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孩子减负,你所坚持的可能都是错的

2017年06月18日 06:20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学院君说:今天的家长,都很关注给孩子减负,但不少人的做法是,尽可能减少孩子需要做的事情,到最后却发现,减不了呀——作业得做、兴趣班得上、比赛得参加……其实,与《聪明的妈妈更擅长精力管理,而非时间管理》的逻辑类似,与其纠结孩子事情的多少,不如着力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能专注并高效完成每一件事,才能真正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专注力强的孩子,终将成为人生赢家。

  我很佩服我的好友,小戴。

  他本科是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毕业的,硕士的时候,和我是华东师大心理系的同班同学。为什么佩服他?不是因为他的成绩非常优秀(研究生入学考试是第一名考入),也不是他在读研期间就翻译了一本学术教材,大约50万字(他每天平均可以翻译8000字左右,三个月就把这本书翻译完了),而是他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有时间天天玩电子游戏。

  他自己说,他从小学就开始玩电子游戏,从小玩到大,周末也约朋友一起玩。但他没有被游戏控制,而是用游戏来激励自己。他允许自己每天白天玩一个小时,如果他白天任务完成得比预想中顺利的话,晚上就再奖励自己半个小时!

  当然,他的天资很好,但能同时进行这么多项任务,也可以看出他的专注力有多强!

  我培养孩子,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他们能自己管理自己。做事专注、不分心,就是自我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要特别提醒家长们,这种能力要尽可能在小学阶段培养好。我们前期花的精力多一点,孩子就能尽快培养起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后期就很轻松。

  放大孩子挑战自我的乐趣

  通常,孩子在什么场合会分心呢?

  有些孩子,在他不喜欢的课上,就会分心;有些孩子,一有风吹草动,注意力就分散,比如在房间里做作业,大人在外面打电话,但电话内容,孩子比在外面的人还清楚。

  还有些孩子,情绪容易波动,比如过几天有个竞赛,一想到就紧张没法集中注意力,到了答题时,因为容易冲动,没多想就把答案写上了。还有些孩子,做事情没计划,什么事情都得家长帮忙提醒……

  这些都是做事不够专注的表现。虽然种种情形天差地别,但解决的原理是差不多的。首要的方法,就是判断孩子所做的这件事情,难度到底合不合理。

  我曾在一个幼儿园里,看到一个2岁半的小女孩在认真专注地剪指甲,我当时很吃惊,她怎么愿意自己乖乖地劳动呢?幼儿园又怎么放心让她自己剪呢?

  我们来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指导的:她们先让孩子画下自己手的模型,做一个纸板(下图),在“指甲”的位置用铅笔涂黑,好像指甲脏了一样,再让孩子们把脏的那小部分自己剪去,小孩子剪得非常认真和专注。到后来练得熟了,细微动作也能控制好了,再尝试让她自己来剪指甲。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思考:什么样的任务,能让孩子专注?

  孩子学习新事物时,存在三个区。孩子学习新事物时,存在三个区。

  左边是“舒服区”,他已经知道的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很轻松就能应对,舒服、但有时也会厌倦;

  右边是“恐慌区”,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他现在的能力,他就会感到害怕、恐惧,退缩;

  中间的是“挑战区”,对他来说有些困难,但在有经验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可以掌握和“跨越”难关。

  对于初学剪指甲的孩子,如果让她直接剪指甲,就落在“恐慌区”,易受挫,进而畏惧退缩。

  老师安排让她先剪手型纸板,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随意尝试,恰好落在她的“挑战区”里。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是兴味盎然的挑战和成长。

  这里给家长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专注于任务,首先要考虑,任务的难度是不是落在了他的“挑战区”。

  著名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花费了30年时间发现,唯有当挑战较高,要求技能也较高的时候,才最能激发起个人的投入,并同时感到高的兴奋及充实感。

  任务如果太困难,就将它拆解成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落在他可及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有成人的引导就可以达到,有成就感,就更投入和专注。

  (这一启示,还能用以指导孩子制定更加可行的计划表。不会因为“太简单了我没动力”或“太难了我做不到”而放弃。点击上图即可延伸阅读)

  避免“无效练习”

  “挑战区”是动态的,随着孩子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往前延伸。

  有一句话说得好——家长老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教练”。所谓“教练”,得依据“队员”的具体情况来安排针对性的训练。举个例子说,姚明初到NBA的时候,教练不是提高他的投篮准确率,而是要改善他下肢力量弱的“短板”。

