,脑海里立刻就会形成一个完整 的影像,就像照相似的,瞬间将呈现在他面前的一切收入眼里。如果孩子这种本能得到保护,成人之后,他们依然拥有这种能力。不过,很可惜的是,他们的这种本 能被我们不恰当的教育抹杀了。所以,拥有这种能力的终归寥寥无几。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每次我找不到某个物件了,总会第一时间问他。而他,即便我以为他没有看见我把那个物件放在哪里了,也能不假思索,直接走到某个地方,把那个物件拿起来。这样的经­历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有什么小物件,一时找不到,不妨问问家里的小家伙吧。

  朋友家有个小男孩,小时候特别喜欢来我家玩。每次到我家,看到我们家的那些摆设,小家伙总是两眼放光。尤其刚进入家门的时候,他几乎是一路奔跑着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每次看到他这样,他妈妈总是难以容忍,不由自主就会给他一些诸如“多动”之类的负面评价。

  实际上,对那些外向活泼的孩子来说,他这样的表现很正常。进入一个新环境,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在瞬间被他“照相”,他都好奇,都急不可待地想要 探究一番,自然就会有这样的表现。等他将每个事物都看过一遍、尝试一遍,就会逐渐沉静下来,从中选取他最感兴趣的某个事物或者某项活动,然后持续下去。如 果清楚孩子有这样特殊的一种能力,我们就不会去呵斥他、教导他,只需安静地观察他,等待他平静下来就好了。当然,前提是,孩子的行为不会影响到他人,给他 人带来困扰,或者损害环境。内向的孩子会收敛很多,但是,他们一样会好奇地看看这里,看看那里,用他们的目光好奇地抚摸一切。

  本能2:心到手到,手快于脑。

  孩子的思维是跳跃的。他们常常一个想法还没消失,另一个想法就已经­生起,甚至有时好几个想法同时产生。而孩子内在有3个心理小人儿,这3个小 人儿最强大的是他的“儿童”。“儿童”冲动、好奇、喜欢探索、富有创造力,因此,但凡有个想法产生,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去行动,而不是去思考这个行为会引发 什么后果,要不要静下来权衡一下。心到手到,手快于脑,是孩子尝试满足自己需求的一种本能,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孩子的这种本能也会带给我们 “多动”的错觉。

  本能3:一心多用。

  因为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信息,孩子同时关注几件事的行为,也会让我们深感困惑,想当然给孩子贴上“不专注”、“多动”的标签。

  本能4:新异事物优先。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原­本在做某件事,或者参与某项活动,环境中突然出现的某个事物、某个人,或者发出的某种声音,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关 注的重心迅速转移。实际上,这是人类求生存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可以使我们在环境发生改变时变得警觉,以便及时规避危险。孩子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环 境中突然发生的这些改变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处之泰然”,加上他们好奇的天性,他自然会做出回应。而当这个新出现的事物让他觉得有趣时,他就会很自然地去探 索,注意力转移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本能5:在运动中学习。

  对孩子来说,动来动去不仅是他们生理发育的一种需求,也是他们学习的最好方式。当各种感官联动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大脑才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吸收来自外界的信息才会效果显著。因此,不强求孩子安安静静坐着“学习”,他们才会收益更多。

  孩子的上述本能决定了他们必然对外部环境的反应与成人截然不同。他们这种特别的反应与“多动”无关,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有关。在动来 动去的过程中,他们有了更多的体验,接收到更多维度的信息,学习也变得更充满趣味、更卓有成效。所以呀,当孩子闲不住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也不要焦虑, 在一边窃喜吧!

  “思维外化”,与成人迥异的方式

  在孩子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不以成人的意志干预甚至打压孩子,而是给予支持与赏识,他们的思维自会越来越活跃。不过,若不了解孩子,我们也会对他们的某些行为感到疑惑,甚至因此产生焦虑情绪。

  通常到三四岁的时候,孩子们都会经历一个特殊的阶段。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例。话说某天是Will老师的外教课。这堂课的内容是教孩子们认知服 饰。穿脱衣服,戴帽子,摘帽子,给Will闻“臭鞋子”,在Will夸张的表情与动作的带动下,孩子们兴奋无比。之后,姐姐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临场发挥, 拓展了一个新游戏:将孩子们分为A、B两组,A组负责将手中的服饰藏起来,B组负责寻找。一轮之后,互换角色。如此反复。

  藏与找的游戏向来是孩子们的最爱。几个来回之后,孩子们简直high翻­了。有个孩子突发奇想,悄悄把地毯掀起来,将衣物藏在下面。B组的孩子 很快就找到了藏在其他位置的衣物,却始终没有发现藏在地毯下的衣物。不过,孩子们并不甘心,也不气馁,一边在Will的提示下用英文描述他们正在玩的游 戏,一边继续在各个角落翻­腾。A组的孩子看这情形,脸上渐生得意之色。有个小男孩终于憋不住,得意忘形来了一句:“姐姐,我们就不告诉他们藏在地毯 下。”

