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卵巢早衰逼近年轻女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08:38  大河网-河南商报 

  月经没了,乳房小了,脾气大了36岁绝经让她焦虑、抑郁,失去生活的希望

  时隔两年,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于俊丽,仍能记起第一次见到刘梅(化名)的模样:脸色暗黄、枯瘦,写满焦虑。

  “我才36岁,乳房萎缩得没了,月经没了,也没有夫妻生活了……”说着她嚎啕大哭起来。

  刘梅说:“原来我对生活很满足,但3年前彻底改变了。”那年春天,刘梅原来时断时续、经量不大的月经,竟有4个多月没来了,赶紧到医院检查。内分泌化验显示:她体内促卵泡激素增高、雌激素水平降低。医生说是“卵巢早衰的征兆”。

  卵巢早衰,意味着要绝经,刘梅又怕又急。中药用了,雌激素补了,月经始终没来。

  刘梅越来越在意身体的变化:乳房软了、阴道干涩、情绪焦躁、体重下降……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才来求助心理医生。

  有人曾比喻:女性身体里有两座花园,一座“表象花园”,是脸;另一个是更重要的“秘密花园”——卵巢。它深藏于女性盆腔深处,承担着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及排卵的重任。卵巢的正常运转,让女人保有凹凸有致的曲线,红润光亮的脸庞,以及繁衍生息的能力。

  如果女人没有呵护好这个“秘密花园”,皮肤干燥、无光、面色灰暗、长斑、疲倦、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甚至闭经、不孕等症状都会一并袭来。

  潮热,烦躁,脾气大,性欲差

  卵巢早衰让女性遭遇“隐性更年期”

  妇科门诊上,像刘梅30多岁出现卵巢早衰的女性,郑大三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杨雪峰每周都会遇到几个,她接诊过的最小的卵巢早衰患者才20岁,而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妇产科一位主任医师遇到过更小的患者,年仅17岁。

  “正常情况下,女性卵巢功能从45~50岁时开始自然衰退,如果在40岁以前出现衰退迹象,提前闭经,医学上就称之为卵巢早衰了,发病率约3.8%,而且呈上升趋势。”郑大二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耿正惠说。

  卵巢早衰对女性有什么危害?这就要从卵巢对女性的重要性说起。卵巢是女性的一对性腺,别看它外表只是一对约12立方厘米大小的“鹅卵石”,却肩负着分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性激素的功能。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胡晓华说,雌激素使女人身材凹凸有致、皮肤好,能促进乳腺、子宫、输卵管等发育,让外阴丰满有弹性,还能减少骨质疏松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孕激素在雌激素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雄性激素分泌虽少,却也关系着性欲强弱。

  提起更年期女性,人们常常想到潮热、心悸、失眠、烦躁、脾气大,这就是由于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一旦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了,随着雌激素分泌越来越少甚至突然消失,她们也会进入“隐性更年期”,出现潮热、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发色枯黄、外阴干涩、阴道瘙痒、性欲下降等。

  和一般更年期相比,“隐性更年期”更容易伤害女性的心理。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于俊丽说,首先,正常更年期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过程,易于接受。隐性更年期却是卵巢早衰造成的,很容易使人出现心理不平衡、自卑、抱怨和愤怒的情绪;其次,女人30多岁时,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复杂等多重压力下,一旦不能及时调节、释放,会加重“隐性更年期”的症状,带来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引发抑郁。

  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女性患心脏病、骨质疏松及不孕风险提早十年

  除心理上的伤害,卵巢早衰也使女人在身体上少了多重保护和孕育的权利。

  “女性在年轻时很少患心脏病,这有赖于雌激素的保护。它能提高血管弹性,使血管不易硬化和阻塞。”郑大一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史惠蓉说,随着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失去了这个保护伞以后,绝经期女性患心脏病的几率直线上升。也就是说,卵巢早衰女性,心脏病高风险期比一般女性提前十年。

  另外,雌激素锐减也会影响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这意味着“卵巢早衰”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比正常女性提早十年左右。

  而对于许多尚未生育的女性来说,她们最承受不了的就是“不孕”了。3年前,25岁的陈女士曾经怀过孩子,但由于刚担任某公司驻郑办事处的负责人,经常需要在各地市来回奔波,一狠心做了人流。之后,月经就不断推迟,经量也少了,甚至两三个月才来一次。因为工作忙,她也没上医院看,只是在药店买了一些调月经的中药服用。直到闭经一年,阴道炎反复发作,她才到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结果被查出患了“卵巢早衰”,连子宫都缩小了。