  经常让孩子落在“挑战区”里,做一些“比自己的能力高出一点点”的刻意练习,能让孩子更愿意迎接挑战,获得成长。

  中国人常说“熟能生巧”,只有一半是对的。心理学家兰格(Elen Langer)指出,无论是练琴还是写字,早期,确实让孩子处于“挑战区”,在应对挑战中成长,但进入到“巧”的阶段就已经开始进入“舒服区”了,后面的重复练习对孩子帮助不大,且易生厌倦。

  有些孩子弹钢琴反复弹几首曲子,比如《致爱丽丝》,除了熟极而流“以飨宾客”外,对弹钢琴真正提高很少助益。

  借鉴电子游戏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也废寝忘食?

  第二个方法,是从孩子们都爱的电子游戏里去找灵感。

  很多家长都认为,电脑游戏让孩子魂不守舍,废寝忘食(也就是非常专注喽),它有什么魅力呢?游戏的原理能不能应用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

  游戏有几个不寻常的地方:

  一是玩游戏经常输,孩子为什么还爱玩?

  游戏有个特点,一旦你“通关”之后,就不爱玩了,反而是输了游戏倒还保有吸引力。自然并不是“失败”吸引孩子,而是游戏中孩子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有及时的反馈和体现,上一回得了800,这一回就得了1200,虽然还是没“过关”,但分明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了,因此游戏的一大特点是及时的回馈带来的“信心”。

  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恰恰很缺少及时的回馈,比如他新写了篇作文,他自己感到有什么进步呢?如果总感觉不到进步,就容易信心不足难以坚持;

  二是游戏提供给孩子跳一下,就能够得着的目标。

  二是游戏提供给孩子跳一下,就能够得着的目标。

  不管是简单的“连连看”、愤怒的小鸟还是复杂的魔兽世界,无论孩子水平怎样趣味如何,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层级开始,“总有一款适合他”。这些方面游戏做的非常好,日常的学习包含这些特点么?非常遗憾,没有。

  对于天才早慧的孩子,学校的学习过于简单无聊,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对于落后的孩子,他理解有困难跟不上进度,慢慢也失去兴趣了,自然都无法专注;

  三是输了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

  三是输了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老师、父母往往都太在乎成绩了,孩子们在竞争和社会比较中如临深渊,轻松不起来。

  那么,这些原理能如何借鉴到孩子的生活里去,让他们在学习时,也能“废寝忘食”呢?

  首先,给孩子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及时给予反馈,例如对孩子新写的作文,你可以具体这么点评“你今天用的这个月亮比喻很形象,你是怎么想到的?”……让孩子在学习时,收获更多成就感。

  其次,让学习本身变得好玩。其次,让学习本身变得好玩。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曾获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老师,就擅长把游戏的原则应用于数学教学。

  比如两位数加法题“63+28=?”,他问学生,如果你是出卷子的老师,你会给出哪几个答案?一个孩子说91(自然,这是正确答案),雷夫又问“其它还可以放什么答案呢?”另一个学生说:“放一个81吧,有人会忘了进位”;还有的孩子说:“万一没看清楚符号会算成减法呢,放一个35吧”……

  大家七嘴八舌,没有输赢的压力,“角色”反串当起出题的老师来,待出完题,讨论了最容易的错法和答案,孩子们自然也就不容易再犯错了!

  这种“如果我是出题老师”的练习,孩子们平常也可以多做。

  家长千万别打扰孩子

  其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有特别专注的时候。

  也许是他拼图的时候,拼的时候安静无声让你有些讶异,然后兴奋地跑来要你去“观摩”他的成果——他拼出了一个从没完整拼过的完整图形;

  也许是搭积木的时候,随着搭建的“建筑”越来越宏伟,他兴奋地左右搬运材料,甚至没注意到大厅里的谈话和电视,直到完工的时候才听到他“满是兴奋”的雀跃。

  这种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体验,是非常美妙的,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远离。成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段文章读至酣畅处,如果碰上个电话,重新回到原文去阅读,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回感觉。

  所以,我们尽量不要打扰孩子。即便是善意地叫他“吃水果”,孩子原本一整块的时间也变得零碎,注意力来回的切换,无形中也会消耗孩子的精力,并减损热情。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