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琪琪,准备好了吗?妈妈今天要带你到医院打预防针?”
琪琪:“医院好恐怖,打针好痛,我不要去医院。”
妈妈:“不行,已经跟医师约好了,一定要去。”
琪琪:“我不要去啦,哇哇哇……”
常可以看到,父母抱着生病的宝宝到医院就诊时,脚都还没有跨进医院门槛,就听到宝宝哇啦啦的哭声,且还不断摇头表示不要进去医院;有些孩子还会抱住妈妈的大腿,甚至坐在地上大哭,就是不肯乖乖进去医院。
到底医院有什么可怕之处,让孩子抵死不从?长庚儿童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邱政洵指出,孩子会害怕医院、医师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点:
1.宝宝生病时,最需要家长的呵护,及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来忘记身体的不舒服和焦虑情绪;但这时候带他到一个陌生的医院环境,及陌生的医师,要对自己身体进行各样检查和治疗,很容易产生排斥的情绪。
2.以前就医时发生不愉快的经验,造成孩子挥之不去的恶梦,所以只要一想到要看医生,就会很害怕。如:医师检查时,将硬硬的鸭舌板,直接放入宝宝的嘴巴里,因而造成喉咙不舒服、呕吐等情形;护士阿姨很凶,打针时很用力,宝宝因此受到惊吓。
3.家长平常管教孩子的时候,常会以“你再不乖,妈妈就带你到医院,请医师叔叔帮你打针。”父母经常用“医师打针”来恐吓威胁小孩,日积月累下,就造成孩子害怕就医的情结。宝宝如果每次去医院几乎都得挨一针,如生病、预防接种等,当然宝宝会对去医院感到恐惧。
建立良好形象 克服就医恐惧
由以上可知,孩子对医院产生恐惧的原因,不外乎是当生病的时候,所产生的不安情绪反应;或上医院就诊时,对陌生环境和医师检查过程不舒服;或打针时感到恐惧与害怕。邱政洵医师说,孩子们都难免要到医院看病,又几乎很多的孩子一到医院后,就会感到害怕和紧张,面对宝宝的情绪反应,常让父母头疼不已,因为既要担心宝宝病情,而看到小宝贝哭闹不止时,又心痛不已。那么,如何消除孩子对到医院看病就医感到恐惧害怕呢?这还需从家长、医师、医院三方面着手才行。
家长可以做的
1.由熟悉的人带去医院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对于上医院并不会感到恐惧,会感到恐惧害怕的,多半是九个月大宝宝,因为这阶段的宝宝开始会认人,对于陌生的环境及人会产生恐惧感,如果又刚好碰到宝宝生病时,更是缺乏安全感。所以这个时候,带宝宝上医院的责任,最好由熟悉的人来做,让孩子感觉熟悉及有安全感,自然能减低不少害怕的感觉。
2.不以医院吓惊孩子
要降低孩子对医院的恐惧感,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拿医院的名字来吓唬孩子。例如:平时孩子调皮捣蛋或犯错时就恐吓他说:“如果你再不听妈妈的话将饭吃完,等下就带你去医院请护士阿姨帮你打听话的针。”或“如果你再调皮捣蛋,我就带你到医院找医师叔叔打针。”此外,在医院等候医师看病时,家长不断地提醒孩子:“等下医师检查要乖乖的, 打针的时候不要乱动,知道吗,”这类恐吓的话,都会让孩子惧怕去医院及看医师。
3.用游戏减轻焦虑
透过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孩子能得知即将面对的医疗处置,以及在医疗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人物与治疗,减少就医时产生的恐惧。例如宝宝是小儿科医师、小兔子是护士、小熊是小Baby。小熊生病了,所以宝宝现在要帮小熊量体温、检查身体,然后还要请小兔子护士帮小熊打针……
4.透过故事引导
平时父母不妨以说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对身体健康有所认识,例如:生病了为什么要看医师?为什么要吃药?除此之外,也可以买些介绍医院及医疗工具的故事书,让孩子先了解医院有哪些人事物,降低去医院时的恐惧。例如:医院里有医师叔叔、护士阿姨,医师叔叔会拿像手电筒的东西,将灯照在宝宝的喉咙,看看有没有坏东西在里面,然后把细菌杀死,宝宝就可以恢复健康,不再痛痛了!
5.事先沟通
父母可以在上医院前与孩子先沟通解释,例如:“等下去医院不一定会打针,不要紧张。宝宝可以跟医师说哪里不舒服,然后请医师叔叔帮宝宝找出细菌。”或是请有经验的哥哥姊姊做经验分享,都司以减少小朋友不肯上医院及哭闹的可能。
医师可以做的
1.掌握看诊技巧
医师看诊的态度及专业技巧,也会影响宝宝看诊情绪。例如:当小朋友进入诊间时,不要马上问诊、看病,可以先和孩子聊聊天,做些不引起孩子焦虑心理的互动。“妹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是妈妈买的吗?”“这是糖果、这是饼干,等下叔叔检查完,你可以自己拿一个喜欢的吃!”
除此之外,医师检查宝宝身体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先从量体温、听心脏等开始,而看喉咙、检查耳朵等,会使宝宝不舒服的留到最后再检查,如此可减少小孩对就医的焦虑恐惧与不适。
2.给小礼物当奖励
小儿科医师桌上可以摆放些小朋友喜爱的玩具、糖果、小玩偶、小贴纸,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减少看病时的不安,在做完检查之后,可以当作奖励小朋友的礼物,让看医师不再是件恐惧的事情。
3.衣服穿着柔和
大部分医师都是死板板的白色衣服,如果能够穿着柔和色彩的服装、卡通图案的领带等,也可以转移小朋友对医师的恐惧感。
文/王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