  这两年,陈女士想要孩子快想疯了,但使用人工周期替代月经治疗了一段时间,虽然能自行来月经一两次,但很快还要重新用药治疗。到现在,能不能怀孕,还是未知数。“怀孕离不开卵子,卵巢早衰以后,不再排卵,自然影响生育。”胡晓华说,如果发现比较早,药物治疗可能恢复一部分卵巢功能,还有一定生育机会;但是,不少人发现时,卵巢已萎缩到连小卵泡都没有了,就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

  紧张,压力,吸烟,滥用促排卵药...............................。易扰乱女性内分泌、过早耗竭卵泡致卵巢早衰

  究竟是什么让女性出现“卵巢早衰”呢?“卵巢就像一个仓库,每个女人出生时,卵巢里的卵泡就是有一定数量的,随着月经初潮,每个月体内都有一批卵泡发育,仅一个发育成熟的卵泡排出卵子。”史惠蓉说,如此月复一月,女人一般到了50岁左右,卵泡耗衰殆尽,卵巢功能逐渐丧失。

  但是,有的女人卵巢储存的卵泡天生就比别人少很多,或某些因素导致每个月卵泡损失得快,这就可能出现“卵巢早衰”。耿正惠说,目前“卵巢早衰”病理不明,有研究显示,遗传、代谢异常、药物作用、手术损伤及放射线损伤、病毒感染、免疫性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卵巢先天性卵细胞数量减少,使其闭锁或被直接破坏,使卵泡过早耗竭。

  “曾经患过腮腺炎的女性,病毒也可能破坏到卵巢内的卵泡,约5%的人会合并‘卵巢早衰’。”史惠蓉说。

  此外,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饮食污染,特别是所含的一些化学有害有毒物质,也可能破坏卵泡,一旦导致卵泡提早耗尽,就会出现卵巢早衰。

  杨雪峰说,虽然目前没有研究证明卵巢早衰就是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但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由于工作压力增大,女烟民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吸烟也是增加“卵巢早衰”风险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女性在下丘脑、脑垂体、卵巢三者的相互作用下,卵巢内的卵子逐渐发育、成熟、排卵、并分泌女性激素,维持正常月经周期。

  女性长期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焦虑烦躁,会使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抑制,下丘脑、脑垂体与生殖腺的“指挥”与“衔接”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性激素分泌异常,月经不调甚至可能闭经。

  也正由于工作压力大,女性经常错过最佳生育时间,再加上反复流产,目前不孕问题很突出。胡晓华说,部分女性为了助孕,过度滥用或不当使用促排卵药,这也可能造成卵泡提前衰竭,导致卵巢早衰。

  月经稀发,经期缩短,经量减少...........................。早查内分泌、早期激素替代治疗防卵巢早衰

  其实,卵巢功能开始减退时,最早出现的月经稀发、延后等,都在提示女性“卵巢早衰”风险的来临。但门诊上,大多数患者却都在闭经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被查出卵巢功能减退或早衰,往往错过了最佳诊治时间。

  “月经是女人的晴雨表,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月经不能正常来潮,而使用雌激素后月经来潮者,要尽快做B超和内分泌化验,排除卵巢功能减退、卵巢早衰的可能。”河南中医一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王丽娜说,早期通过激素替代、人工周期(人工周期是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主要是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的卵巢分泌变化,将雌、孕激素序贯应用,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的疗法。)等治疗,可能避免或延缓卵巢早衰的发生。特别是处在生育年龄的未婚育者,及早发现卵巢功能减退以后,可以尽快要孩子,而青春期的女性,也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即便出现‘卵巢早衰’,雌激素替代治疗,也能预防、减少潮热、骨质疏松、阴道干涩等隐性更年期症状的出现。”她说。

  此外,对于更多的女性朋友来说,呵护好自己的卵巢,避免卵巢早衰发生更重要。这些专家建议:

  1.注意饮食。一日三餐要规律,饮食要多样化,五谷杂粮要均衡。像豆腐、豆浆以及各种含豆制品,含有“异黄酮”这种天然类雌激素,利于女性健康。

  2.锻炼身体。每天半小时慢跑、快步走、体操等,能提高免疫力,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3.善于调节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工作紧张之余,听音乐、看书、出游等,学会放松。

  4.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5.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危害。

  6.避免病毒感染和药物危害。

  7.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手术,减少感染。

  8.提倡母乳喂养。哺乳过程,卵巢通常不排卵,这对卵巢是一种保护。

  9.肿瘤放疗、化疗或做X射线检查,要注意保护盆腔部位。

  10.慎用保健品。有些保健品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可能造成孩子早熟,太早来月经也可能绝经早。这对孩子也是不利的,建议孩子多吃一些纯天然的食物和绿色蔬菜。

  11.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卵巢早衰家族史的女性,B超、内分泌检查,都能及早发现问题。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女性  月经  卵巢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