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不是‘学’会的,音乐资质是孩子与生俱来的,3岁以前的孩子什么也学不了。”在一场幼儿音乐教育讲座中,音乐学硕士、东方爱婴研发中心主任孙亚男的一席话让在座的400多位家长顿感意外。随后,孙老师让家长拿起孩子们普通的玩具当乐器,临时成立了一支乐队,演奏起了交响乐,家长们像孩子一样玩得很开心,同时也明白了,孩子应该在玩耍中接触音乐,懂得音乐。
3岁以前的孩子什么也学不了
孙亚男开门见山地告诉全体家长,以她多年的经验,幼儿是不可以“学习”音乐的,“因为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坐不住。”
孙老师说,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说:“乖乖,我们开始上音乐课吧。”然后看着表让孩子开始弹琴,不到1小时不让起来,孩子的反应会是什么样?久而久之,他们听到“上课”就会头疼的,可如果家长敲出了悦耳的声音,孩子自然向你转过头来,这时你说:“宝贝,好听吗?”孩子被奇妙的乐声吸引,已经进入了音乐的环境,这时候的“学习”会自然而顺畅。
“记住,3岁以前的孩子什么也学不了!”孙老师关于“不学音乐”的理论让到场的家长不约而同地笑了。她接着说,音乐是依靠“开发”而来的,“兴趣”是第一老师,音乐本身具有“自娱”的特性,正是这个特点能够吸引儿童参加进来,他们在玩耍中接触了音乐,他们在玩乐当中懂了音乐。
孩子们的玩具就是“乐器”
那么,到底该怎么让孩子在玩耍中接触音乐呢?孙亚男说:“不管在座各位音乐程度如何,我用20分钟时间,让你们成为乐队的成员,我们共同演出!”这可能吗?在座的家长们脸上不由地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孙老师看看表,宣布开始。她要大家举出1个字、2个字到4个字的乐器名称,确定为鼓、钢琴、小提琴和低音提琴之后,她把一些席地而坐的家长按纵行分为四组,分别代表一种乐器。简短的分组训练后,每位家长领到了“乐器”——小铃鼓、小木头棒、状似鸭嘴的小塑料响板。虽然都是逗宝宝玩的小玩具,可是每位家长都很兴奋,都在积极地参与。孙老师双手一举,家长都目不转睛地盯牢她。音乐响起来了,在她的指挥下,大家按各自的节拍分组进入旋律,又齐刷刷地退出,记者旁边的一位父亲一直兴奋地哼着旋律,而且早早举起手里的“乐器”等待加入,环视“乐池”,每位成员都是这样……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玩“音乐”
第一遍音乐结束,大家要求再来一遍。看来,这些父母暂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开始过起自己的“玩瘾”了。20分钟到了,仍有家长意犹未尽!孙老师大声问家长:“你参加了演出了吗?”家长们齐声鼓掌给了肯定的答案。孙老师接着问:“你认为今天学到了什么?”“节奏感”、“整体配合,团队精神”、“手和眼睛的协调”、“注意力集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还有创造力的培养,”孙亚男总结说,这些会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家长如果能和孩子一起“玩音乐”,不仅能让孩子愉悦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爱上音乐,还可以舒缓平日紧张工作的压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