  于是,B组的孩子立刻转身,奔向地毯……

  这是三四岁孩子最典型的特点之一——“思维外化”。他们还不能像我们成人一样,可以将思考的过程隐藏起来,相反,他们常常是一边思考,一边把思 考的过程用语言描述出来。正因为有这个特点,我们经­常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这样便沉不住气,甚至怀疑孩子有问题, 无端地便焦虑起来。

  既然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一个阶段,那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去帮助孩子呢?其实,我们不需要想得太多了,顺其自然就好。比如上述事件,有的朋 友可能会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孩子,让他明白,只有不说出来才能保守住秘密。但实际上,就算我们不提醒孩子,经­过几次这样的事件,他也会明白保守秘密必须 三缄其口。如果我们去拆穿孩子,对孩子的帮助未必大过保持沉默。因为,当我们拆穿他的时候,一部分敏感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很笨,因为自己的“错”泄露了秘密 而懊恼、沮丧,甚至感到压力,或者让他有被取笑的感觉。与其这样,不如学会等待,让一切自然发生。当然,如果我们实在忍不住想做点什么,那就换个角度试试 吧。比如:“哇,我们没有告诉他们藏在地毯下,他们是怎么找到的呢?这太奇怪了!”这样一说,孩子没有压力,他会更享受这个游戏,并且也会去思考为何被发 现的缘由,应该会更好吧。

  当孩子自言自语,进入思维外化的阶段时,我们的回应方式是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不同的回应方式会带给孩子不同的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一种收获,也许是一种妨°­,重点取决于我们怎么做出回应了。

  某天,在会所的大厅,一个小男孩双手一开一合比画­着,“驾驶”他的公共汽车过来了。小男孩一边开车,一边自言自语:“下一站¡­¡­”往前走 几步之后,他停了下来,然后双手往外一展,开启“车门”:“到站了,该下车了。”等到“乘客”都下车了,小男孩启动公共汽车,继续开往下一站。我慢慢走近 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在某个距离内,小男孩会继续他的游戏,当我突破这个距离时,他便停下来,看着我。很显然,我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已经­干扰到他的游 戏了。于是,我退到更远一点的距离,他又开始游戏,仿佛我不存在。如果我不参与,小男孩从始至终都在享受他的这个游戏。虽然这个游戏没有变化,只有启动、 停车、开门、关门、上车、下车这些环节,但是小男孩玩得十分投入。

  “你的公共汽车到万寿路吗?我想去万寿路呢。”我终于没有忍住,试探性地加入了他的游戏。

  “我的车不去那儿,只去……”

  “那怎么办呀!我的家在万寿路,我想回家呢。你可以帮帮我吗?”

  “你可以坐别的车。”

  “好像没看到别的车呀!”

  “那你­倒车吧!”

  于是,我上了他的车,在他指定的某站下车,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去万寿路的车:“你看,一辆到万寿路的车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呀?”

  “你看,那边有辆车。”他随手一指。

  “嗯,是有辆车。我过去看看。哎呀,那不是公共汽车,是一辆平板拖车。你看,上面装了好多小汽车呢。”

  一听说是个大平板拖车,小家伙来劲了。“上面有奔驰,还有别克、桑塔纳……­”他开始数他知道的各种汽车品牌,同时两只手还不忘一开一合,继续开他的公交车。

  我加入这个游戏之后,小男孩原­本的游戏保持了,同时又加入了一些新元素。结果,我发现,这些新元素的加入让小家伙十分享受。

  常常有朋友咨询我:“孩子自己玩耍的时候,我们要不要加入他的游戏?如果加入,会不会影响孩子?”实际上,正如我跟这个小男孩游戏的情形类似, 只要我们不给孩子压力,以游戏伙伴的关系加入游戏,一般都是很受他们欢迎的。我们加入或不加入孩子的游戏,对孩子都可能是有益的。所以没有必要为此纠结不 已。

  确实,孩子需要有独自享受游戏的时间。独处,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独处的过程中,他学会了专注,学会了自我探索。当然,他也需要互动的机 会。没有互动的机会,孩子就会过于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对他人视而不见,严重的甚至形成假性自闭,妨碍孩子的发展。并且,一旦孩子关闭了与他人交流的通道, 他就失去了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的机会,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个损失。加不加入孩子的游戏,视情况而定就好了。只要不强制孩子,依然让孩子享受游戏,我 们的加入就是有益的。

  实际上,当孩子处在思维外化阶段时,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准确把握孩子想法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能够留心孩子的自言自 语,把握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就可视情况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孩子的游戏,或者顺应他的兴趣与喜好,为他营造相关的环境,为他的游戏增添色彩。当孩子既能 独处,又不乏与他人良好互动的机会时,他自主学习的需求就得到尊重,自主学习力也因此获得提升,自然可以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